重温光辉历史共创沈指明天
学员六队三班刘驰
2015年8月8日上午,沈阳阳光明媚。
我队学员在宋声毅政委的组织下,来到了图书馆一楼的武警沈阳指挥学院院史馆,开始了对院史馆的参观。
院史馆的参观活动令我们很有感触,原来我们在此培训一个月的学校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渊源,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培养了众多的指挥人才,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踏进院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流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
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知名指挥院校诞生的全程记录。
院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张张的奖状,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武警沈阳指挥学院诞生的全过程;是它们见证了沈指的历史和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沈指的辉煌与不凡!
武警沈阳指挥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武警沈阳指挥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82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沈阳指挥学院,地处沈阳市苏家屯区,北邻桃仙国际机场,西靠沈丹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景色怡人。
学院占地近600亩,营区建筑面积73600平方米,教学训练场地和生活基础设施齐全。
学院始建于1982年,1984年经公安部批准正式建校;2000年5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更名为武警沈阳指挥学院,实现了由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变,是武警部队重点发展的指挥院校之一。
沈指的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成果显著。
构建了以武警指挥专业教学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完成了十几部武警部队统编教材的编写任务。
完成了多项全军及武警部队重点课题的研究,并分别获全军和武警部队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近年来,参加军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几十次,在国家、军队等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长期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涌现出了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获得者、全军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
先后为武警部队输送了以党的十六大代表、被中央军委授予“新时期爱兵模范指导员”、“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程显峰为代表的大批优秀初级指挥人才。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已成为造就武警部队指挥生长干部的摇篮。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沈指全体教职员工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超前教育的意识,创新教育的理念,坚持“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贴近部队实际,提高培训质量,优先满足第一任职需要”的办学思想,按照“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员有特长”的总体思路,坚持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学术科研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狠抓“教改科研,教学管理,名师战略,教学保障”四个工程建设,学院的整体建设稳步提高。
学院教学配套设施齐全,教学手段先进。
学院建有设备先进的图书馆,总面积3460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
设有4个普通阅览室,2个电子阅览室,可同时满足600人进行阅读和查阅资料。
校园网终端联入宿舍,可满足学员查阅重点学科的电子图书和资料。
设有24个多媒体教室,有全套的多媒体设备,专门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达600台,辅助保障教学的计算机200台。
计算机、语言和防卫作战专修室以及各种教学场地等基础设施功能完备。
建有集战术作业、网上对抗、远程教学、学术报告和大型会议为一体的战斗模拟中心,物理实验室融光、电、热、力学及计算机模拟试验为一体,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半小时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了先辈们创建沈指的艰辛历程,感受到了做一个沈指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
作为一名新进的文职人员,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的培训时间,我却深深地记住了沈指这所母校。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尤其是我们沈指人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担负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使命。
为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把沈指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军事指挥院校而努力奋斗!
作为传承武警沈阳指挥学院三十余年精神文明的我们,对学校的过去倍感自豪,对学校的现状感到欣喜,对学校的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
作为一个在沈指培训的文职人员,我们将以先辈为榜样,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扬传承“厚德、忠勇、强能、打赢”的优良校风,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为沈指的历史之墙添上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