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白水MSDS

化白水MSDS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极高浓度下造成中央神经系统抑制。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应穿着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对医师之提示:一
五、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二氧化碳、化学干粉、泡沫。
特殊灭火程序:1、撤退并自安全距离或受保护的地点灭火。2、位于上风处以避免危险的蒸气和有毒的分解物。3、灭火前先阻止溢漏,如果不能阻止溢漏且周围无任何危险,让火烧完,若没有阻止溢漏而先灭火,蒸气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再引燃。4、隔离未着火物质且保护人员。5、安全、以水雾灭火可能无效,除非消防人员受过各种易燃液体之灭火训练。8、如果溢漏未引燃,喷水雾以分散蒸气并保护试图止漏的人员。9、以水柱灭火无效。10、大区域之大型火灾,使用无人操作之水雾控制架或自动摇摆消防水瞄。11、尽可能撤离火场并允许火烧完。12、远离贮槽。13、贮槽安全阀已响起或因着火而变色时立即撤离。14,未着特殊防护设备的人员不可进入。
2、冲洗时要小心,不要让含污染物的冲洗水流入未受污染的眼睛里。
3、冲洗后若仍有刺激感,再反复冲洗。
4、立即就医。
食入:1、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抽痉,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2、若患者意识清楚,让其用水彻底漱口。3、不可催吐。4、给患者喝下240~300亳升的水。5、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并让其漱口及反复给水。6、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过训的人施以人工呼吸,若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7、立即就医。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装备:配戴空气呼吸及防护手套、消防衣。
六、泄漏处理方法
个人应注意事项: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接近该区。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环境注意事项:1、对该区域进行通风换气。2、扑灭或移走所有发火源。3、报告政府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
洗网水物质安全资料表
1、物品与厂商资料
物品名称:化白水
2、成分辨识资料
混合物:
名称:化白水
组成:醚类:30~50% 醇类:20~40% 芳香族类:20~40% 其它:1%以下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一
危害物质成分(成分百分比):100
三、危害辨识资料
最 重
要 危
害 与
效 应
健康危害效应:刺激眼睛、皮肤、呼吸道。极轻微中枢神经抑制剂、高浓度可能造成头痛、恶心、头晕、动作不协调、丧失意识等。
清理方法:1、不要碰外泄物。2、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水沟或密闭的空间内。3、在安全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溢漏。4、用砂、泥土或其他不与泄漏物反应之吸收物质来围堵泄漏物。5、少量泄漏: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之吸收物质吸收。已污染的吸收物质和外泄物具有同样的危害性,须置于加盖并标示的适当容器里,用水冲洗溢漏区域。小量的溢漏可用大量的水稀释。6、大量泄漏:联络消防,紧急处理单位及供应商以寻求协助。
储存:
1、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及阳光无法直接照射的地方,远离热源、发火源及不相容物。2、贮存设备应以耐火材料构筑。3、地板以不渗透性材料构筑以免自地板吸收。4、门口设斜坡或门槛或挖沟使泄漏物可排放至安全的地方。5、贮存区应标示清楚,无障碍物,并允许指定或受过训的人员进入。6、贮存区与工作区应分开;远离升降机、建筑物、房间出口或主要通道贮存。7、贮存区附近应有适当的灭火器和清理溢漏设备。8、定期检查贮存容器是否溢漏或过期。9、检查所有新进容器是否适当标示且无破损。10、限量贮存。11、以相容物质制成的贮存容器装溢漏物。12、贮桶接地并与其它设备等电位连接。13、贮存易燃液体的所有桶子应安装释压阀和真空释放阀。14、依化学品制造商或供应商所建议之贮存温度贮存,必要时可安装侦温警报器,以警示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15、贮存于坚固、没有破裂且贴有标示的容器。16、空桶就与贮存区分开。17、空的容器可能仍具危害性的残留物,保持密闭。18、贮存区核可的防火橱柜和房间,尽可能贮存于隔离的防火建筑。
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
1、此物质是易燃性和毒性液体,处置时工程控制应运转及善用个人防护设备;工作人员应受适当有关物质之危险性及安全使用法之训练。2、若此物质释放应立即戴上呼吸防护具且离开,直到确定释放的严重性。3、工作区应有立即可得之逃生型呼吸防护设备。4、溢漏或通风不良立即通报。5、未着防护设备的人避免接触此化学品包括受污染的设备。6、熟知中毒的征兆及症状;若有不适立即通报。7、当调配之操作不是在密闭系统进行时,确保调配的容器和接收的输送设备和容器要等电位连接。8、空的桶槽、容器和管线可能仍有具危害性的残留物,未清理前不得从事任何焊接、切割、钻孔或其它热的工作进行。9、桶槽或贮存容器可充填惰性气体以减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10、大量操作的区域,考虑安装溢漏和火灾侦测系统及适当的自动消防系统或足够且可用的紧急处理装备。11、作业避免产生雾滴或蒸气,在通风良好的指定区内操作并采最小使用量,操作区与贮存区分开。12、不要与不相容物一起使用(如强氧化剂)以免增加火灾和爆炸的危险。13、使用相容物质制成的贮存容器,分装时小心不要喷洒出来。14、操作前检查容器是否溢漏。15、不要以空气或惰性气体将液体自容器中加压而输送出来。16、除非调配区以耐火结构隔离,否则不要在贮存区进行调配工作。17、使用经认可的易燃性液体贮存容器和调配设备。18、不要将受污染的液体倒回原贮存容器。19、容器要标示,不使用时保持紧密并避免受损。20、应有足够可用的火灾、溢漏等紧急处理设备。
环境影响:对水中生物具中低度毒性。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其液体和蒸气易燃。遇火源有可能导致回火。液体会浮于水面上,火灾时会随时蔓延开。
特殊危害:一
主要症状:刺激感、头痛、恶心、呕吐、动作不协调、丧失意识、流泪。
物品危害分类:3(易燃液体)
3、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吸入:1、若患者已无意识或反应,施救前先做好身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自己安全。2、移走污染源或将病患移到空气新鲜处。3、若呼吸停止,立刻由受训过的人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则施行心肺复苏术。4、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1、立即缓和的冲洗掉皮肤上的化学品。2、用水和非磨砂性肥皂彻底缓和的清洗至少20分钟或直到污染物去除。3、冲水中脱掉受污染的衣物、鞋子和皮饰品(如表带皮带)。4、如冲洗后刺激感持续,立即就医。5、需将污染的衣物、鞋子以及皮饰品须完全洗净后方可再用或丢弃。
眼睛接触:1、立即将眼皮撑开,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