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文明广播稿老师们、同学们:中午好!今天红领巾广播的主题是:走路规则,在我心中!a:同学们,你们会走路、会排队吗?b:你们知道怎样走好路,怎样排好队吗?a:走路,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但也常被人们所忽视。
且听一则新闻: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湘潭辖内的XX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一名学生在下楼梯的过程中跌倒,骤然引发拥挤,造成了8人死亡、26人受伤。
b:多么触目惊心的残酷事实!同学们,在这血淋淋的事实面前,我们不能再把父母、老师所说的“小心走路!” “注意走慢点!” 等充满爱心的话语当成耳边风,不能再把习以为常的走路视为小事一桩来应付了。
认真走好路非常重要!a:其实,走路也是一门学问。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交场合,走路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体态语言。
正确的走姿,能体现一种动态美,能体现一个人的风度和韵味,更能体现一个人的青春活力和自我魅力。
b:正确的走姿要求是:全身直立,昂首挺胸,两肩平放,两臂自然摆动。
步伐从容,步态平稳,步幅适中均匀。
行走时面对前方,两眼平视,直腰收腹。
做到这些,你就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走路礼仪,可以得60分了。
想要拿满分,同学们还要在这些方面努力:1.教室走廊里不莽撞。
教室里面桌椅多,走路不能过急;走廊上同学多,要慢慢走,转弯口减速走,以防出现撞在一起的现象。
行进过程中注意礼在当先。
2.上下楼梯不争抢。
学校的楼梯挺宽的,同学们走的时候可以分开左右,有秩序地靠右行走,前后两人要有一定的距离,大约半臂这么长。
走路速度不要过快,避免推推搡搡,不争先恐后,不互相推拉,更不能在楼梯间做游戏。
上下楼梯要相让,比如碰到老师要相让,尊敬师长!碰到女同学要相让,女士优先!碰到有急事的同学要相让,宁可多等一分钟,也不争抢一秒钟!3.绿化带不践踏走在校园的小路上,不吵不闹,不勾肩搭背,不奔跑搞打,不伤害到一草一木,哪怕多走几步路,也不穿越绿化带,维护校园的优美环境。
4.路队中不追逐。
整队做到快静齐,行进做到三个一:“一条直线,一声不吭,一直到达目的地”。
队伍行进中遇到其他班级,礼貌谦让。
a:同学们,学会走路其实也不难,我送大家16个字——“慢步轻声、右行礼让、微笑问好、轻言慢语”。
只要你是个有心人,这些都能做到。
b:是呀,正确的走姿如一位良师益友,相信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大有帮助。
但以下几种错误的走姿我们更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当引以为戒。
第1种:横冲直撞行走时,专爱挑人多的地方走,在人群之中乱冲乱闯,甚至碰撞到他人的身体,这是极其失礼的。
第2种;抢道先行行进时多注意照顾和方便他人。
通过人多路窄之处务必讲究“先来后到”,对他人“礼让三分”。
第3种:阻挡道路在道路狭窄之处,悠然自得地缓步而行,甚至走走停停,或者多人并排而行,显然是不妥的。
第4钟:蹦蹦跳跳必须注意保持自己的风度。
不宜使自己的情绪过分地表面化。
若一旦激动起来,走路便会出现上蹿下跳甚至是连蹦带跳的失态情况。
a: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走路的规则还真不少呢!b:那当然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命之舟,覆于疏忽。
下面两个事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学们,你知道吗?据统计,全国24起中小学生拥挤踩踏事故中,20起发生在楼梯间。
XX市某小学学生,就是因为在上楼时不小心与其他下楼梯的同学相撞,滚到了楼梯下,结果使脾脏摔裂被切除,造成了五级伤残。
可见,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是利人又利己的好习惯。
美国在发生“911”事件时,急于逃生的人们都能在楼梯的一侧留出一条道,让警察抬着一名孕妇从容走到楼下,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有着守规则的好习惯。
如果没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规则习惯,发生“911”那样的事件,很难想象5万逃生的人中,能有多少人活着出来。
a:“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b:“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a、b:生命至上,安全为天。
a: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就全体行动起来,走好路,懂得礼让好路给他人先行,争做一个文明礼仪的好学生!b:最后,让我们记住一首儿歌:文明上下楼同学们,要注意,上下楼梯不拥挤。
排好队,按秩序,规则要求记心里。
上下楼,靠右走,通道顺畅又安全。
会礼让,不拥挤,文明礼貌我做起。
活动目的:1、使学生对自己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取得的进步有深刻的认识,进一步体会讲文明,有礼貌与否对我们个人、他人以及集体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
2、使学生对自己还存在的不符合文明礼仪的行为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在红领巾广播中受到教育,使自己能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3、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与他人沟通,培养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
4、使学生学会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工友,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识。
5、培养学生宽厚待人,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意识。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五3中队红领巾广播《文明言行》现在开始。
乙:古人云:“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甲:我们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下面请听中华礼仪小故事《张良拜师》。
小故事《张良拜师》乙:因为张良讲礼貌,尊敬老人,得到了老人的赏识,学到了本领,这令我很敬佩。
下面请听小故事《黄香温席》。
小故事《黄香温席》甲:三月份,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文礼明仪活动,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下面请听上课礼仪。
上课礼仪乙:五三班的学生可真有礼貌,这一声夸赞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可在升旗仪式方面,据我观察,我班有极个别同学没有做到有礼、得体。
甲: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礼、得体呢?乙:我想就像我这样做吧。
乙:升旗仪式礼仪的确需要我们注意,与同学交往礼仪也不容忽视。
甲:同学们,在班级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
有的同学朋友特别多,大家都喜欢和他一起玩;而有的同学朋友却非常少,大家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与同学交往的顺口溜来谈谈这个问题。
礼仪快板甲:同学们天天在一起,感情应该无人比,斤斤计较太小气。
最后让我把一句话,送给你:若要赢得真友谊,胸怀宽广记心底。
请大家一起跟我读一遍,若要赢得真友谊,胸怀宽广记心底。
甲:回顾过去,看看今天,想想以后。
同学们都有些什么收获呢?文礼明仪反思文礼明仪反思上课礼仪文礼明仪反思接电话礼仪公车礼仪礼仪顺口溜乙:同学们,我们这次活动所展示的只是我们学校和班级系列文明礼仪活动中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留心,不仅要在校园内讲文明懂礼貌,在家里,在社会上也同样要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希望同学们在文明言行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甲:下面请听小合唱《咱们从小讲礼貌》。
《咱们从小讲礼貌》合:本期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谢谢收看。
主持人:“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为后人留下了这样的春游踏青诗句。
春天,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
在这清洁明净、风景如画的季节,人们或携友结伴,或举家出行,到公园、郊野、海滨、山谷去——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同学们,今天红领巾广播的主题是:我们踏青去!由五(2)中队主办。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踏青的由来。
踏青的由来清明踏青,别有一番情趣。
可什么叫踏青?为什么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踏青的习俗,这些可能很多人还不清楚。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是一种习俗娱乐活动。
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古时以农历二月二日为踏青节。
这一天,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口等物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
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之时,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
从生理上看,踏青最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春天阳气上升,树林中、田野里空气清新,饱含负氧离子,经常呼吸,可以使人心肺受益,精神大振,有消除疲劳、防止春困、调节神经等作用。
踏青的来历是这样的。
看来踏青的益处还真不少。
同学们,让我们走出家门,投身大自然,去踏青,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吧。
主持人:踏青虽在一年之春,在这个时节里,人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
文人墨客也是吟颂成篇,佳句华章比比皆是。
请欣赏一组踏青的诗词。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大堤行孟浩然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在古代,踏青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呢!荡秋千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
最早称之为“千秋”。
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
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
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
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
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
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
打秋千时,人在空中荡来荡去,翩翩若飞,很有趣味。
民间多爱在清明踏青时节,在郊外用竹子架成一种临时性的“竹笋秋千”,舞荡嬉戏。
因为清明节处处荡秋千,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
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前后人们最爱玩的游戏。
风筝,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在春秋时期,有位公输般,即神话中的“鲁班”,会做木鸢,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风筝最初的作用只是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
放风筝起初只限于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了。
风筝既是一种美丽的民间工艺品,又是大众娱乐品,历来爱到文学家的传唱。
此外,古代放风筝又是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
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斗鸡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
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
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主持人:踏青是一种忙里偷闲的放松,它最能唤起童心的回归。
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融入自然,看蓝天白云,闻菜花香,听燕子呢喃,沐浴春光里,徜徉在乡间的小路上,随手摘片柳叶,放在唇上,吹出一曲欢乐颂;高兴了,不妨脱下鞋子,赤脚踏在泥土上,对天吼几声;累了,打个滚,就地躺下,面对阳光睡一觉,多么惬意!请听踏青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