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光合作用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考纲对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的要求均为Ⅱ.本专题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较大比重,主要以光合作用相关实验、曲线等形式进行考查,侧重考查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特点、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等,还常将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原理相结合,考查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复习时要通过整合教材要点,达到对光合作用过程和原理的融会贯通,另外还应归纳光合作用的相关曲线,重点掌握关键点的含义.【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考点集训】考向1 光合色素与叶绿体1.(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开学考,28,1分)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下列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光反应的产物有O2、NADPH、ATPC.③上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④上的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D.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③上进行;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④中完成答案 C2.(2018湖北重点中学一调,20,2分)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B.叶绿体的膜结构上都有色素分布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无水乙醇作为层析液D.秋天有些植物叶片变黄是因为叶绿素转化为类胡萝卜素答案 A考向2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3.(2019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23,1分)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叶中的色素只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B.层析分离时必须确保滤液细线不触及层析液C.制备滤纸条时用圆珠笔画横线更方便D.若研磨绿叶时没有加入碳酸钙,则提取不到光合色素答案 B4.(2019届江苏安宜中学期初测试,9,2分)如图是利用新鲜的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叶黄素,②是胡萝卜素,它们是类胡萝卜素B.③是叶绿素b,其含量最多C.④的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慢D.菠菜叶如果摆放时间过长,实验中③④色素带宽度会变窄答案 D考点二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考点集训】考向1 光合作用的过程1.(2019届河北武邑中学上学期一调,2,2.5分)百合以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高温干旱环境.下面为百合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均能产生CO2C.PEP、RuBP均能与CO2结合D.夜间细胞液pH可能会下降答案 A考向2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2.(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开学考,29,1分)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最适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答案 D3.(2019届安徽合肥高三调研,5,2分)科学家研究小麦在适宜温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环境温度升高时,cd段位置上移B.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光合色素的量有关答案 A4.(2018河北邢台第一次月考,47,1分)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在最适温度和最适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合成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若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则改变的环境因素可能是( )A.适当提高温度B.适当增大光照强度C.适当增加CO2浓度D.适当增加水的供应量答案 D考向3 光合速率的测定5.(2019届福建厦门湖滨中学第一次阶段检测,29,1分)如图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刻度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中,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乙内加入少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的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D.为使对照更具说服力,甲中也应放置等量相同的伊尔藻答案 C6.(2018湖南名校入学联考,47,1分)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B.在光下,如果有气泡产生,可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一套装置慢慢向光源靠近,观察气泡产生速率的变化答案 C考点三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考点集训】考向1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综合1.(2019届广西南宁三中开学考,25,1.5分)如图所示为甘蔗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C.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中D.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答案 B2.(2019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21,1分)如图表示大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D为不同的反应过程,①~④代表不同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A和过程D的生物化学反应均发生在生物膜上B.强光时,NADPH的合成速率明显大于物质②的生成速率C.过程D产生的CO2用于过程B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D.过程D产生的ATP能在过程B中大量用于(CH2O)的合成答案 C3.(2019届北师大广东石竹附校第一次月考,24,2分)[H]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还原剂,下列有关[H]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是同种物质B.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在生物膜上产生[H]C.光合作用中的[H]都来自水,呼吸作用中的[H]都来自有机物D.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H]的过程都伴随ATP的产生答案 D考向2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曲线综合4.(2019届黑龙江哈尔滨三中上学期一调,38,1分)玻璃温室里栽培植物,对室内空气中CO2含量进行了24小时测定,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结果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CO2浓度)( )答案 D5.(2019届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三入学考,26,1分)图甲中试管A与试管B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产生量的影响,试管A的结果如图乙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点O2净释放量为零,此点光合作用强度为零B.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该向右移C.P为负值,是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D.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绘制装置A的曲线,R点应右移答案 B6.(2019届安徽合肥九中暑期检测,6,2分)如图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假设玻璃罩内的植物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点时植物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因为D点后CO2浓度开始下降C.处于实线与虚线交叉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经历一天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有积累,容器内O2含量增加答案 D炼技法方法一“模型法”分析光合作用中的物质量的变化【方法集训】1.(2019届福建厦门湖滨中学第一次阶段检测,35,2分)光合作用通过密切关联的两大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实现.对于改变反应条件而引起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C5/C3的值减小B.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的值增大C.突然将红光改变为绿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C3/C5的值减小D.突然将绿光改变为红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的值减小答案 B2.(2018湖北孝感期末,2,2分)一定浓度的NaHSO3溶液喷洒到小麦的叶片上,短期内检测到叶绿体中C3的含量下降,C5的含量上升.NaHSO3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A.促进叶绿体中CO2的固定B.抑制叶绿体中C3的还原C.促进叶绿体中ATP的合成D.抑制叶绿体中有机物的输出答案 C方法二细胞代谢的“三率”判断与计算【方法集训】1.(2019届福建厦门湖滨中学第一次阶段检测,15,1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A.图甲B.图乙C.图丙D.图丁答案 A2.(2019届山东济宁一中期初检测,22,1分)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株平均分成6组,设置不同的温度,每组黑暗处理6 h,然后给予适宜白光照射6 h,在暗处理后和光照后分别截取同等面积的叶圆片,烘干称重,获得下表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15 20 25 30 35 40黑暗后叶圆片4.25 4.00 3.50 2.75 2.00 1.50 干重(mg/dm2)光照后叶圆片6.00 6.50 6.75 6.50 5.50 4.50 干重(mg/dm2)A.若每天交替光照、黑暗各12小时,则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B.若昼夜不停地光照,则25 ℃时为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C.若将实验中白光突然改为强度相同的红光,则短时间内,植株叶绿体中C3上升D.该实验结果由于缺乏黑暗处理前的叶圆片的干重数据,故无法得出呼吸量的数据答案 D3.(2018安徽六安一中三模,2,6分)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透光玻璃瓶甲透光玻璃瓶乙不透光玻璃瓶丙4.9 mg5.6 mg 3.8 mg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 mg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1.1 mg答案 B过专题【五年高考】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1.(2017课标全国Ⅲ,3,6分)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答案 A2.(2016课标全国Ⅱ,4,6分,0.51)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答案 C教师用书专用(3—4)3.(2013课标全国Ⅱ,2,6分,0.887)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答案 D4.(2010全国,3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 .(3)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时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 碳酸钙的作用是 ; 丙酮的作用是 .(4)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答案(1)氮、磷氮、磷(每空2分,共4分)(2)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3)有助于磨碎植物细胞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被破坏色素的提取溶剂(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每空1分,共3分)(4)叶绿素a(1分)考点二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1.(2014课标全国Ⅰ,2,6分,0.735)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答案 B2.(2018课标全国Ⅰ,30,9分)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判断的依据是.(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填“O2”或“CO2”)不足.答案(1)甲(2)甲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3)乙(4)CO23.(2018课标全国Ⅱ,30,8分)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从图可知,A叶片是树冠(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2)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受到抑制.(3)若要比较A、B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答案(1)下层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B叶片(2)暗(3)无水乙醇4.(2016课标全国Ⅰ,30,8分,0.643)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填“CO2浓度”或“O2浓度”).(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答案(1)光照强度(2)CO2浓度(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5.(2016课标全国Ⅲ,29,10分)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对照组实验组一实验组二实验组三实验组四实验温度/℃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17 27 52 52 52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其依据是;并可推测,(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答案(1)湿度(或答相对湿度)(1分) 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增加(1分)(2)四(1分) 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3)不需要不需要(每空1分,共2分)6.(2015课标全国Ⅰ,29,9分,0.426)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 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 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C组和D 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答案(9分)(1)高于(1分)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2分)光照基质(每空1分,共2分)(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2分) ATP和还原型辅酶Ⅱ (2分)教师用书专用(7—9)7.(2011课标全国,3,6分)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答案 B8.(2011课标全国,29,9分)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碳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回答问题:(1)图中物质A是(C3化合物、C5化合物).(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碳反应中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低、高).(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高、低),其原因是. 答案(1)C3化合物(2)碳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碳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3)高(4)低CO2浓度低时,碳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9.(2011全国,33,11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回答问题:(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的光解.(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直接能源物质是,后者是通过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有、无)淀粉.答案(1)光合H2O(每空1分,共2分)(2)组2和组6(3)葡萄糖ATP 有氧呼吸组4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的合成缺少ATP(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4)无考点三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1.(2018课标全国Ⅲ,29,9分)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填“高”或“低”).答案(1)类囊体膜蓝紫光和红光(2)增加群体光合速率不变,但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3)低2.(2017课标全国Ⅰ,30,9分)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回答下列问题:(1)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填“大于0”“等于0”或“小于0”).(2)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 答案(1)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大于0(2)甲种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使密闭小室中O2增加,而O2与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ADH发生作用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一个环节,所以当O2增多时,有氧呼吸会增加3.(2017课标全国Ⅱ,29,9分)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填“B和C”“C和D”或“B和D”).(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答案(1)O2NADP+ADP+Pi C5NADH(或答:还原型辅酶Ⅰ)(2)C和D(3)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4.(2016课标全国Ⅱ,31,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