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发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消化系统

发热病人常伴消化系统症状,但少有鉴别价 值;即使症状十分明显,也不应只注意于消 化系统本身, 更应除外全身性疾病或其他 系统疾病。发热伴腹痛,常是诊断难题之一。 发热伴明显腹痛,且有明显腹部体征,应考 虑胆囊炎、阑尾炎、胰腺炎、腹膜炎等。
肝、脾肿大

发热伴有肝、脾肿大,应考虑造血器官疾病、 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溶 血等。
间歇热
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 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 如此高热期和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返回

波状热
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 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 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返回
尿常规检查

在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其作用 不可小视,应作为常规检查之一。
大便检查

在发热伴肠道症状,或在病程中或治疗过程 中出现大便次数或性状改变者, 均应及时 和反复化验大便, 有时需作一般性或特殊 性培养。
X线检查

凡发热伴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症状、体征 者, 一些原因不明发热, 尤其是长期发热或 慢性微热, 均应作X线检查, 尤其常规胸片、 腹部平片或特殊部位的平片。
各种结缔组织病

光敏、雷诺氏现象、脱发、口腔溃疡: 结 缔组织病,尤其是SLE

手、足小关节对称性肿痛、第一指间或掌 指关节明显呈梭形肿伴有僵硬:类风湿性 关节炎

结膜角膜炎、阴部溃疡、口腔溃疡、皮肤 结节、针刺处出现红点或脓疱:白塞氏病
各种肿瘤

老龄、贫血、消瘦、畏寒、低热、血沉加 快: 各种恶性肿瘤
各种螺旋体、原虫、蠕虫感染

青少年偏瘫、失语或周围神经病损、有或 无钩体病感染史,钩体血清学阳性: 钩体 病后发生闭塞性脑动脉炎

1~3 个月前有不洁性行为或硬性下疳, 发 热伴斑丘疹、脓疱状多形性皮损或粘膜疹、 骨关节疼痛,夜间较重:二期梅毒

寒战明显,典型间歇发热,白血球减少,脾略 大:疟疾

负调节介质 精氨酸加压素(AVP) 黑素细胞剌激素 膜联蛋白A1
返回
发热的分度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返回
发热的临床过程
发热分三期: 1,体温上升期 上升方式有骤升型(数小时内达高峰)和缓 升型(数天内达高峰)。 2,高热期 3,体温下降期 下降方式有骤降(数小时内下降至正常)和 渐降(数天内下降至正常)。 返回
热型及其临床意义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波状热 回归热 不规则热

下一页
返回
稽留热
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 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 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 返回

弛张热

指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 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 化脓性炎症等。 返回
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血象能反映人体对致病因素,尤其对感染的 反应状态。不同的疾病可引起不同的反应。 因此,对每一例发热病人,尤其诊断未明的 发热病人,应常规地进行该项捡查,甚至在 病程中反复多次地检查, 以便寻找诊断与 鉴别诊断的依据。
其他血液检查

包括病原体检查, 如微丝蚴、疟原虫等,或 查找狼疮细胞等;血或骨髓的培养;这类检 查有时对病因学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般细菌及真菌感染

一周或数周前有淋球菌性尿道炎,全身关节 剧烈肿痛:淋球菌性关节炎

牛、羊病畜接触史,大关节游走性剧烈疼痛, 多汗:布氏杆菌病

男性急性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 会阴部不适:急性前列腺炎
结核菌感染



发热与症状比较相对逍遥, 发热而不自知,明显盗 汗、乏力、消瘦:各脏器结核 无咽痛或链球菌前驱感染症状、大关节游走性疼 痛、PPD 结核菌素皮试强阳性、抗风湿疗效不 佳:结核性风湿热 有或无肺结核,有血尿、脓尿或蛋白尿,尿抗酸杆 菌阴性, 肾功能受损, 肾影像学检查无异常: 间 质性肾结核(需活检、试验治疗)
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

实验室检查与其他一些特殊检查,可以补充 病史与体检的不足,尤其对一些仅以发热为 主要表现而缺乏明确的反映脏器损害的症 状和体征的病人, 往往有重要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的意义,有时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
血沉

该项检查不仅具有诊断价值,还可作为疾病 治疗效果的良好指标,以及估计某些疾病, 如风湿病与结核病活动程度的良好指标, 尤其在其他各项检查虽然正常、然而反复 多次血沉均加快。该种情况必须进一步检 查和观察。不应轻率诊为功能性疾病,以防 延误诊断和治疗。
呼吸系统

咳嗽、咯痰、咽痛、流涕是上呼吸道感染 主要病症。如有呼吸困难、咯痰、咯血、 胸部听诊异常,则为肺部或胸膜腔感染表现。 凡有发热、有严重呼吸系统症状,不论有无 胸、肺部阳性体征均应作胸部X线检查。
循环系统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心悸、呼吸困难、心前 区疼痛: 检查发现主要为心音改变、心律改变、 心脏杂音、心包磨擦音, 以及肺部干湿罗音、紫 绀和水肿。发热病人伴有上述症状或体征,就应 当考虑为循环系统脏器本身的病变, 或是其他发 热性疾病引起的循环系统并发症, 如感染性心内 膜炎、心包炎、心肌炎、肺梗死、脾梗死等。凡 发热伴明显循环系统症状和体征者,均应作胸部X 线检查、心电图检查、B 超或超声心动图检查。
4,螺旋体 5,疟原虫 6,其他
返回
内生致热原
白细胞介素-1(IL-1) 肿瘤坏死因子(TNF) 干扰素(IFN) 白细胞介素-6(IL-6) 其他

返回
发热中枢介质

正调节介质: 前列腺素E(PGE)
Na/Ca比值 环磷酸腺苷(cAMP)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 一氧化氮(NO)

回归热
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 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和无热 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交替1次。 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返回

不规则热
发热不规则 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肺炎、渗出 性胸膜炎等。 返回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 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 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 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 型或呈不规则热型。 返回

发热病种繁多, 是各科临床诊断的难点之 一。某些疾病可能以发热为唯一临床表现, 但大部份病例除发热外, 同时或先后有一 种或多种其他常见的症状、体征、实验室 检查异常,这就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下面举例说明。
病毒· 立克次体· 衣原体等疾病

面赤、全身发红、仅数日退热、退热后症 状加重、少尿、尿中排出膜状物:流行性 出血热
发热的病因分类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2,抗原-抗体反应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4,皮肤散热减少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返回
发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问诊和体检:注意发热伴随症状和各系统 的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诊断性治疗 常见发热性疾病举例 结束
发热机制

发热激活物→产内生致热原细胞→释放内 生致热原→体温调节中枢,发热中枢介质 释放→体温调定点上移→通过交感神经, 使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通过运动神 经,使骨骼肌紧张、寒战,产热增加→体 温上升(发热) 返回
发热激活物


一,外致热原 1,细菌 2,病毒 3,真菌 二,体内产物 1,免疫复合物 2,类固醇

问诊和体检

详细询问病史往往对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提供重要线索。系统、认真的体检, 是 及早、正确诊断的基本条件。
发热伴寒战

见于某些细菌感染, 如大叶性肺炎、败血 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疟疾亦常见寒战; 而在另外一些疾病中,如结核病、伤寒、风 湿热中却罕见。
发热伴结膜充血

常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 病、斑疹伤寒等。

阵发性心动过速、大汗、血压升高、皮肤 苍白:嗜铬细胞瘤
泌尿生殖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是发热的较为 常见的原因,尤其为女性。除了详细询问病 史外, 尿常规检查是既简单又重要的诊断 和鉴别诊断手段。对原因不明的发热。千 万不要忘记作尿常规检查。
肌肉与关节

发热常伴肌肉或关节疼痛。如程度不重又 无特征性,多无鉴别诊断意义。发热伴腓肠 肌剧烈疼痛常提示钩体病;发热伴局部疼痛、 压痛,与白细胞升高,应除外深部脓肿。单 关节疼痛伴有局部体征和发热,往往为关节 本身病变;多关节肿痛,可见于化脓性、感 染中毒性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发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佛冈县妇幼保健院 江生
先复习一下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几个概念 发热机制 发热的分度 发热的临床过程 热型及其临床意义 发热的病因分类

下一页
几个概念


体温:人和动物的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这就 是体温。体温包括表层体温和深部体温,表层体 温不稳定、易变,深部体温较为稳定。一般所说 的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基础体温:指在早晨醒后起床前测定的体温。 发热: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 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 围,称为发热。 返回

避光、恐水、怕风、多汗、流涎:狂犬病

在发热前已有明显食欲减退, 全身乏力, 肝 区不适:病毒性肝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