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黄土覆盖区——黄土高原
填空题:
(一)、自然地理情况
1、地理位置:
(1)黄土高原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以为界),南抵。
(2)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而得名,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_,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原因是黄土具有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风吹来的黄土高原
1、黄土地貌景观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_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
其中,黄土堆积厚度一般超过米。
(2)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地表破碎,,形成、、、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3)塬的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源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叫;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它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2、成因: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说”。
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
(三)水土流失严重: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 _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缺少了保护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特别是每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
结合教材图6. 3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黄土土质 _,多 _,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地表裸露,缺乏 _保护;③夏季降水,且多。
(2)人为原因:
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②、 _等活动破坏地表。
(4)合作探究:讨论完成教材29页“活动”2,得出结论是:
①土质:(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②坡度: (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
③降水强度越,水土流失越严重。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带走地表肥沃的,破坏了和,使得自然灾害加剧,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四)水土保持
1、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
(1)采取 ____等生物措施与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如陡坡地退耕、,过度放牧的地方等。
读图题:
1、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___(高原) B.___________ (山脉)
C.___________ (山脉) D.___________ (河流)
(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___。
(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______带;
从季风区看,属于___________区;从四大区域位置
看,位于___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
___________阶梯。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护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流程图(把字母填入适当的方框内):
A.农作物产量下降
B.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
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一)、自然地理情况
1、地理位置: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2)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地表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_,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肥沃,便于耕种。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原因是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信天游,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风吹来的黄土高原
1、黄土地貌景观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_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
其中,黄土堆积厚度一般超过200 米。
(2)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3)塬的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叫峁;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它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2、成因: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风成说”。
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
(三)水土流失严重: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_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缺少了保护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特别是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
(1)自然原因:
①黄土土质疏松_,多孔隙_,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_保护;③夏季降水,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
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②修路、采矿_等活动破坏地表。
(4)合作探究:讨论完成教材29页“活动”2,得出结论是:
①土质:沙土(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②坡度:陡坡 (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
③降水强度越强,水土流失越严重。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四)水土保持
1、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
(1)采取植树种草_等生物措施与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一、读图题:
1、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内蒙古_(高原) B._太行__ (山脉)
C._秦岭___ (山脉) D.__黄河_ (河流)
(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①__太原__②__呼和浩特__③__郑州_④__西安__⑤__兰州__
(3)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煤炭_。
(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北温__带;从季风区看,属于__季风__区;
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北方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第二_阶梯。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_自然原因: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特别是毎遇暴雨,泥沙俱下,
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人为原因:长期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修路开矿活动破坏地表_。
防护的主要措施有:_工程防治: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梯田、修挡土坝相结合。
改变人类活动方式: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__。
3、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流程图(把字母填入适当的方框内):
A.农作物产量下降
B.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
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A B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