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准备进货。
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喝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定货现金15000 元。
甲的行为构成(D )。
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
甲乙的行为构成(A )。
A.盗窃罪B.抢劫罪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D.抢夺罪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A )。
A.抢劫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4.甲自己饮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走,钱包内有现金850 元。
甲的行为构成(C )。
A.抢劫罪B.抢夺罪C.盗窃罪D.抢劫罪和盗窃罪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
甲的行为构成( B )。
A.贪污罪B.盗窃罪C.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
王某的行为构成(B )。
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D.危害公共安全罪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A )。
A.盗窃罪B.票据诈骗罪C.盗窃罪和票据诈骗罪D.诈骗罪8.甲盗窃了某单位印鉴齐全的空白转帐支票,自己不到商店使用。
于是甲找到邻居乙,对乙说:捡到一张支票,请乙帮忙去商店买些高级音响,并许诺给乙一台录象机。
乙跑到商场签发单位的人员骗购了大量高档音响。
乙的行为属于(C )。
A.盗窃罪B.盗窃共犯C.票据诈骗罪D.票据诈骗罪的共犯9.甲、乙二人为了游玩,多次偷开汽车并将其遗弃,严重扰乱工作、生产秩序并造成严重损失,甲乙的行为构成( A )。
A.盗窃罪B.流氓罪C.扰乱社会秩序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10.甲系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因其家庭住房紧张,急需一笔资金购房。
于是甲就擅自动用公司的8 万元资金用于个人购房。
2 个月后,甲从亲戚朋友处凑齐了8 万元钱,即将款子归还了公司。
甲的行为属于(D )。
A.挪用资金罪B.挪用公款罪C.职务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11.甲系某民政局干部,因其妻做生意缺少资金甲就用国家发放的救济款5 万元挪用给其妻做生意。
甲的行为构成( B )。
A. 挪用资金罪B.挪用公款罪C.挪用特定款物罪D.一般违纪12.刘某携带10 万元去外地进货,到了目的地以后,刘某感觉携带现金不安全,于是就把钱交给当地的一个朋友黄某代为保管。
等刘某要用现金找黄某要钱时,黄某矢口否认收到过刘某的钱,拒不归还该笔现金。
黄某的行为属于(B )。
A. 诈骗罪B.侵占罪C.盗窃罪D.民事侵权13、是一名个体户,因偷税而受到税务干部的罚款,于是怀恨在心,在税务干部下班回家的路上,将税务干部打成轻伤。
甲的行为构成(D )。
A 妨害公务罪 B.偷税罪和妨害公务罪 C.妨害公务罪 D.故意伤害罪14.未婚的甲为了达到与乙结婚的目的而冒充是某国家机关的处级干部。
甲的行为属于(C )。
A.招谣撞骗罪B.诈骗罪C.不构成犯罪D.招谣撞骗罪和诈骗罪15.张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和职称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
张某的行为构成(A )。
A.招谣撞骗罪B.诈骗罪C.敲诈勒索罪D.招谣撞骗罪和诈骗罪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有关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说法,错误的是(ACD )。
A、放火罪、破坏交通工具罪是危险犯,而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是结果犯B、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C、公安人员甲明知自己丢失了公务用枪,没有及时上报,则甲的行为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D、非交通运输人员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2、有关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
A、个人和单位都可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B、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并罚C、签定、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逃汇罪的主体只能是单位,个人不能构成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 )。
A、甲出于勒索财物的目的绑架邻居的儿子,在绑架过程中失手将其打死。
对甲应按故意杀人罪和绑架罪并罚B、甲因与乙恋爱不成,决意报复,便捏造乙贪污的犯罪事实,以“大字报”的形式到处散布,乙因此精神一度失常。
甲的行为构成侮辱罪C、甲花8000 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乙,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10000 元的价格卖给他人。
甲的行为只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D、甲在向乙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将乙挟持至一秘密处所,关押5 个小时。
期间,甲向乙的家人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乙一只手。
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4、下列有关侵犯财产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
A、张某以请客为名用酒将高某灌醉,然后扶高某到一偏僻无人处,将高某的钱包(内有人民币5000 元)拿走。
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B、他人的遗失物不能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C、甲在公共汽车上窃取乙人民币3000 元,下车时被乙发现,钱被追回,在被扭送派出所途中,甲对乙使用暴力(造成乙重伤)才得以逃脱。
对甲应按盗窃罪处理,重伤结果作为盗窃罪的加重处罚情节D、行为人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将被害人打死,只按抢劫罪处理5、有关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
A、护士甲在给病人注射青霉素时,忘记了作皮试,致使病人因过敏而死亡。
甲的行为构成医疗事故罪B、冒充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招摇撞骗不能构成招摇撞骗罪C、律师甲在代理一起民事诉讼案件时,编造了一份对自己代理的一方当事有利的虚假证言,引诱并指使证人乙背熟以后向法庭陈述,致使本该败诉的己方当事人因此而胜诉。
对甲应按伪证罪处理D、甲男与乙女某日中午在某大公司当众发生性关系,引起公司人员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甲、乙应按无罪处理6、有关贪污贿赂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
A、外商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经理的人员不能成为贪污罪的主体B、某国有公司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违反国家规定,给予某事业单位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该国有公司构成构成单位行贿罪C、私分国有资产罪和私分罚没财物罪只能由单位构成D、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关于贪污罪而非受贿罪的规定定罪处罚7、下列人员中能够成为贪污罪的主体的是(ABC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C、国家机关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D、外商委派到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经理的人员8、下列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中,可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是(ABC )。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B、未经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C、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D、大量剽窃、抄袭他人作品9、下列可构成强奸罪的是(BCD )。
A、甲在拐卖妇女乙的过程中,强行奸淫了乙B、甲收买了被拐卖的妇女乙后,强行奸淫了乙C、甲在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妇女乙的过程中,强行奸淫了乙D、甲深夜采用暴力方法打晕了乙,正欲奸淫时发现对方是男子而不得不放弃奸淫行为10、冒充下列哪种人员招摇撞骗不能构成招摇撞骗罪?(AC )A、国有公司的董事长B、现役军人C、西南政法大学校长D、人民警察三、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分析理由。
每小题 5 分,其中判断正误2 分,分析理由3 分。
每小题5 分,共20 分)1、徐某在公共汽车上偶然听到两个乘客所谈之事涉及一项商业秘密,遂注意倾听并牢记在心,到家后立即将该信息打电话告诉了其做生意的朋友李某,李某利用这一信息做成了一大笔生意,致使这两个乘客所在的公司失去了这笔业务,遭受了重大损失。
徐、李二人的行为已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判断:(错误)分析::二人并非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而使用,故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2、甲公司以一张已经作废、经过变造的票据作担保,欺骗乙公司与之签订了一份标的额为200 万元,先交货后付款的购货合同。
当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甲公司交付货物以后,甲公司提出该批货物有质量问题,要求乙公司降低价格,乙公司不同意降价,并向公安机关举报甲公司合同诈骗。
甲公司的上述行为已经构成合同诈骗罪。
判断:(错误)分析::不足以证明甲公司有非法占有目的,故不一定构成合同诈骗罪。
3、一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均可构成非法经营罪。
判断:(错误)分析:只有立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的非法经营行为才能构成本罪。
4、某经营化妆品的公司明知某个体户生产的“羽西”牌润肤露是伪劣产品,为贪图便宜而长期从该处进货,销售金额达10 余万元。
但由于该产品不含有害物质,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该个体户和该化妆品公司的行为只应受到行政处罚,而不构成犯罪。
判断:(错误)分析:二者生产、销售的化妆品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销售金额已达到 5 万元以上,应当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5、杜某驾驶摩托车搭乘其女友杜某超速行驶时将行人李某撞倒,正欲下车察看,杜某说:“没人看见,还不快走!”王某遂驾车逃离了现场。
李某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王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杜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判断:(错误)分析:杜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四、简答题(只回答要点,勿需阐述。
每小题5 分。
)1.应当如何区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中侮辱妇女的行为与以妇女为对象实施的侮辱罪的界限?(参见教材P154)2.根据不同的犯罪目的,绑架罪在客观方面包括哪些表现形式?(参见教材P159)3.应当如何区分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界限?(参见教材P167)4.抢劫罪具有哪些构成要件?(参见教材P196~197)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一)王某(男,35 岁)因与徐某通奸而生离婚另娶之念,要求与其妻杜某离婚,杜坚决不同意。
一日,徐某对王说:“我已怀孕,你把你老婆离不掉就干掉,我们好结婚。
否则,我就告你强奸了我。
”王将此事告诉其弟(28 岁),王弟同情其兄之处境,设法为王某弄来了一包毒药。
某日,王将毒药投入烙饼内叫杜吃,恰逢儿子放学回家,杜认为烙饼好吃些,便将烙饼给儿子吃。
王见后对儿子说:“你妈妈劳动累了,让她吃烙饼,你吃馒头。
”说完就走了。
王走后,杜还是让儿子吃烙饼。
儿子吃后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对本案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为什么?答:本案徐某、王某、王弟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属于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结合案情,根据共同犯罪的概念、构成条件及共同犯罪人的认定标准,结合本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