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法系简介
书 影 ( 元 刻 本 )
《 唐 律 疏 议 》
中华法系的特点
以礼入法、礼刑结合
司
神 兽 獬 豸
母 戊 大 方 鼎
青
铜
礼
器
罗马法系,又称民法法系、大陆法系、法典 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 总称。 罗马法系包括两个支系,即法国和德国法系.
《十二铜表法》
1、产生背景 2、标志:罗马成文法
八议的对象主要指亲、故、贤、能、功、贵、勤、 宾。不外乎皇亲国戚,只要不是犯了十恶罪,其 他罪行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减轻或免于处罚。
Code de Napoléon
Napoleon's Tomb panel
形成于战国: «法经» 成熟于隋唐:《唐律》与«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共30卷,是唐代长孙无忌等奉皇 帝之命编撰。《唐律疏议》立法技术高超,全律具 有高度的逻辑统一性,律条精简、文字洗练、概念 明确。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
第一编 总则 第二条 本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 产生的财产关系。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 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指权利人直接 支配特定的物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
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罗马法的有关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 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
的诞生
罗马平民阅读《十二铜表法》
罗 马 帝 国 极 盛 时 的 版 图
《民法大全》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the Corpus Juris Civilis
Justinian Presenting the Pandects to Trebonianus
查士丁尼时期,成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他在世时,共 完成三部法律汇编,即《查士丁尼法典》、《法学阶梯》和《学 说汇纂》,后来又颁布《新律》。以上四部法典统称为《查士丁 尼民法大全》,简称《民法大全》。
荀子论法的起源
荀况(约前325—前238年)
荀子的法律起源观用现代话语可 以这样表述:人活着都有欲望,因而 必有所求,(而社会中可供利用的资 源相当有限),因此,人们如果没有 固定的身份和地位,在追求各自的利 益时缺乏产权界限和规范约束,就必 然导致争夺和社会生活的混乱。要避 免发生这种局面,最好的办法是由 “圣人”或“先王”制定礼仪和法律, 以此安排个人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 明确各人应得的分配份额,从而使社 会安定有序(重视人与人关系)。
两种法律起源观 最大 差别是什么?
中华法系简介
《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特色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
长
孙
——《唐律疏议》
无 忌
名例篇
像
中国文化的核心——礼文化
中国的礼从本质上说是为了从自
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
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
社会等级。因此,传统文化的
“礼”,是以礼治为核心,由礼
材料:
《拿破仑法典》第一编是人法,是关于个人和亲属法的规定,实 际上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2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 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3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这一编 规定了继承、赠与、遗嘱和夫妻财产制,还规定了债法。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 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维系文明社会的法律》之二
法系: 指具有一定特点的某一国家法律与仿效这 种法律的其它国家的法律划为同一法系。
世界主要法系: 中华法系;罗马法系;英国法系; 印度法系;阿拉伯法系等。
罗素论法的源
罗素假定,甲种苹果,乙种土 豆,在没有产权界定前,甲需要 土豆时会到乙的地里偷偷地挖取, 而乙为了报复,也会趁夜黑到甲 的地里去偷苹果,如此,大家可 能都得守夜或者修筑篱墙,其结 果不仅劳力而且伤财。为了消除 这种恶劣的环境,甲乙最终会彼 此承认对方的财产所有权(人与 物的关系),这起初可能表现为 习惯,而后则会公定为法律(体 现重视民法的特征)。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儒家哲学》,
《唐律疏议》规定了笞、杖、徒、流、死五种刑 罚,统称为五刑。
十恶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罪行,所以列于首篇。十 恶具体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 大 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犯十恶罪者 皆处以重刑,不享有赎、免等特权,所谓 “十恶 不赦”就是这个意思。
中华法系的解体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 侵,西方法律思想也随之传入中 国,传统的中华法系逐渐解体。
罗马法系的特点
1、重视法典编纂,法律体系严密。 2、私法特别发达,影响最大。
私法部分
自由权(人法) 私有财产权(物法)
陪审制度
法律诉讼的基 本原则(诉讼 法)
律师制度 公开审判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 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 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 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 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 持久的征服。”
古 代 印 度 法 律 和 仿 照 这 种
中国政府既重视法制建 设,又提出以德治国。 请谈谈你的看法。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字 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 自强、敬业奉献。
小结:
世界哲学大致可分三派。印度、犹太、埃及 等东方国家,专注人与神的关系;希腊及现 代欧洲,专注人与物的关系;中国注重人与 人的关系。
伊斯兰法系
印度法系
度方基《度法
《表本摩古律
摩 奴 法 典
》 的 文 字 。
现 了 公 元 前 三 世 纪 编 成 的 印
上 已 成 为 历 史 概 念 。 浮 雕 上
奴 法 典 》 为 基 础 。 印 度 法 系
代 法 律 起 源 于 婆 罗 门 法 , 以
制 订 的 各 国 法 律 的 统 称 。 印
罗马法中许多原则和制度,也被近代 以来的法制所采用。
英国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英美法系, 是以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普 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特点:
(1)具有历史延续性 (2)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 形式,遵循先例
判例法主要在英美等普通法国家施行。
指法院多次援用而被赋予一般规范性质的 就具体案件所作的司法判决,它是与立法机 关的制定法相对称的法官创造的法。
仪、礼制、礼教、礼器、礼学等
诸方面内容融汇的一种文化集合
体,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社会治理
周公像
方法。
材料:
1、《唐律疏议·斗讼》"妻殴詈夫"条规定:"诸 妻殴夫,徒一年";"媵及妾犯者,各加一等。"
2、《唐律疏议·名例》"八议者"条规定:八议
者犯死罪"议定奏裁";犯流罪以下者"减一等";
但是,"犯十恶者,不用此律"。
由于判例可以作为将来处理同类案件的依 据,所以判例即具有了法律约束力。
中世纪信奉伊斯兰教
的阿拉伯各国的法律的统 称。以《古兰经》为主要 内容。阿拉伯帝国极盛时 期,东起印度西至西班牙, 从喜马拉雅山麓至地中海 沿岸,这一广大地区各国 的法律均属伊斯兰法系。 它随着阿拉伯帝国崩溃而 逐步减弱,至今仍有国家 沿袭采用。浮雕上方展现 了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法的 渊源《古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