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彩画上色技巧

水彩画上色技巧

水彩画上色技巧
水彩画有别于油画和国画,其水分的控制和着色的步骤对效果都有着较大的影响,着色程序多种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种:(1)先浅后深。

先从画面的浅色画起,再在湿时或干时连接或重叠其它深色。

局部塑造时也是如此。

这种程序着色方法容易掌握,易于体现水彩画透明的特点和深入细致的刻画,画面光感强烈并富有空气感。

(2)先深后浅。

这种着色程序适宜用于画面深色较多的画,能够较好地把握住整个画面的色调和情趣。

定出画面最深的部分,对把握和控制整体画面的黑、白、灰等明暗层次是极为有利的。

(3)先远后近。

先从远处景物画起,然后画中景和近处景物。

这是水彩风景画中最常用的一种着色程序,对把握画面的空间层次是非常有利的。

(4)先主后次。

先从画面上的主体物画起。

一开始就抓住画面上大的色彩关系,有利于主体突出而主次分明。

(5)先画大面积或最鲜艳的颜色。

先从占据画面大面积或最鲜艳的色彩画起,能控制画面的基本色调和总体的色彩关系。

因为有的画面几块大面积的颜色就决定了画面的基本调子,鲜艳颜色先画出来,对整个画面上疏密相间的色彩对比以及布局都是有利的。

画水彩画的水份控制:
1、何谓水色交融?水色交融是要求水和色紧密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地表现对象。

不可以片面地追求水份、玩弄水份而突视了物体
造型的塑造。

2、水色的背景处理:水彩画的背景形象可以概括简炼,其笔势应大而不羁,显得空灵飘逸。

有助于营造画面气氛和衬托前景。

3、画面中的水韵:成功的水彩画要求画面富有水的韵味。

即:透明、湿润、空灵、流动等迷人的视觉效果。

4、画面的透明感:透明感是水彩画最大的语言特质。

要学会合理地利用水的稀释作用来表现色彩在画面上的透明感。

5、用笔的时间掌握:水彩画要运用前一笔水色未干时,进行渗化、接色、叠色以产生一定的效果,用笔的时间掌握尤为重要。

如深入刻画时第二笔的用笔时间可稍等一会,纸面的水份干些再落笔。

纸面水份较多,用笔可快些!
6、季节、气候的影响:春天、阴雨天,空气潮湿,水份挥发慢。

秋天、晴天,空气干燥,水份挥发快。

在室外作画有风有阳光,水份的挥发也快。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多作水份在画面上控制的练习,掌握经验。

7、水份控制不好的问题:水份过少,会使画面显得:干、枯、滞、闷,失去水彩的特点。

水份过多,水色到处流淌难以控制,不利于塑造形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