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
二、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分类
1、炉灶燃烧技术 节柴灶的特点: 热能在灶内停留时间长,可以得到充分利 用,故热效率高; 无熏烟、污染少; 质量小,可拆装; 功能对,经灶桥的调整,可烧柴、烧锯灰 和烧煤。
2、锅炉燃烧技术
在进行多相过程的设备中,若有固相参与 且处于静止状态时,则设备内的固体颗粒 物料层称为固定床。 层燃 下饲式 生物质平铺在炉排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燃料 层,进行干燥、挥发分析出及燃烧等过程。
五、 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
一、生物质直接燃烧的特点 (1)生物质直接燃烧所释放出的CO2相当于 其生长时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实现 CO2的零排放,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2)生物质的燃烧产物用途广泛,灰渣可加 以综合利用; (3)生物质燃料可与矿质燃料混合燃烧,即 可减少运行成本,提高燃烧效率,又可以 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 (4)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和开发潜力。
3、生物质直燃发电存在的问题
(1)碱金属引起的结灰、结渣和腐蚀 在生物质利用过程中,通过降低燃料中碱 金属含量的比例,设法提高燃料灰分的熔 点,抑制碱金属的挥发,以及探索选用新 型的床料。 同时在保持正常的流化床运行工况的前提 下,适当地降低燃烧温度、合理地调节燃 烧工况也是一条有效减轻结渣的途径。
1、 燃烧各阶段分析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强烈的放热化学 反应。燃烧过程是燃料和空气间的传热、 传质过程。 发生燃烧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的热量供 给和适当的空气供应。
燃烧各个阶段: (1)预热阶段 (2)干燥阶段 (3)挥发分析出燃烧阶段 (4)焦炭燃烧阶段 以上燃烧各过程可以分为:吸热反应(预 热、干燥和挥发分析出)和放热反应。
(4)生物质燃料的高含水量使锅炉排烟容积 增大、效率降低;燃烧某些碱金属含量较 高的燃料时受热面易受高温腐蚀、流化床 燃烧过程中某些燃料与床料之间的反应而 导致床凝结、直接燃烧某些高氮量燃料时 NOx浓度哦过高等现象,大大影响了燃烧效 率的提高和排放物浓度的控制。 (5)在垃圾焚烧技术方面,城市生活垃圾的 水分较多,热值偏低,其组成成分和热值 高低随季节及地区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垃 圾焚烧不易着火,燃烧和燃尽困难。
• 该技术使用于小颗粒燃料燃烧,含水率不 能超过15%,燃料是在涡流作用下实现悬浮 状态燃烧,挥发分与二次空气混合并燃尽。
3、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存在的问题
(1)流化床锅炉对燃料颗粒尺寸要求严格; (2)对于比重较小、结构松散、蓄热能力差 的生物质,必须不断添加石英砂等床料, 以维持正常燃烧室所需的蓄热床料。燃烧 后产生的生物质飞灰较硬,容易磨损锅炉 受热面,而混入了石英砂等床料的灰渣也 难以利用。 (3)为了维持一定的流化床温,锅炉的耗电 量较大,费用较高;
垃圾分选采用机械式为主,人工分选为辅 的方式,常用的垃圾分选包括:
• 重力分选:根据固体废弃物中不同物质颗 粒的密度差异及在运动介质中受到的重力、 介质力和其他机械力的不同。
• 筛选:利用垃圾的粒度差异。 • 磁选:利用各种物质磁性的差异。
三、生物质直接发电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1、我国直燃发电厂的建设 2、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厂的建设实例
5、热利用系统
将燃烧系统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其中, 核心的热功转换装置分为: ① 汽轮机 ② 蒸汽机 ③ 斯特林机
6、污染物控制
机械式除尘器:利用质量力(包括重力、惯 性力和离心力)作用将灰分从烟尘中发呢 里出来。
湿式除尘器是利用气体与液滴或液膜密切 接触,依靠惯性、截留、扩散和凝聚效应 等机理,将灰分从烟气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破碎机
颚式破碎机:挤压式破碎机 冲击式破碎机:大多为旋转式 剪切式破碎机:剪切破碎
3、储存与给料方式
燃料储存分为 收集点储存 生物质电厂储存
原料输送方式分为 气力输送 带式输送 螺旋输送
4、燃烧系统
固定床燃烧技术:根据炉排的形状或摆放 位置差异分为火山炉排、水平炉排和倾斜 炉排。 流化床燃烧技术 床料应考虑的因素: 一是具有与原料相当的流化性能 二是热物料性适应流化床燃烧使用 三是价格低廉、无毒无味、易于获得。 悬浮燃烧技术
3、 燃烧温度的计算
设想使燃料在理想条件下(没有散热损失 和完全燃烧)时计算出来的燃烧温度称为 “理论燃烧温度”,该数值用来评价燃料 燃烧过程本身的程度,是通过进入和排出 燃烧系统物质的热平衡来求得。
四、 影响燃烧的主要因素
1、温度 在考虑到灰分熔化问题的前提下,应尽量提 高反应温度。 2、空气量 燃料和空气供给决定着燃烧反应的进程。 3、时间 4、颗粒尺寸 尽量减少燃料颗粒尺寸有利燃烧反应进行。
• 过滤式除尘是含尘气流通过织物或多空填 料层进行过滤分离装置。主要分为袋式除 尘器和颗粒除尘器。
• 静电除尘过程是气体在静电除尘器中得到 净化,分为气体的电离、粉尘的荷电和沉 积3个步骤。
控制NOx的方法: • 通过燃烧控制抑制其产生; • 通过烟气净化将其去除。
2、垃圾处理与燃烧发电
垃圾经地磅称重后,写到垃圾储存坑中在坑内发 酵脱水,由吊车将垃圾送入给料器,并进入焚烧 炉内进行焚烧。 送风机从垃圾储存坑中吸入空气使坑中保持负压, 把空气经过与处理后作为锅炉的一次空气和二次 空气。 灰渣送到灰渣处理系统 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烟气经过预热锅炉进行能量回 收。烟气经烟气处理系统除尘除酸后排入大气; 除尘设备收集的灰分和灰渣由厂外处理。
第五章 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
1. 生物质燃烧原理 2. 传统炉灶及其改进 3. 生物质直接发电
第一节 生物质燃烧原理
一、生物质燃料特性
与煤炭相比,生物质燃料主要有以下差别: (1)含碳量少,含固定碳少 (2)含氧量多,含水分多 (3)挥发分含量多 (4)密度小 (5)含硫量低
二、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过程
一般情况下,ɑ为1.7-3.0,最佳为2.0左右
2、 排烟量计算
每千克燃料的实际烟气量可按下式计算: Vpy=0.1866(Cy+0.375Sy)+0.111Hy+0.012Wy+ 0.008Ny+(1.0161ɑpy-0.21)V0 Vpy为每千克燃料的实际烟气量(标准状态下) Cy为燃料碳元素的应用基的含量; Sy为燃料硫元素的应用基含量; Hy为燃料氢元素的应用基含量; Wy为燃料水分的应用基含量; Ny为燃料氮元素的应用基含量。
(2)高温腐蚀
生物质燃料的另一特点是氯含量高,氯在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挥发,并与锅炉受热面 反应而进行锅炉腐蚀,温度高达400℃时即 发生上述现象。 2MCl+SO3+H2O—M2SO4+2HCl 2MCl+SO2+O2—M2SO4+Cl2
在锅炉受热面设计时选用新的防腐材料,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当合理地调整工况, 加入适量的脱氯剂或吸收剂脱除或减少HCl 的排放,降低炉内HCl的浓度,可以减轻锅 炉的高温氯腐蚀。 同时考虑到生物质燃料中的氯大部分以氯 离子的形态存在,收集原料时采用雨水冲 刷后太阳晾干的生物质燃料,一定程度上 可缓解高温氯腐蚀。
人工干燥技术
流化床干燥技术:物料颗粒悬浮于气流之 中并发生强烈的传热、传质作用,达到干 燥物料的目的。 回转筒干燥技术:由一个缓慢转动的倾斜 的圆柱形壳体组成,物料由高端进,在筒 内与干燥介质并流或逆流达到干燥目的后 由低端流出。 筒仓型干燥技术:物料堆积在筒仓内,由 热风带走物料中的水分。
流化床技术是指生物质燃料颗粒与空气在锅 炉中在沸腾状态下燃烧。流化床内有大量 床料,能蓄积大量热量,便于低热值燃料 的快速干燥和点火,同时由于窗内高温炽 热颗粒的剧烈运动,强化了气固混合,使 燃料表面的灰分剥落,有利于颗粒充分燃 烧。 鼓泡流化床 循环流化床
• 悬浮燃烧技术是指生物燃料以粉状随同空 气经燃烧器喷入锅炉炉膛,在悬浮状态下 进行燃烧。
三、炕连灶的综合热效率
从炕里侧和抗面散失的热量(即采暖有效 热量)及炊事吸收的有效热量的总和是炕 连灶的总有效热量,它与燃料所具有的总 热量之比,称为炕连灶的综合热效率。
第三节 生物质直燃发电
一、概念及发电系统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是由生物质锅炉利用 生物质直接燃烧后的热能产生蒸汽,再利 用蒸汽推动汽轮机等发电系统进行发电的 一种技术。 由原料收集系统、预处理系统、储存系统、 给料系统、燃烧系统、热利用系统和烟气 处理系统组成。
第二节 传统炉灶及其改进
一、 旧式炕连灶
旧式柴灶所用的燃料是农作物秸秆、薪柴、 草类、干畜粪等。导致其热效率低的原因:
灶膛小,因缺少灶箅,空气供应不充分 灶门大,灶体保温性能差; 炊具与燃料距离较远; 高温烟气在炉膛内停留时间短。
二、 旧式炕
旧式炕的主要问题是采暖热效率低,原因是 热量从不同方向损失掉了: 从炕里侧面墙(一般为人休息时头的方向) 传走 从炕远端墙传走; 从地面传走; 从流向烟囱的烟气带走。
二、 不同种类生物质直燃发收集与供应 农林废弃物分布分散、密度小,因此收 集成本问题和供应成本问题成为影响发电 成本的重要因素。
2、农林废弃物的预处理
干燥是指利用热能等农林废弃物中的水分 蒸发排出。 自然干燥:利用空气流通或太阳能将水分 蒸发出。 人工干燥:利用一定的干燥设备和热源对 农林废弃物进行加热干燥。
5、水分含量 大多数生物质燃料若要进行自维持燃烧, 则要求燃料中水分含量不超过65%。 6、气固混合 需要搅动使气固混合良好,才能使灰分剥 落并暴露出未燃的炭,保证燃烧的充分性。 7、 灰分 燃料中灰分含量越高,燃料的热值和燃烧 温度越低。
燃料充分燃烧的三要素: (1)温度 (2)空气量及其与燃料的混合 (3)反应时间和空间
三、燃烧过程的部分计算问题
1、空气供给量计算 生物质燃料中含磷量极少,而钾常以氧化钾的形 式存在,在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则单位质量燃料 的理论需要空气量可按下式计算: V0=0.889Cy+0.4256Hy+0.0333(Sy-Oy) V0为单位质量燃料理论需要空气的体积(标准状态 下),m3/Kg; Cy为燃料碳元素的应用基含量; Hy为燃料氢元素的应用基含量; Sy为燃料硫元素的应用基含量; Oy为燃料氧元素的应用基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