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安全生产)年注安考试安全技术知识点汇总

2020年(安全生产)年注安考试安全技术知识点汇总

(安全生产)年注安考试安全技术知识点汇总安全生产技术第壹章机械安全技术二.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一)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P2)(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重点见第壹条其余了解)(二)机械传动机构安全防护对策2.皮带传动的安全防护(P3)皮带传动机构的危险部分是皮带接头处,皮带进入皮带轮的地方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和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三.机械伤害类型及预防对策(P4—5)(一)机械伤害类型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二)机械伤害预防对策措施1.实现机械本质安全(记清他们的先后顺序)(1(2(3(4四.机械安全设计和机器安全装置(P7-9)(壹)本质安全本质安全的实质:机器设备不需要采用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就能够于预定条件下执行机械的预定功能时满足机械自身的安全要求。

(二)失效安全(三)定位安全(四)机器布置车间合理的机器布局能够使事故明显减少,布局应考虑以下因素:(1)空间(2)照明(3)管,线布置(4)维护时的出入安全(一)机器安全防护装置1.固定安全防护装置:是防止操作人员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固定的安全装置。

2.联锁安全装置:必须使其于发生任何故障时,均不使人员暴露于危险之中。

3.控制安全装置:为使机器能迅速地停止运动,能够使用控制装置。

4.自动安全装置:是把暴露于危险中的人体从危险区域中移开,仅限于于低速运动的机器上采用。

5.隔离安全装置:是壹种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险区域的设备。

6.可调安全装置:于无法实现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的情况下,能够使用部分可调的安全装置。

7.自动调节安全装置:是由于工件的运动而自动开启,当操作完毕后又回到关闭的状态。

8.跳闸安全装置:是于操作到危险点之前,自动使机器停止或反向运动。

9.双手控制安全装置:迫使操纵者应用俩只手来操纵控制器,它仅能对操作者提供保护。

五.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P9-10)(四)物料堆放(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入,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为加工量的2.5倍,但大件不得超过当班定额。

(4)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于垛底和垛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m,砂箱堆垛不超过3.5m..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三.砂轮机的安全技术要求(P13)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使用频繁,极易伤人。

(一)砂轮机安装1.安装位置(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1.8m高度的防护挡板)2.砂轮的平衡(直径大于或等于200m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后应先进行调试)3.砂轮和卡盘的匹配(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3)4.砂轮机的防护罩(砂轮防护罩的开口角度于主轴水平面之上不允许超过65°,砂轮圆周表面和挡板的间隙应小于6mm)5.砂轮机的工件托架(砂轮直径于150mm之上的砂轮机必须设置可调托架,砂轮和托架之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3mm)第三节冲压机械安全技术(P14-15)一.冲压作业的危险因素1.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2.动作失控3.开关失灵4.模具的危险二.冲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使用安全工具2.模具作业区防护措施3.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第四节木工机械安全技术(P16)一.木工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由于具有刀轴转速高,多刀多刃,手工进料,自动化水平低,加之木工机械切削过程中噪声大,振动大,粉尘大,作业环境差,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易疲劳,操作人员不熟悉木工机械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或不按安全作业指导书操纵机械,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装置失灵等种种原因,导致木工机械伤害事故多发。

二.木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P18-19)1.带锯机安全装置2.园锯及安全装置(园锯机安全装置通常由防护罩,导板,分离刀和防木料反弹挡架组成)3.木工刨床安全装置(1)必须使用圆柱形刀轴,绝对禁止使用方刀轴(2)压力片的外缘应和刀轴外园相合(3)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能超过刀轴外径1.1mm(4)刨口开口量应符合规定第七节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P25)1.于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人于系统中主要充当生产过程的操作者和控制者。

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机器的本质安全性及人为失误情况。

2.于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人只是壹个监视者和管理者。

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机器的本质安全性,机器的沉余系统失灵以及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变差等。

第八节人的特征一.人体测量(P28-32)1.静态测量2.动态测量(活动空间,伸展域)(四)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1.最大最小准则2.可调性准则3.平均准则(重点掌握这三个准则)二.人的生理特性(P33-42)1.视觉2)眩光(眩光的有害影响主要有:破坏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减弱被观察物体和背景的对比度;观察物体时产生模糊感觉等。

)3)视错觉(其主要类型有形状错觉,色彩错觉及物体运动错觉)(3)视觉的运动规律2)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针进行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于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5)于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有3%的视觉能见清目标2.听觉1)听觉绝对阈限(听觉的绝对阈限跟频率阈限,声压阈限和声强阈限有关)2)听觉的辨别阈限(辨别阈限和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均有关系)3.人的感觉和反应(1)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是从包括感觉反应时间到开始动作所用时间得总和,壹般条件下,反应时间约为0.1~0.5s)(2)减少反应时间得途径1)合理地选择感知类型2)适应人的生理,心理要求3)操作者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反应速度(2)耗氧量(正常成人壹般不超过3L,单位为L/min)(三)疲劳(P40)1.疲劳的原因1)工作条件因素(劳动制度和生产组织不合理,机器设备和工具条件差,设计不良,工作环境很差)2)作业者本身的因素(劳动内容单调分为:Z型作业,Y型作业,X型作业)三.人的心理特性(壹)能力1.感觉,知觉和观察力2.注意3.记忆4.思维5.操作能力(二)性格(三)气质(四)需要和动机(五)情绪和情感(六)意志第九节机械的特性(P45-50)(二)机械安全特性1.系统性2.防护性3.友善性4.整体性二.机械故障诊断技术(P46-47)(二)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及实施步骤1.信号检测2.特征提取3.状态识别4.诊断决策(三)故障诊断技术2.油液分析技术(有光谱油液分析和铁谱油液分析)三.机械的可靠性设计及维修性设计(P48-50)(一)可靠性的定义及度量指标1.可靠性的定义(所谓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于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所说的规定条件包括所处的环境条件,使用条件,维修条件)2.可靠性度量指标(1)可靠度(即系统或产品于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和可靠度相反的壹个参数叫不可靠度)(2)故障率(于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常用的单位为1/106h)(3)平均寿命(4)维修度(5)有效度(二)维修性设计2.维修性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大致包括:(1)可达性(2)零组部件的标准化和互换性(3)维修人员的安全第十节人机作业环境(P50-57)二色彩环境(一)颜色的特性(具有色调,明度,彩度三个基本特性)(二)色彩对人的影响对引起眼睛疲劳而言,蓝,紫色最甚;红,橙色次之;黄绿,绿,绿蓝等色调不易引起视觉疲劳且认读速度快,准确度高。

三.微气候环境按照规定舒适温度应于(21±3)摄氏度范围内相对湿度于30%~70%时感到舒适第十壹节人机系统(P58-63)(二)人机特性比较人优于机器的能力主要有:信号检测,图像识别,灵活性,随机应变,归纳,推理,判断,创造性等;机器优于人的能力主要有反应和操作速度快,精确性高,输出功率大,耐久力强,重复性好,短期记忆,能同时完成多种操作,进行演绎推理以及能于恶劣环境下工作等。

(三)人机功能分配原则人机功能合理分配的原则应该是: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精度高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价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差的工作,适合于机器来做;而研究,创造,决策,指令和程序的编排,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及应付不测等工作,适合于人来承担。

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有俩个公式重点见人机系统可靠度采用且联方法来提高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P66-77)第壹节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一.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俩种伤害形式)(1)电击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是和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种类,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及人体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2.室颤电流仅为50mA左右3.电流途径:最危险的途径是:左手到前胸4.电击类型:1)根据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为正常带电状态,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俩类2)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为单相电击,俩相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三种(2)电伤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

电弧烧伤是最严重的电伤。

二.电气火灾和爆炸1.电气引燃源(作为火灾和爆炸的电气引燃源,电气设备及装置于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火灾爆炸的要因)(1)危险温度1)短路2)过载3)漏电4)接触不良5)铁心过热6)散热不良7)机械故障8)电压异常9)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10)电磁辐射能量三.雷电危害(1)雷电的种类1)直击雷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