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三年级共有学生23名。
从这一学期的学习情况和对学生的了解来看,学生活泼、好动,学生间的差距较大。
少数几个学生学习不自觉,需要督促,学习态度不太端正,随波逐流,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学习中没有自觉性,需要督促。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也发现很多问题。
由于课程多,时间紧,一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生字词不过关,积累也少,训练量、训练的题型也较少。
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练习,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成就感,还存在畏惧心理,学生在阅读量和阅读、写作能力上都比较薄弱,甚至看不懂题意,不知如何下笔的现象。
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大训练力度,注意复习的方式、方法。
二、复习内容:372个生字(227个会写,其余的会认);教材中列出的常用的多音字;课后读读抄抄的词语、8个练习中的成语;“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片段、古今诗文、古今贤文、名言等;文本内容的梳理;常用句式的训练;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学习冒号、引号的用法;听句、听文;句群;分析自然段,找中心句、比喻句,理解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事件初步的谈认识等;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围绕一个主要意思写清楚。
)、请假条和留言条。
三、复习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要求,本学期复习目标为:1、具体要求见教学用书。
(1)识字写字。
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32个。
开始学写钢笔字。
(2)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简单的事,能转述内容,能讲述课文的故事。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会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3)阅读。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
学习默读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会提出疑问。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
学习分析自然段,初步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习作。
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围绕一个意思写明白。
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
能够使用“,。
?!”,初步学习冒号、双引号。
2、复习阶段目标:巩固强化、查漏补缺,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四、复习重点:1、要求会写的生字全部掌握,课后“读读抄抄”中的常用词语。
(练习中要求积累的成语,若要考核,可选择学生常见的或常用的。
)2、课后要求背诵积累的片断。
(练习中的古诗词、儿童诗、古今贤文、名言等,若要考核,可选择常见的或常用的。
)3、理解词句的能力。
(要放在语言环境中。
如:修改病句、常用句式变换、常见修辞方法、常见句式、扩缩句等。
)4、遣词造句的能力,连句成段的能力。
(常用句式;前后意思连贯的段落)5、标点: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
6、段的阅读。
(有中心句的片段;围绕一个意思写的片断)7、片段的习作或单幅图的写话。
8、请假条、留言条。
五、复习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段落的分析、阅读和习作、常见、常用句式的认识与变换、修改病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
六、复习措施:1、制定好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确定详细的复习内容,同时研究以往期末试卷,从形式与内容上相一致。
2、狠抓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
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争取在基础知识上不失分,不丢分。
3、由点到面,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三年级的阅读与作文是中年级的重点难点。
阅读与作文的复习不可以面面俱到,要由点到面,从训练中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4、因材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优生要强化训练,中等生要培优,学困生要个别辅导。
特别要关注学困生,重点辅导,不离不弃,真心实意耐心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5、趣中复习,乐中复习。
重视组织形式和复习形式的多样化,注重激励与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
6、精讲精练。
训练题要精选、题型要广,注意统一讲解和学生自主练习相结合。
7、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七、复习时间:1月12日到1月30日第一、二单元:一、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巩固古诗中单字的理解,会用“犹如”“仿佛”“宛如”“像”造比喻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第五课和第七课以及第六课部分内容、练习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二、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1、听写词2、同桌互批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巩固古诗中单字的理解:1、出示古诗句2、指名说说这几个字的意思。
3、写一写。
4、教师检查评价。
(三)会用“犹如”“仿佛”“宛如”“像”造比喻句。
1、读读书上的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2、模仿造句。
3、师生共同评议4、书写。
教师检查。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1)我们从小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2)爸爸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
(3)看了《宝莲灯》这部电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1)诗中的“红领巾”指;“阳光”实际指。
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我们的“幸福生活”体现在。
(2)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还要。
爸爸对聪聪说的话包含了很深的意思,用一个成语表示就是。
(3)《山行》中一个“”字表达了作者对之情。
《枫桥夜泊》中一个“”写出了诗人。
(4)在一棵树上,你找不出两片相同的叶子,用一个成语就叫。
在国外住了三十年的爷爷准备定居在故乡,这也叫。
(5)春天的江南,景色很美,我可以用这些成语形容:、、。
(6)能概括《北大荒的秋天》课文内容的一句话是:_____ ___。
这篇课文中用了许多打比方的句子,它的好处是更加生动。
第4段从大豆、高粱、榛树叶子这几个方面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
(7)西湖被称为明珠,拉萨被称为日光城,我还知道鞍山被称为钢都;广州被称为羊城;第三、四单元一、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3、能正确修改病句。
二、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1、听写词语2、同桌互批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1、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3、说说成语意思(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1)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2)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复习课文: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导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造句练习:1、出示“嘱咐”’建议’’“如果……就……”“果然”2、指生说说这三个词的大概意思。
3、学生试口头造句,师生共评4、学生书面造句。
教师检查。
(六)回顾课后习题中问答题内容。
1、逐课朗读问题,指名读题。
2、指名回答问题3、师生共同补充,教师总结。
(七)作业1.练习、填空:(1)种子的传播方式:蒲公英靠;豌豆靠;葡萄靠;苍耳靠。
(2)小猴把麦子全都种下了地,收到了好多麦子,说明他聪明能干。
(3)东海龙王父子胡作非为、兴风作浪;哪吒神通广大、随机应变。
请各用两个成语。
(4)布鲁斯王子唉声叹气是因为他吃了七次败仗,最后第八次抵抗成功是因为他不灰心。
(5)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尽屈辱,但他(忍辱负重),时刻不忘(报仇雪恨),他每天(卧薪尝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转弱为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6)雷奈克发明听诊器是从小孩玩跷跷板得到了启示。
从中告诉我们善于观察,生活中也有学问。
(7)造句:嘱咐建议如果……就……果然……(8)小明想在自己的小书房里挂一幅对联,请你帮他想想看,挂哪一幅比较合适:(9)小青大学毕业了,他爸爸想让儿子帮他一起养种地,小青认为种地没出息。
我想对小青说:(用上古今贤文的话)第五、六单元一、复习目标:1、掌握第五、六单元的生字词,巩固多音字。
2、会背诵14、15课课文和读读背背中的内容。
3、能用”倾听””闪耀”“越来越……””纷纷””激烈”造句4、灵活运用字词。
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5、学习仿写段落。
6、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二、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1、听写词语同桌互批;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齐读。
2、多音字:省、落、间、胖、称、兴、行、盛、传、好、干、壳、藏、处学生分别说说(二)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3、齐背课文(三)造句:1、出示词语:”倾听””闪耀”“越来越……””纷纷””激烈”。
2、说说词语意思,读读文中句子,说说文中如何运用词语组织句子的。
3、学生试着口头造句。
4、师生共同评议。
(四)修改病句:1、同学们学乐器的积极性很大。
2、我们要做到讲卫生的习惯。
3、考试前,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4、我们要爱护时间,不要浪费一分一秒。
(1)指名上黑板修改。
(2)共同批改。
(3)齐读修改后的句子(五)仿写段落:1、出示句子:2、读14课第五段,说说句子构成。
练习仿写,用上打比方的句子。
学生先口头说说。
3、读16课第4自然段,说说怎样描写色和味。
练习仿写,注意说说果实的样子、颜色和它的味道。
(六)复习课文:填空:1、一到夜晚,整个()就成了()。
()里灯光,像()。
马路上()的车灯,如同()。
2、铜锣湾是全港()。
()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宽阔的()。
3、“东方之珠”指的是(),那里有迷人的(),著名的()和繁华的()。
4、()降临了,()、()、()出现了()小露珠。
小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的时候,已经()。
5、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是因为植物们喜欢小露珠是因为6、《石榴》第3段写了石榴成熟的过程,作者是从这些过程来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之情。
7、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从山上石头上的雨痕可以知道;从石头上留下的波浪、贝壳化石可以知道;从石头上的矿物可以知道。
8、《小稻秧脱险记》采用手法写的,说明了杂草对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所起的作用。
文中的“毛毛雨”指的是。
第七、八单元一、复习目标:1、掌握第七、八单元的生字词。
2、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23课、练习中读读背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