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技能操作评分表

口腔技能操作评分表

开髓术考核评分表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操作程度
55

(1)采用持笔式握持机头力
10

(2)用中指或无名指指靠在邻近牙上作支点
10

(3)钻针选择及方向
35

①用高速涡轮裂钻在开髓部位点磨,逐渐扩大,
加深开髓窝洞
10

②钻针与牙齿长轴平行
5

③于髓角处穿髓,此时有落空感
5

④进入髓腔后改用低速球钻“提拉式”动作除净髓室顶,
修整髓室侧壁
10

⑤根管数目及位置
5
2、开口位置及洞形(任选3项)
15

(1)上前牙:舌面窝中央近舌隆突处呈底朝向切缘,
尖朝向牙颈部的圆钝三角形
5

(2)下前牙:舌隆突上方的切龈径长,近远中径窄的椭圆型
5

(3)上前磨牙:颌面中央开髓洞型成椭圆型,颊舌径大于近
远中径
5

(4)下前磨牙:颌面中央偏近颊尖进入,洞型为颊舌径略长
的椭圆型
5

(5)上磨牙:颌面中央窝偏鄂侧近中髓角进入,洞型为颊舌径
长,颊侧近远中径短的类三角形
5

(6)下磨牙:颌面中央窝偏颊侧,近中颊侧髓角进入,合面
洞型偏向颊侧近颊尖尖顶处,窝洞舌侧壁略超过中央 窝。洞呈方型。 5

3、开髓效果
30

考核
老师:




离体
后牙
复面
洞制
备术
术考
核评
分表

(1)暴露所有根管口,自开髓口可直线探入根管
10
(2)髓室顶干净,用探针小弯不能钩住髓室顶边缘
10

(3)髓室底完整
10

合计
100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洞型设计
30
(1)邻面洞形
10
班级:
学号:
姓名:

考核
老师:




口内
牙龈
缝合
术考
核评
分表

① 合向略小于龈向的梯形;颊、舌轴壁略向中线聚合,
轴壁与牙长轴平行
5

② 龈壁位于接触点根方的健康牙体组织,与髓壁平行;颊
舌侧壁洞缘位于自洁区,洞缘角接近直角
5

(2)咬合面洞形
10

①鸠尾形
5

②峡部宽度一般在磨牙为所在颊舌牙尖间距的1/4~l/3,
前磨牙为邻面洞舌方宽度1/3~l/2
2

③鸠尾峡部与轴髓线角不能重叠
3

(3)洞深
10

①咬合面前磨牙深1.5~2.0mm,磨牙为2.0~2.5mm
5

②邻面洞深1.0~1.5mm
5

2、操作步骤
50
(1)先从合面近(远)中点隙处进入,钻到釉牙本质界下
0.2~0.5mm处,然后向近远中边缘嵴扩展,磨去边缘嵴
10

(2)从牙面近(远)中,往龈端钻磨,钻磨到牙颈线以上1mm
处,与牙长轴平行,再向颊、舌方向钻磨扩展至自洁区
10

(3)沿牙面原有洞的深度,向合面钻磨形成鸠尾形
10

(4)去除无基釉,修整洞形
10

(5)用倒锥钻在牙面洞底制备倒凹
10

3、窝洞预备效果
20

(1)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楚
10

(2)窝洞的外形线为圆缓曲线
10

合计
100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缝合的器械
10
(1)
选用小针细线 5
(2)
弯、圆针,持针器,线剪,血管钳或组织镊 5
2、缝合方法(间断缝合)
50

(1)将两侧相邻创面的边缘向中线拉拢
5
班级:
学号:
姓名: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考核评分表
班级: 学号: 姓名:

(2)先从游离侧进入,再穿过较为固定的另一侧
10

(3)距创缘2~3mm处
10

(4)垂直进针刺入黏膜直达黏膜下组织
10

(6)针距为3~5mm
10

(7)提问:两侧创缘高低不等时处理?薄侧组织缝合稍多而深
5

3、打结方法
40

(1)
器械打结及手打结均可,三重结 10
(2)
打结收紧时,两手用力点和结扎点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 10
(3)
相邻两个单结的方向必须相反,即两手应交叉 10
(4)
顺着线的穿行方向用力拉紧 5
(5)
打结的位置不在创口上 5
合计
100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注射标志
30
(1)
大张口时以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5mm 10
(2)
颊脂垫尖 10
(3)
大张口时上下颌牙槽突相距的中点线与翼下颌皱襞外侧3~4mm交点 10

2、
注射前准备 15






(1)医嘱
5

(2)麻药准备
5

(3)注射区消毒
5

3、注射方法
40
(1)患者体位
10

①取坐位,头后仰 5
②大张口,下颌牙平面与地面平行 5
(2)进针角度及深度
20

①注射针放于对侧第一、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呈45度 10
②自注射标志点刺入达下颌升支内侧骨面,约2.5cm 10
(3)回抽无血
10

(4)注射麻药量约1~1.5ml
10

4、麻醉区域
15
(1)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
5

(2)同侧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
5

(3)同侧下唇
5

合计
100
下牙列印模制取术考核评分表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1、取模前准备 5
(1)医嘱(说明取模型的目的,嘱患者放松等) 3
(2)调整椅位,光源,取出食物残渣,漱口,洗手带手套等2
2、患者体位 10
(1)取坐位,下颌牙弓与地面平行 5
(2)医师上臂中份与患者下颌大致相平 5
3、医生体位(立位,患者右后方) 5
4、选择合适托盘 10
(1)①牙弓大小与形态②牙弓高低③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 5

(2)口内试托 5
3、印模材料的调制 15
(1)适当的水粉比例 5
(2)均匀细腻,充分调拌 5
(3)将调好的印模材料较好放入选好的托盘内,边缘无外溢5
4、制取方法 55
(1)托盘放入口腔的方法 15
①左手持口镜或以手指牵拉患者左侧口角 5
②右手将托盘从右侧口角轻轻旋转式放入患者口内 5
考核老师:
年 月 日

③以颤动方式将托盘向组织方向推进,直至托盘边缘距黏膜2mm 左右,托盘柄要对准唇系带 5
(2)印模硬固前进行修整(唇颊部、舌体) 5
(3)用手固定托盘于稳定状态,直至印模材完全固化 5
(4)托盘取出方法 15
①先取后部,再引牙长轴方向取下 5
②取出方向与牙长轴方向一致 5
③不应上下搬动,切不可使用暴力取出 5
(5)印模效果 15
①印模覆盖义齿修复需要的所有区域, 5
②系带切迹清楚到位, 边缘伸张适度 5
③印模清晰无气泡,无脱模 5
合计
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