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使用方法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使用方法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建 立与使用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地心推广应用项目组
成英燕
2011年12月17日
内容
一、 CGCS2000系已有成果 二、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及CGCS2000框架 三、不同ITRF框架到CGCS2000的转换 四、 CORS站转换到CGCS2000 五、坐标转换软件 六、全国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改正量计算及其使用 七、 CGCS2000下城市独立坐标系的建立 八、城市平面坐标系统的实现和维持
2000国家大地坐标与ITRF框架坐标转换
IERS96 推荐 NNR-NUVEL1A板块运动模型
ITRF框架转换关系及速度场转换
框架转换步骤 框架转换关系建立(不同框架之间) 进行板块运动改正(不同历元间) 进行框架点坐标计算
框架转换关系
从ITRF2000转换到以前框架的转换参数与速率(历元1998. 0)
转换参数 T1(cm) T2(cm) T3(cm)
S
ppb
R1
.001"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
CGCS2000骨架其坐标精度为毫米级 速度精度为1 mm/a
三维地心坐标精度约为3 cm
平面点位精度:一、二等±0.11m, 三、四等内符精度为±0.07m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
图1:三网平差点位分布图
地球参考框架的维持
长周期因素包括: 板块运动引起的点位变化,主要沿水平 方向; 地壳构造形变引起的点位变化;
-0.2
0.1
-1.8
0.08
0.000 0.000 0.000
框架转换关系建立
确定基准变化引起的站点位移
P(t) P(t0) P (t t0)
Tx (t 2000.0) Tx (1998.0) Tx (2000.0 1998.0) Ty (t 2000.0) Ty (1998.0) Ty (2000.0 1998.0) Tz (t 2000.0) Tz (1998.0) Tz (2000.0 1998.0) s(t 2000.0) s(1998.0) s (2000.0 1998.0) x (t 2000.0) [ x (1998.0) x (2000.0 1998.0)] mr y (t 2000.0) [ y (1998.0) y (2000.0 1998.0)] mr z (t 2000.0) [ z (1998.0) z (2000.0 1998.0)] mr
参考历元
1988.0 1988.0 1988.0 1988.0 1988.0 1993.0 1993.0 1997.0 1997.0 1997.0
启用时间
板块运动模型
1989 1990 1991 1992 1994 1995 1996 1998 1999 2001
AM0-2,AM1-2 AM0-2,AM1-2 AM0-2,AM1-2 AM0-2,NNR-NUVEL1 AM0-2,NNR-NUVEL1 NNR-NUVEL1A NNR-NUVEL1A NNR-NUVEL1A NNR-NUVEL1A NNR-NUVEL1A
VX


Yt

(t0
t) VY


Zt0
ITRFxx
Zt
VZ
t为框架参数对应的年,t0为需转换到的历元,这里 为CGCS2000所在的历元,即2000.0
基准变化引起的点位位移
根据建立的ITRF框架转换关系,板块运动 改正到同一历元下的坐标进由 关行第 系框一计步算架框并转架统转一换换到得 到CGCS2000框架点坐标。 2000历元
(四)全国陆地范围内1:1万比例尺地形图格网 点改正量计算成果表(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为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推广应用项目上述成果已提交国家基础 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局档案资料馆)。
控制点成果的使用
控制点成果使用应根据实际应用对精度的 要求进行选取,使用时需考虑:
控制点成果的点位精度; 控制点成果的一致性; 实现的技术与手段(现代空间大地测量
Pi
x ITRFyy z
0
x

y
y x
0
Pi
z ITRFyy
ITRF序列观测技术及板块运动模型
序列 ITRF观测技术
88 VLBI,SLR,LLR 89 VLBI,SLR,LLR 90 VLBI,SLR,LLR 91 VLBI,SLR,LLR,GPS 92 VLBI,SLR,LLR,GPS 93 VLBI,SLR,GPS 94 VLBI,SLR,GPS 96 VLBI,SLR,GPS,DORIS 97 VLBI,SLR,GPS,DORIS 2000 VLBI,SLR,GPS,DORIS,LLR
不应出现低等级控制高等级的现象。
但需注意的是29个国家级CORS必须和IGS 站共同作为基准,这样建立的坐标系才可 能与ITRF有很好的一致性。
控制点主要用途
坐标转换参数: 满足精度要求的各等级控制点成果均可用
于转换参数的求解 需注意控制点成果的一致性,尽量选择同
一等级、同一观测手段的控制点,以免由 于控制点精度差异较大带来网的扭曲。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专题网站
2010年9月底建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专题网 站。2010年10月1日正式开通。
挂靠在国家测绘局网站。 包括:
2000
现 国 家 大 地 坐 标 系 专 题 网 站
2000
现 国 家 大 地 坐 标 系 专 题 网 站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及CGCS2000框架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及维护
通过具有高精度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站点来实现 ITRF网的建立。 连续观测至少3年; 远离板块边缘及变形区域; 速度精度优于3mm/a; 至少3个不同解的速度残差小于3mm/a。
目前的ITRF已有ITRF88,ITRF89, ITRF90, ITRF91, ITRF92, ITRF93, ITRF94, ITRF96, ITRF97, ITRF2000,ITRF2005,ITRF2008。常用 的有ITRF93, ITRF96, ITRF97, ITRF2000, ITRF2005。
ITRF在建立和维持地区性大地坐 标系中的作用
利用具有精确ITRF框架精确坐标的IGS站作 为基准站,建立本区域的地心参考系。
若这些观测点是全球分布的,则所建立的坐 标系应为全球参考系。
ITRF和IGS在这些坐标系的建立和维持中起 了很重要的作用。
ITRF在建立和维持地区性大地坐 标系中的作用
全球网解与区域网解的坐标绝对位置有1~ 3个cm的差值,其中在N方向的最大差值为 0.8cm,E方向的最大差值为1.1cm,U方向 的最大差值为2.2cm。
CGCS2000框架-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
构成: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三网,共2524 个点)
近5万个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点 近8万个三、四等天文大地网点。
CGCS2000与ITRF关系的建立
基于参考框架为ITRFXX,指定历元的观测数据 转换到CGCS2000参考框架为ITRF97,历元为 2000.0。
三种方式转换 (1)按已公布的ITRF框架之间的转换关系及速度
场进行转换 (2)通过公共点求解转换参数进行坐标转换 (3)通过平差的方法将GPS网纳入到CGCS2000
虽然地区性地心坐标系在建立时均采用 ITRF站点作为基准站, 但站点的选择及方 案不同。
一种是选择全球稳定的部分ITRF点给以强约 束, ITRF点给以强约 束, 如南美洲参考框架SIRGAS;
ITRF在建立和维持地区性大地坐 标系中的作用
参考基准选择的不同, 所建立的参考系也 就有所不同, 而且这些差异常常是系统性 的。
速率 -0.0600 -0.0700 -0.3300 0.0920 -0.0040 0.0010 0.0300
板块引起的点位位移
首先根据ITRF05_GPS_SSC中IGS的速度 场计算2000.0历元时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 点位变化,经改正后得到IGS站的坐标

X
t0

Yt0
Xt
XS

YS

X
=

Y

+
Tx Ty

+

s
z
- z
s
y - x


X Y

ZS CGCS2000 Z ITRFxx Tz - y x s Z ITRFxx
由第二步板块运动或速度场将
坐标由瞬时历元改正到2000历

2000国家大地坐标与ITRF框架坐标转换
其速度矢量不确定时
测站的速度场可通过已公布的动态板块模 型近似得到。
每个板块的角速度分量是已知值都可从地
球物理模型计算得到,因此,测站的速度
为:
0 z y x

v x ITRFyy
转换 参数
T1
T2
T3
S
(mm) (mm) (mm)
ppb
R1 (mas)
R2 (mas)
R3 (mas)
ITRF2000 0.1
-0.8
-5.8
0.40
0.000 0.000 0.000
转换参数 (cm/y) (cm/y) (cm/y) ppb/y .001"/y .001"/y .001"/y
速率
对地球框架中位于该地区的台站进行附加 改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