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
兴修水利,需要防洪、灌溉、排涝、发电、航运等综合治理。一般由若干建筑物组成一整体.称
为水利枢纽。水利枢纽示意图,其主要组成部分有:拦河大坝、电站、放水涵洞、溢洪道等。
ﻫ拦河大坝是重要的水工建筑物,按坝型可分为土坝、堆石坝、重力坝及拱坝等(后两类大中
型多为混凝土坝、中小型多为浆砌块石坝)。修建大坝需按施工顺序进行下列测量工作:布
设平面和高程基本控制网,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放样;确定坝轴线和布设控制坝体细部放样
的定线控制网;清基开挖的放样;坝体细部放样等。对于不同筑坝材料及不同坝型施工放样的
精度要求有所不同,内容也有些差异,但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大同小异。ﻫ第一节 土坝的控
制测量ﻫ土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坝型。根据土料在坝体的分布及其结构的不同,其类型又有
多种。粘土心墙土坝的示意图。
土坝的控制测量是根据基本网确定坝轴线,然后以坝轴线为依据布设坝身控制网以控制坝体
细部的放样。ﻫ一、坝轴线的确定ﻫ对于中小型土坝的坝轴线,一般是由工程设计人员和勘
测人员组成选线小组,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和建筑材料等条件,
经过方案比较,直接在现场选定。 ’ﻫ对于大型土坝以及与混凝土坝衔接的土质副坝,一般经
过现场踏勘,图上规划等多次调查研究和方案比较,确定建坝位置,并在坝址地形图上结合枢
纽的整体布置,将坝轴线标于地形图上,为了将图上设计好的坝轴线标定在实地上,一般可
根据预先建立的施工控制网用角度交会法测设到地面上。ﻫ坝轴线的两端点在现场标定后,
应用永久性标志标明。为了防止施工时端点被破坏,应将坝轴线的端点延长到两面山坡上。
ﻫ二、坝身控制线的测设ﻫ坝身控制线一般要布设与坝轴线平行和垂直的一些控制线。这项
工作需在清理基础前进行(如修筑围堰,在合拢后将水排尽,才能进行)。ﻫ(一)平行于坝轴线
的控制线的测设ﻫ平行于坝轴线的控制线可布设在坝顶上下游线、上下游坡面变化处、下游
马道中线,也可按一定间隔布设(如10、20、30m等),以便控制坝体的填筑和进行收方。ﻫ(二)
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的测设ﻫ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一般按50m、30m或20m的间
距以里程来测设,其步骤如下。
(1)沿坝轴线测设里程桩。ﻫ由坝轴线的一端定出坝顶与地面的交点,作为零号桩,其校号为
0十000。
然后由零号桩起,由经纬仪定线,沿坝轴线方向按选定的间距丈量距离,顺序钉下0十030、
060、090……等里程桩,直至另一端坝顶与地面的交点为止。
--
1 / 1--
(2)测设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 将经纬仪安置在里程桩上,定出垂直于坝轴线的一系列平
行线,并在上下游施工范围以外用方向桩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测量横断面和放样的依据,这些
桩亦称横断面方向桩。ﻫ三、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用于土坝施工放样的高程控制,可由若干永久性水准点组成基本网和临时作业水准点两级布
设。基本网布设在施工范围以外,并应与国家水准点连测,组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用三等
或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施测。ﻫ临时水准点直接用于坝体的高程放样,布置在施工范围以内
不同高度的地方。临时水准点应根据施工进程及时设置,附合到永久水准点上。ﻫ第二节 土
坝清基开挖与坝体填筑的施工测量ﻫ一、清基开挖线的放样ﻫ为使坝体与岩基很好结合,坝体
填筑前,必须对基础进行清理。为此,应放出清基开挖线,即坝体与原地面的交线。ﻫ清基开挖
线的放样精度要求不高,可用图解法求得放样数据在现场放样。为此,先沿坝轴线测量纵断
面。即测定轴线上各里程桩的高程,绘出纵断面图,求出各里程桩的中心填土高度,再在每
一里程桩进行横断面测量,绘出横断面图,最后根据里程桩的高程、中心填土高度与坝面坡
度,在横断面图上套绘大坝的设计断面。
二、坡脚线的放样
清基以后应放出坡脚线,以便填筑坝体。坝底与清基后地面的交线即为坡脚线,下面介绍两
种放样方法。ﻫ(一)横断面法
仍用图解法获得放样数据。首先恢复轴线上的所有里程桩,然后进行纵横断面测量,绘出清
基后的横断面图,套绘土坝设计断面。ﻫ(二)平行线法
这种方法以不同高程坝坡面与地面的交点获得坡脚线。在地形图上确定土坝的坡脚线,是用
已知高程的坝坡面(为一条平行于坝轴线的直线),求得它与坝轴线间的距离,获得坡脚点。平
行线法测设坡脚线的原理与此相同,不同的是由距离(平行控制线与坝轴线的间距为已知)求
高程(坝坡面的高程),而后在平行控制线方向上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定出坡脚点。
三、边坡放样
坝体被脚放出后,就可填土筑坝,为了标明上料填土的界线,每当坝体升高lm左右,就要用
桩(称为上料桩)将边坡的位置标定出来。标定上料桩的工作称为边坡放样。ﻫ四、坡面修整ﻫ
大坝填筑至一定高度且坡面压实后,还要进行坡面的修整,使其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可用水
准仪或经纬仪按测设坡度线的方法求得修坡量(削坡或回填度)。
第三节 混凝土坝的施工控制测量ﻫ混凝土坝按其结构和建筑材料相对土坝来说较为复杂,其
放样精度比土坝要求高。施工平面控制网一般按两级布设,不多于三级,精度要求最末一级
控制网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10mm。ﻫ一、基本平面控制网ﻫ基本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
--
1 / 1--
一般布设成三角网,并应尽可能将坝轴线的两瑞点纳入网中作为网的一条边。根据建筑物重
要性的不同要求,一般按三等以上三角测量的要求施测,大型混凝土坝的基本网兼作变形观
测监测网,要求更高,需按一、二等三角测量要求施测。为了减少安置仪器的对中误差,三
角点一般建造混凝土观测墩,并在墩顶埋设强制对中设备,以便安置仪器和视标。
二、坝体控制网
混凝土坝采取分层施工,每一层中还分跨分仓(或分段分块)进行浇筑。坝体细部常用方向线
交会法和前方交会法放样,为此,坝体放样的控制网——定线网,有矩形网和三角网两种,
前者以坝轴线为基准,按施工分段分块尺寸建立矩形网,后者则由基本网加密建立三角网作
为定线网。ﻫ(一)矩形网ﻫ直线型混凝土重力坝分层分块示意图,(A以坝轴线为基准布设的矩
形网,它是由若干条平行和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所组成,格网尺寸按施工分段分块的大小
而定。
(二)三角网ﻫ由基本网的一边加密建立的定线网,各控制点的坐标(测量坐标)可测算求得。
但坝体细部尺寸是以施工坐标系船岁为依据的,因此应根据设计图纸求其得施工坐标系原点
O的测量坐标和坐标方位角,换算为便于放样的统一坐标系统。
三、高程控制ﻫ分两级布没,基本网是整个水利枢纽的高程控制。视工程的不同要求按二等或
三等水准测量施测,并考虑以后可用作监测垂直位移的高程控制。作业水准点或施工水准点,
随施工进程布设,尽可能布设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作业水准点多布设在施工区内,应经常
由基本水准点检测其高程,如有变化应及时改正。
第四节 混凝土坝清基开挖线的放样ﻫ清基开挖线是确定对大坝基础进行清除基岩表层松散
物的范围,它的位置根据坝两侧坡脚线、开挖深度和坡度决定。标定开挖线一般采用图解法。
和土坝一样先沿坝轴线进行纵横断面测量绘出纵横断面图,由各横断面图上定坡脚点,获得
坡脚线及开挖线。
实地放样时,可用与土坝开挖线放样相同的方法,在各横断面上由坝轴线向两侧量距得开挖
点。如果开挖点较多,可以用大平板仪测放也较为方便。方法是按一定比例尺将各断面的开
挖点绘于图纸上,同时将平板仪的设站点及定向点位置也绘于图上。
在清基开挖过程中,还应控制开挖深度,在每次爆破后及时在基坑内选择较低的岩面测定高
程(精确到cm即可),并用红漆标明,以便施工人员和地质人员掌握开挖情况。 ﻫ第五节 混
凝土重力坝坝体的立模放样
一、坡脚线的放样ﻫ基础清理完毕,可以开始坝体的立模浇筑,立模前首先找出上、下游坝
坡面与岩基的接触点,即分跨线上下游坡脚点。 ﻫ二、直线型重力坝的立模放样ﻫ在坝体分块
--
1 / 1--
立模时,应将分块线投影到基础面上或已浇好坝坡脚放样示意图的坝块面上,模板架立在分
块线上,因此分块线也叫立模线,但立模后立模线被覆盖,还要在立模线内侧弹出平行线,
称为放样线,用来立模放样和检查校正模板位置。放样线与立模线之间的距离一般为0.2一
O.5m。ﻫ(一)方向线交会法
(二)前方交会(角度交会)法
方向线交会法简易方便,放样速度也较快,但往往受到地形限制,或因坝体浇筑逐步升高,挡
住方向线的视线不便放样,因此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条件把方向线交会法和角度交会法结合使
用。
三、拱坝的立模放样ﻫ拱坝坝体的立模放样,一般多采用前方交会法。放样数据计算时,应先
算出各放样点的施工坐标,而后计算交会所需的放样数据。ﻫ(一)放样点施工坐标计算
(二)交会放样点的数据计算ﻫ(三)混凝土浇筑高度的放样 、
模板立好后,还要在模板上标出浇筑高度。其步骤一般在立模前先由最近的作业水准点(或邻
近已浇好坝块上所设的临时水准点)在仓内酗设两个临时水准点,待模板立好后曲脑时水准
点按设计高度在模板上标出若干点,并以规定的符号标明,以控制浇筑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