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计划 棚户区改造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棚户区改造工作计划

棚户区改造工作计划西安市xx年棚户区改造工作计划一、编制思路按照棚户区改造“拆建并举,安置先行,确保回迁”的总体原则,xx 年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除区管项目外不再启动新的市管改造项目,主要抓好安置楼建设、居民回迁及腾迁土地整理出让工作。

全年安排拆迁项目15个,拆迁建筑面积约68.02万平方米,安排投资3.76亿元;安置楼建设项目31个,建筑面积412.2万平方米、投资23.42亿元;开发建设项目1个,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投资1亿元;棚户区年度完成投资28.18亿元。

二、项目拆迁全年计划安排拆迁项目15个。

其中,结转项目9个、新启动项目6个;拆迁面积共计68.02万平方米,安排投资3.76亿元。

(一)结转项目(9个)1、市管项目。

争取4月底完成红星巷二期、游艺市场二期棚户区的拆迁收尾工作,拆迁面积9万平方米、投资0.54亿元。

其中:红星巷二期(3.5万平方米)、游艺市场二期(5.5万平方米)。

2、区管项目。

年内完成兴隆居等7个棚户区房屋拆迁,建筑面积约28.23万平方米、投资1.69亿元。

其中:兴隆居(4万平方米)、新庆村(3万平方米)、农兴路(2.73万平方米)、炭市街(5.83万平方米)、解放路(7.6万平方米)、小雁塔西侧(1.65万平方米)、东大街(3.42万平方米)。

(二)新启动(6个)年内新启动6个区管棚户区拆迁,建筑面积30.79万平方米、投资1.53亿元。

其中:马家窑(0.6万平方米)、长缨东路北侧(1.6万平方米)、夏家庄(9.9万平方米)、郝家巷(8.36万平方米)、铁塔寺(5.56万平方米)、安定坊(4.77万平方米)。

三、安置楼建设全年安排安置楼工程建设项目31个,建筑面积412.2万平方米、投资31.27亿元。

其中,续建项目15个,建筑面积296.22万平方米,投资16.63亿元;新开工项目16个,建筑面积115.98万平方米,投资6.78亿元。

(一)续建项目(15个)1、市管项目(7个)。

建筑面积115.85万平方米、投资5.56亿元。

其中:祥和居一期(34.22万平方米)、任家庄(4.53万平方米)、乐居场(48万平方米)、安仁坊(14万平方米)、城市新苑(6万平方米)、联志小区(6万平方米)、东岳庙广场(3万平方米)。

2、区管项目(8个)。

建筑面积180.37万平方米、投资11.07亿元。

其中:小东门外一期(37.91万平方米)、玄武路(25万平方米)、长乐大厦(6万平方米)、泰和居(33.6万平方米)、八府庄园(50万平方米)、元丰怡家(13万平方米)、东大街路南(10万平方米)、民安大厦(4.86万平方米)。

(二)新开工项目(16个)1、市管项目(5个)。

建筑面积28.09万平方米)、投资1.31亿元。

其中:祥和居二期(16.44万平方米)、7226工厂周边(3.08万平方米)、东七八路(2.36万平方米)、游艺市场一期(1.2万平方米)、八府庄园G区(5万平方米)。

2、区管项目(11个)。

建筑面积87.9万平方米、投资5.48亿元。

其中:小东门外二期(5.76万平方米)、张家西村(15.3万平方米)、新庆村(8万平方米)、东大街N12(0.69万平方米)、民安大厦二期(6.5万平方米)、太华医院(0.22万平方米)、南小巷(8万平方米)、西稍门(11.47万平方米)、龙首村(4.97万平方米)、互助路(4.21万平方米)、湖景家苑(22.77万平方米)。

四、开发建设开工建设民乐园万达广场二期(9万平方米)、投资1亿元。

五、回迁安置认真抓好祥和居一期、东岳庙广场等项目安置楼的竣工验收,并做好南郭上村、东大街、游艺市场等棚户区被拆迁群众的回迁工作。

年度回迁棚户区群众1.5万户5万人。

六、土地出让全年计划将南郭上村(300亩)、乐居场(80亩)、安仁坊(8亩)、游艺市场一期(15亩)、东七八路(90亩)、解放饭店东侧(13亩)、红星巷二期(30亩)、任家庄(7亩)、西北一路(11亩)共10个项目554亩腾迁土地进行整理、策划包装,分批挂牌出让。

七、投资安排今年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总规模为28.18亿元(财政投资7.41亿元,自筹资金20.77亿元)。

(一)拆迁总投资3.76亿元(财政投资0.54亿元,自筹资金3.22亿元)。

(二)安置楼建设总投资23.42亿元(财政投资6.87亿元,自筹资金16.55亿元)。

(三)开发建设投资1亿元(自筹)。

篇二:《xx年度城市棚户区改造宣传计划》xx年度城市棚户区改造宣传计划为切实做好的宣传工作,更好地利用宣传阵地扩大新区的影响力,特制订《宣传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1号议案”精神,充分展示棚户区改造取得的重大成就,广泛宣传棚户区改造的重大意义,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全社会认知程度,深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棚改工作人员、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政府领导所做的重要贡献。

二、主要内容xx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宣传工作:(一)围绕棚户区改造的目标和意义,结合全市发展规划,对改造区域规划进行宣传。

重点围绕xx和棚户区改造稳增长、惠民生的实际效益开展宣传。

(二)解读棚户区改造政策,解答改造过程中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对市民关于改造的疑虑和质疑进行解释性宣传。

(三)对征收项目、安置房建设项目和棚户区、安置点公建设施进展情况等及时宣传报道,增强市民对棚户区的关注度。

(四)及时发现棚户区改造酸甜苦辣、奉献精神等感人事例,对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典型进行宣传。

三、宣传途径(一)加强与平面媒体的沟通联系。

积极与《日报》《中国建设报》等媒体建立良好关系,特别加强与《日报》、《商报》、《晚报》等本地媒体的联系,及时为媒体记者提供新闻线索,积极谋划联合媒体对阶段性、重要性、创新性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二)加强与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联系。

为电视台提供各种新闻线索,策划选择一家或多家搬迁户,开展跟踪式报道,力求通过棚户区群众生活条件和就业环境改善,实现全景式展现棚改的强大社会经济效应。

(三)建设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开通棚改微信公众平台,广泛张贴微信二维码,力求通过公众号,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意愿和诉求,及时予以回复。

(四)尽快在腾讯网、新浪网等相关网站建立宣传平台,授权新浪微博作为棚改官方平台,阶段性的召集全市微博达人,召开网络通气会,收集创新性建议,为工作开展提供素材。

(五)发动社区参与。

积极动员网格员采集、报道征收中的典型案例、先进做法等,建立年度评先机制,提高网格员积极性。

(六)在全市户外公用广告栏,全面张贴政策解读和规划方案,进一步提高社会知名度。

四、近期工作安排(一)报纸宣传。

对接日报报业集团,联合策划在三大报开展年度棚户区改造宣传活动,6月中旬拟定宣传方案,6月底正式启动。

(二)电台、电视台宣传。

对接市广电中心,联合策划《棚户区改造在行动》(暂定名)主体宣传,选取几户棚户区群众和棚改工作人员,全流程、全景展示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

6月份拟定方案,7月份选取典型,8月份启动宣传。

(三)建立棚户区改造微信公众号。

内容包括民意调查、民意征集、办事指南、网上信访、投诉咨询等内容。

6月份完成平台搭建工作,7月初上线运营。

(四)建设棚户区改造通讯员队伍。

出台棚户区改造通讯员管理办法和奖励机制,积极开展社区网格员新闻宣传培训。

6月中旬拟定方案,7月正式实施。

(五)制定棚户区改造政策解读手册。

在途径棚户区的公交车、户外宣传栏、社区中心和市内主流报纸开辟专栏刊载手册内容,宣传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意义。

6月拟定方案,7月份正式实施。

(六)根据xx的需要。

选择一家具有较强实力、得到领导认可的影视公司,合作开展全年影像资料拍摄收集,每季度出台一部宣传片,每年出台一部总结片。

7月份拟定方案,8月份正式启动。

(七)策划开展棚户区居民参观安置房(商品房)——《棚户区居民看新家》(暂定名)活动,以及棚户区改造社区现场答疑、现场说法活动。

6月底完成策划案,7月份启动。

(八)策划组织开展《巷子里的记忆》,暨“棚户区百姓故事”征文活动和“镜头里的棚改”摄影活动。

6月底完成策划案,7月份正式启动。

篇三:《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丰溪街道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为加快城市改造步伐,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根据中共广丰县委、广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意见》,按照县委、县政府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统一部署,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丰溪街道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棚户区改造工作计划}.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界定范围、突出重点、典型引路、分步实施原则,采取政府“搭台”、居民“唱戏”模式,实现居民得实惠、城市变形象要求,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切实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全面提升我街道城市建设水平,保障我街道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丰溪新辉煌。

二、基本原则目前我我街道棚户区及居民的主要特点是周边区域环境恶劣,居民收入少、大多居民为失地农民,地处城乡结合部,居民的居住观念落后,因此,棚户区改造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原则、政策、目标,认真组织实施。

2、坚持科学规划、配套建设的原则。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认真组织,科学合理,不降低标准;实行连片改造,不留死角,全面完成我街道所承担的建设任务。

3、坚持量力而行、积极而为的原则。

既要立足长远,又要面对现实,改革与改善相结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综合治理、稳步推进。

4、按照县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实行阳光操作,依法运作,保持稳定。

三、改造模式坚持政府“搭台”、居民“唱戏”模式。

棚户区改造,要十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其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品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造工作实行一居一案并交由群众讨论。

拆迁、安置过程由群众参与,改造资金动作交由群众监督。

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有关改造政策、编审改造规划和工作计划,审批拆迁安置方案,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支持服务等工作。

街道作为棚户区改造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安排确定居委会改造时序和实施主体(居委会及居民理事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四、拆迁安置办法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原则上实行“实物安置、价值结差”办法,以原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

1、棚户区居民(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改前通过市场评估确定补偿价值,拆迁后安置其同等价值的商品房。

2、棚户区居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

拆改时建筑物按重置价结合成新状况评估确定补偿价值。

房屋占用的土地(包括有合法证件的宅基地),比照同地段国有出让土地评估价值60%计算补偿价值。

补偿安置商品房既要参照原有住房面积,又要适当均衡人均住房水平,同步解决本地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困难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