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中学学校简介一、现实概况永安中学位于界头乡永安街东部马鹿坡南、永安完小后边的山坡上,校园环境优美,育人气氛浓厚。
到2007年8月止,占地面积27867平方米,建筑面积6602平方米,(全框架三层教学楼2幢,24个教室,建筑面积2455平方米,砖木结构的楼房、平房4032平方米),有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配有相应的实验仪器;有远程教育设备一套;有图书室一个,图书10500册;有微机室一个,配有电脑56台,多媒体教室一个,远程教育室一个,,有办公电脑2台。
有篮球场一个;有田径运动场一个,占地面积6526平方米。
有绿化带约2500平方米。
有师生食堂3个,教师餐厅一个。
学校设校长一人,副校长一人,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办公室主任、政教主任各一人,下设级组长3人。
有18个教学班。
二、学校建制永安中学是由永安完小附设初中发展起来的。
1969年9月,永安完小招了一个40多人的两年制附设初中班。
以后逐年不间断招生, 1980年,初中有3个班,学生150多人。
到1989年9月,胡广凡任校长,许正杰任副校长,赵家汉任教导主任。
初中部分教师14人,学生一至初三6个班,305人。
附中和小学开始分开办学。
1991年3月,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批准永安附设初中为初级中学——界头乡永安中学,郑光荣任校长。
8月25日和小学正式分立。
自正式挂牌以来,学校不断发展,目前已有教学班18个,教职工50多人,为普九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历届行政领导(一)校长:1991年3月至1994年8月,郑光荣。
1994年9月至1996年3月,赵加汉。
1996年4月至2005年8月,汪如恒。
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熊国朝(校长),吴开元(副校长)。
2007年9月以后,李端尚(校长),孙加朝(副校长)。
(二)教导主任:1991年3月至1994年8月,赵家汉。
1994年9月至1996年3月,汪如恒。
1996年4月至1997年8月,郑在相。
1997年9月至2007年8月,申明锐。
2007年9月以后,尹兴堂。
(三)总务主任:1991年9月至1994年8月,刘正崇。
1994年9月至1996年2月,董家富。
1996年3月至1998年8月,盛世宇。
1998年9月至2004年8月,刘正崇。
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董诗龙。
2005年9月以后,郭维。
五、教职工状况学校开始办附设初中班时,一般由小学教师兼课。
随着条件的改善,师资的加强,专业教师慢慢分离出来,到1989年,专业教师发展到14人,开齐了所有课程。
1991年9月,有在编专业教师18人,代课教师1人,临时工(炊事员)5人。
2000年9月,有在编专任教师46人。
到2005年9月共有在编专任教师54人,专任教师中,有本科学历3人,占5.6%,专科学历47人,占87%;校长以下设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办公室主任、政教主任各一人,下设级组长3人。
2006至2007学年在编专任教师54人,校长以下设副校长一人,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办公室主任、政教主任各一人,下设级组长3人。
学校领导班子日趋年轻化,专业结构逐渐合理,全体教师团结协作。
四、班级和学生学校从1969年9月招第一个附设初中班起,逐年招生,每年1班,在校3个班级,学生150多人。
从80年代中期起,每年招2班,在校6个班级,学生300余人。
1991年起,初一招3班,在校增至7个班级,学生350余人。
以后的几年里,每年招3班,在校9个班级,学生450余人。
1991年9月,办“三加一”班一班(1993年9月停办)。
1996年后,有时招4班,甚至5班。
1998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在校班级达15个,学生780多人.2005年9月,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89人。
学校从1969年9月第一个附设初中班开始,到2007年7月,已送走99个班,毕业学生4800多人,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建设人才。
五、主要基础设施建设1987年,向永安村熊家寨生产队征得永安完小后面到小坡顶的坡地24亩,经师生的努力,人工推平了完小后面(一台坡)的场地。
并于1988年底东西向建盖了12格砖木结教学楼,1989年9月投入使用。
80年代后期,由永安片群众集资,紧接着原教学楼的北面建起8格砖木结构教学楼。
采取永安片群众献工献料、多方筹资、师生劳动等方式,于1990年建盖食堂、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办公室、会议室、平房22格。
1992年建盖学生食堂,教师宿舍7格。
1992年7月,经乡政府、学校、永安村公所、尹家寨社、刘家寨社协商同意把学校北面小凹子田及田右面半坡16.6亩土地划归学校,用于扩大学校面积。
并对校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绿化美化。
1992年3月,经保山地区行署教委、县教育局检查验收为:“地区级绿化美化甲级校园”。
1992年底,用群众集资和“以奖代补”的方式,在后面坡顶东边动工修建三层、12个教室、建筑面积1048平方米、造价90余万元的全框架教学楼,教学楼于1993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1992年乡政府拨基建款20000元,拨电视机款2000元;教育局拨电线钱3000元,拨“三加一”班款4000元,拨增班费3000元拨以奖带补款5950元;乡政府拨电线钱2000元,教具款500元,增班费3000元;永安片群众捐款96726元。
充实了学校内部设施。
1996年2月至4月建成水泥篮球场1个,花坛9个,打教学楼至宿舍至食堂的水泥路面1000多平方米,总投资5 8000余元。
利用学生劳动平整办公楼地基,厨房地基,猪厂地基2000平方米,投资10000元,建成猪厂1个,鱼塘3个。
1996年9月至1997年8月,用群众集资和“以奖代补”,建学生砖木宿舍楼5格,砖木办公楼5格,总投资18万元左右。
并开始师生厨房(砖混结构)的建设。
1997年5月购电视机1台,支出2716.50元。
1997年6月9日安装电话机1部。
1998年8月,投资4.1万余元,建成建筑面积135平方米、40个蹲位的厕所1个。
1998年8月,投资约35万元,建成师生宿舍楼15格,建筑面积880平方米。
1999年3月,建成大门一座,投资约6万元。
1999年6月建成新橱房10格,建筑面积面积为255.42平方米。
1998年10月,投资1700余元,打水泥地坪156平方米,砌瓷砖花台3个。
1999年8月动工,在坡顶北面修三层、12个教室、建筑面积1407平方米、造价97万元的全框架教学楼一幢,2000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
并配置了理、化、生实验室和仪器保管室。
2000年8月,老教学楼屋顶整修,加防水隔热层(钢性屋面)425.4平方米。
2000年8月,打生活区至教学区水泥路面472平方米。
2000年建成洗澡间6格,28平方米。
2002年5月建教师厨房10格,造价约1.2万元。
打厨房前面地坪320平方米,造价约8000元。
2002——2003学年,修建小水池四个。
在学校大门口修建黑板报42.6米。
投资3千多元,修建砖木结构电脑室一个。
投资2万3千余元,支砌教学楼两侧挡土墙232立方米。
投资7.24万元,支砌运动场西面挡土墙长710立方米。
投资8千3百余元,新道路围边砌石98立方米。
2003——2004学年,征地约1500平方米(大门外到运动场道路)支出9000元。
道路建挡土墙480米,支出53760.00元,填土8000立方米,支出64000.00元。
运动场挖土8000立方米,填土7300立方米,运用资金67200元;砌盲沟236米,支出7080元。
合计支出74280元。
增加消防设施,投资1100元。
2005年,建成了26台电脑的微机室,远程教育室。
2006至2007年,加强了学校的硬件建设,建成多媒体教室一个,增加了计算机教室的电脑30台。
改建学生食堂两个,扩建教师餐厅一个。
永安中学由于校址选在山坡上,校建工程量极大。
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政府、永安片的广大干部群众、学校师生通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管理全面、办学质量较高的初级中学。
六、学校硬件配置的需要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需要建盖综合楼一栋,增加多媒体教室两个,语音室一个,师生住宿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
需要对运动场继续投资建设,保证能正常使用。
七、教育教学学校确立了“让每一位学生成才,让每一位教师成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教学理念。
倡导“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文明”的教风和“勤学、多思、刻苦、创新”的学风。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爱生如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新课改为主要方向,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战略。
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和新课程研究,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进修,努力提高了自身的素养,有一大批爱岗敬业、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
我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理论学习,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坚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机制多方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激励全体教师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使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大幅度的提高,业务能力有所增强。
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到新的课程改革中来,加强教育观念的改变,运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使新课程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运用技能技巧,提倡精讲多练,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了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进行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经常抓德育教育不放松,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注意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经常进行文明礼仪、诚实守信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经常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
已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兴趣,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乐园,打消学生的厌学生情绪,发挥学生特长,注重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娱乐、快乐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快乐成长。
体育特长班常年坚持训练。
学校体育工作有特色,多次在全县的体育比赛项目中均获得前几名的好成绩,同时为上级学校输送了多名体育专项人才。
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我校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传播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改革教法与学法相结合,使学生能主动、活泼地学习知识。
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咨询,排出心理障碍,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个性,塑造健全的人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