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主题报告

如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主题报告

杨宜勇:“如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主题报告主持人赵先贵: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参加今天下午这个会场的专家报告会。

我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副所长赵先贵,很荣幸主持今天下午的活动。

我们第一位报告人是杨宜勇所长,第二位是金碚所长、第三位是王晓升是浙江积分宝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一位我们有幸请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杨宜勇所长。

非常欢迎。

因为我们会刊71页有详细的介绍,我就不一一介绍,杨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一个是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员工福利等等为主,杨所长有很多著作,这上面也有介绍,也有很多学术论文。

他今天下午给我们做报告题目是“十二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欢迎我们杨所长给我们做报告。

杨宜勇:很高兴来参加中国新财富论坛,我不知道各位来的背景和行业是什么?他们给我的出的题目“十二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我觉得适当有点专。

首先我谈谈“十二五”规划个人理解,以及“十二五”和“十一五”有什么不同?结合新的五年我们怎么新财富的问题?最后谈一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若干经验,是重要的纲领文件。

“十二五”和“十一五”有什么不同?我觉得首先:是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发生之后,这一前一后对世界经济的形势和产业、新技术革命可能发展的势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个明显的不同定位。

再一个:国内对“十二五”要求和“十一五”也有不同。

很多人老问有什么不同,但是自己不做“家庭作业”,实际你把两个文件放在一起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显著不同。

大家来看十一五规划说以发展为主题,“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就是同和不同的关系?科学发展有了更加具体的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

“十一五”党中央要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十二五”党的文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增长方式换成发展方式。

在要求方面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为什么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解决指导思想的问题。

进一步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就是科学发展引领未来。

从主线角度来讲就是转变方式,赢得未来。

所以我觉得就是说结合新财富的创造,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才能更好赢得未来,很可能我们就会输掉未来。

为什么这样说呢?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到去年的7月份,我们政府也是基本成功应对了,到7月份有的部门甚至沾沾自喜,说我们经济是全球率先恢复的,我们就业也是。

到去年7月份已经恢复2008年9月15号,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研发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这种过于乐观的估计是让胜利冲昏头脑,或者令人担忧的。

因为我们应对金融危机这场恢复就是传统意义上恢复,卖水泥还是卖水泥,我们有自己消费政策,我们有家电下乡、我们有汽车优惠政策,实际上新的产业没有出现。

所以胡锦涛同志去年2月份在中共中央党校讲话,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去年二月已经为五年定级了。

实际上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里说的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从1995年我们一直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几年过去经济方式没有转变,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首先金融危机来看,我们恢复是传统意义的恢复,北美和欧盟国家有初步的恢复,那就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上边、财务报表修复比较明显,但是实体经济特别是就业指标,北美也好、欧盟各国也好,失业都是很糟糕的状况。

奥巴马讲2011年我要救47%的穷人,过去美国救的是12.5%—14.5%,英国也是救18%的穷人。

所以说我们也观察到北美和欧盟正在孕育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新的一场产业革命,他们是在扎扎实实做准备,而我们没有。

所以说未来发展多少令人担忧的。

再一个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总书记有一个很重要的情节,我们要顺利通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2009年世界银行说中等收入国家上限人均1.1万美元,如果你越过人均1.1万美元你就不是中等收入国家,我们估计2020年中国人均GDP肯定在1.2万美元以上,但是折算2009年美元还要除一个系数。

如果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的好,我们产业孕育的好,我们转型转的好,可能就能够顺利度过中等收入的陷阱。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习惯我过去擅长的,我害怕,自己也没有更高的要求,挣一点打工、贴牌没有自己的品牌就非常危险。

过去100年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只有12%,联合国有192个国家,所以过去100年真正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只有三个,一个日本、韩国、新加坡。

人家说了日韩都是在美国庇护之下才得以发展,新加坡又是城市国家。

中国要成为其中一个,中国还非常迫切要成为这100年头50年其中的一个,形势相当严峻。

我们必须充分应对,我们可以看过去上个世纪整个拉美都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他们是北美主要的国家,很多核心的东西没有掌握自己手里边,这就注定他们命运就是中等收入的陷阱。

举一个例子,阿根廷国家,1980年人均GDP2000美金,2009年人均GDP8000美金。

所以越过这个陷阱非常困难的,你必须变。

中国今天在世界上是老大,老二要变成老大,总量老大,你也必须有看家的本领。

你说真正变成老大,全球500强我们如果没有100多个行吗?称得上全球老大吗?没有自己品牌行吗?我们第一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时候,在美国大街上也好,透过窗帘一看亚洲国家做的广告只有日本的、除了日本只有韩国,什么也看不见,没有你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广告。

你说作为一个领导人他有什么感受。

可持续增长能力又在哪里?所以我们要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

我们不能做世界的工厂,世界工厂就是为全世界的打工,如果定位这样一个国家,勤劳怎么能富裕呢?因为你靠流血、靠流汗,你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不可能发大财,发大财要靠专利和品牌挣大钱。

我们是沉溺于做世界的工厂,而且做世界工厂的低端,不是说做世界的工厂没有出息,有出息。

德国、日本是世界的工厂,但是人家制造什么?人家不是说多少双鞋子、多少亿衬衫换一辆波音飞机,他们都是生产机器的母机。

再看和我们同属于发展中国家,排在后边的印度,人家做世界的办公室。

不流血也不流汗,追求的品位比我们高一点,印度人白天就替美国人看家护院,像美国商业大厦一多半都是印度人替他值夜班,看各种监视器。

我说的是民用的,不是军用的,如果这里边监视器里有问题,不该有人地方进去人了、或者玻璃破了、或者出现火情,拿起电话就是美国119。

美国人做一个检查是很贵的,写诊断书就是由印度医生来写,人家挣这个钱。

所以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如果说远一点,我们医生制度必须跟美国接轨,在北京所有外交官只要有点破皮、或者出血的病,都要飞到香港看,因为我们医生法跟世界不接轨。

印度为什么能够跟美国接轨?因为他是英帮联国家,跟英国是相通的。

所以我们有些公共卫生服务是很怪的,比如中国人做手术,不是跟患者本人要签字,这不是必须的条件。

必须条件患者的家属必须签字,这就和西方不接轨,西方是本人签署,如果本人不签署医生也可以做手术。

不会出现朝阳医院整天半天,最后因为男朋友不敢签字,医院不敢积极施救,眼看她死去,这在国外都是犯罪。

公共服务要绑定强者和不是绑定弱者。

你要绑医院、绑医生。

卫生部以前也不是这样,后来成这样了。

他们说咱们患者你做手术,你被潦倒手术台上你是不会说话的,你签字没用,闹事的是你的家属,先让你的家属签字,家属闹事我就有合同制约你。

这就是我们和国外一些不同。

再说医院的事,中国人做手术全家人都要到医院去,要从病人从床上抬到手术床上,做手术还要在外边等着。

国外不一样不用家属陪着,我说这个事有一个部老领导亲自跟我道歉,原来护士个子很小是能够抱着病人,不用家属帮忙,国际上也不用,在中国好像成为必须的。

全是医院管、全是医疗保险管,咱们还得请护工,你必须用护士长介绍的护工。

所以积极公共服务要到位、要把病人当亲人的话我们还有很长的距离来做。

你像我到医院做检查,如果我不行,私人医生会把仪器推到你跟前,根本不用动,他没有做完中午还管你担忧。

咱们医疗保险不能绑架患者,人家是绑架医院。

你知道哪些该治、哪些药该用,现在我们才开始慢慢变。

有个县他是我们也是,10万病先让农民拿10万压着,最后再给他报销60%—70%。

家里没有钱你该不该给他做手术?你该绑架谁、不该绑架谁都应该清楚。

什么叫以人为本?一切依靠人、一切让人民满意,细节决定成败。

所以公共服务改进是没有止境的。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这么一个比较。

所以中国如果说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话,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往高处变、往高中尖变。

而不是得过且过,高污染的能挣一点钱挣一点钱,不考虑产业怎么转型。

我们企业要有百年企业的想法,所以说从北美和欧盟发达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我们自身来讲,我们要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非常必要的,一般转变是不够,必须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自主创新加强。

我们看看整个前苏联的国家、包括今天俄罗斯,几十年了,也是我们以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里的大哥,他们至今还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

包括看看今天非洲,除了少数几个国家,更加可怜是沦为低收入陷阱不能自拔。

你越过中等收入陷阱也不能说完了,还有高收入陷阱。

日本有失去十年,即将失去第二个十年,日本可能有三十年经济不增长或者经济负增长,这就是高收入的陷阱。

所以一个国家要发展的话要有危机意识、要有忧患意识。

要提高我们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要挣什么样的钱?新财富,挣高端的钱。

高端的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向下服务,比如接一个订单,100美元印度拿了,你说我出95美元再拿过来,这种小钱挣的很辛苦,而且不可能挣十年、十五年。

向上精神就是别人没有我要有,才能够引领产业革命,才能在国际分工体系过程中间占领高端的位置,挣大钱。

这就是我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怎样增长我们财富。

会议通知是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为什么没有写进“十二五”规划里,50年代国际上已经出现了,去年9月份胡锦涛同志在国际场合讲话,他讲过包容性增长讲话。

跟外国人讲你们讲的东西我也清楚,就这个足以,后来为什么没有拿文件广泛使用,因为国际场合讲的话有时候在国内不一定再用。

再一个如果大家非常关心,政治上意义我们还要讲。

我们不能跟别人跑,只要我们有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里边有五个统筹,其实比包容性更全面。

什么叫包容性?很多媒体、很多老百姓不知道。

我看网上政府搞包容性增长,你把我包就完了。

不是这个意思,包容性增长是一个词的反义词,叫排他性增长或者排斥性增长。

如果这一个国家在增长,有一部分人他不增长这是一种排他性增长,还有一种更坏的排他性增长,一个国家有一部分人增长,但是有一部分人不增长,这也叫做包容性增长。

没有排他性增长、没有排斥性增长都叫包容性增长。

非常技术性的词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