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正畸考博试题题库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正畸考博试题题库

一.硕士及本科1999年简答题:1Wylie分析法测量项目。

2Tweed三角意义,拔牙计划制定。

3正颌术前正畸目的。

4牙根吸收的原因、预防。

问答题:1M/F比率控制牙移动的类型?2前牙支抗增加的方法?3生长型评估、临床中生长型的意义?1998年简答题:1托槽粘结时近远中位置及角度有何意义?2成人正畸特点?3软组织侧貌,H线、S线、E线、H角、Z角的定点?4矫治力强度与牙移动速度的关系?问答题:1试述牙颌畸形引起TMD的病因?2试述正畸治疗中怎样防止继发龋和牙周病?3什么叫术前去代偿?术前正畸治疗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举例说明。

2004年考研复试1.面部不对称的病因及鉴别诊断(10)2.与牙齿、颌骨发育有关的综合征?(10)3.成人正畸的矫治特点(10)4阻生尖牙可能的处理方式(5)5错合的遗传证据?遗传因素经何种途径产生畸形?(15)6SNA、SNB、ANB、SN-MP在错合诊治中的作用(20)7英文题(不详)8名词解释:正常合复发差动力支抗功能矫形治疗面部生长型控根外展弯箭头卡环过度矫治颏兜(10)2003年考研复试1.正常合的六个关键(10)2.怎样判断生长发育状况(10)3.替牙期不良习惯与错合畸形的关系-state of art,essence of science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25)Science生理的基础上牙移动,不能过分唇倾或舌倾代偿,不能过分扩大牙弓,应尽量让牙在牙槽骨中处于正常位置。

对于青春生长发育期可进行功能矫形,而成人则不可,避免出现双重咬合等。

对于错颌畸形的矫治还应该考虑病人的关节问题,避免矫治结束后咬合关系改正却出现关节问题。

对错颌畸形的矫治还应该预测其预后,顺应其生长发育及神经肌肉咀嚼系统的平衡。

Art颜面美观,平衡,协调5.骨性错合的矫治时机、方法和效果(25)2000年考研1试述牙阻力中心、旋转中心和牙移动类型的关系(10)Z212试述颌骨的生长旋转(10)3正畸治疗拔牙应考虑的因素(10)4安氏二类一(二?)分类错合的形态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10)二. 华西近年考博正畸试题2001年问答题:1不同组织的生长曲线图。

2Ackerman-Proffit分类3Proffit牙移动图Graber P34牙龄的Helman分期5Leeway Space6上中切牙、上磨牙、上牙弓、鼻上颌复合体的阻力中心,以及在矫治力设计的意义7Bolton指数8不同牙移动类型的力范围2000年概念:1生长区2正常合问答题:1方丝弓矫治技术中打开咬合的方法?及你对各自的认识2颅颌面的代偿型生长及其在正畸治疗中的作用3矫治力、矫形力在牙、牙弓、颌骨治疗作用4比较方丝弓、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优缺点2006-4-16 考博一、简答1.ⅢA期是指颌骨发育的哪一期?适应症如何?2.画图表示Proffit三圈图的内圈,并在X轴Y轴上表示出移动距离3.下前牙拥挤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enamel stripping的适应症5.说明Z角、T角、H角的意义和正常值。

二、论述题1.你认为Andrews的六个关键是正畸治疗的目标吗?请说明它在预成矫治器的设计上的意义和临床应用2.请分别阐述不同垂直骨面型和水平骨面型的支抗要求3.谈谈你对Ⅲ类高、低角病理的认识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4.临床上常用的鉴别功能性错合的方法有哪些?2006-4-10硕士出科考试一、简答分析2.颜貌正面观察的内容3.常用正畸弓丝材料的种类和特点4.下颌中线偏斜的可能原因5.如何控制牙移动的类型二、论述1.试述扩弓矫治的适应症,列举3中常用的扩弓方法及临床应用特点2.Ⅱ类高角的早期功能矫治3.成人正畸特殊考虑的问题4.正畸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2006-4-10博士出科考试托槽的改良特点’s 曲线过大或过小的后果4.拔牙原则5.成人矫治的特点6.骨性Ⅲ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适应症、原则、注意事项8.正颌外科合板的类型、适应症9.对正畸目标、范围、限度的认识2005硕士出科1.固定矫治,前牙覆合覆盖正常,后牙远中关系,Bolton比正常,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2.why合重建是功能矫形的关键步骤,如何进行合重建3.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对防止下前牙拥挤复发的认识4.清楚认识生长发育状况,包括其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有利于医生作出准确诊断、临床治疗的重要性试述你的见解。

1、请论述在拔牙矫治的病例中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前牙转矩?拔牙病例中良好前牙转矩的建立包括:(1)上前牙转矩A 防止上前牙过度舌倾a. 上前牙易舌倾的患者,在选择拔牙牙位上尽量选靠后的牙。

b. 关间隙前充分排齐牙列,减少磨擦力。

c. 内收上前牙时矫治力适当,防止过大矫治力使上前牙过度舌倾。

d. 关间隙在粗的不锈钢方丝上进行,尽量使前牙整体内收。

e. 关间隙时在上前牙区预防性加正转矩,防止上前牙舌倾。

f. 关间隙时,逐个移动上后牙,防止上前牙舌倾。

g. II类牵引时,上磨牙颊面管前弯制stop曲,保持弓丝长度,防止上前牙舌倾。

h. II类牵引时,连续接扎六个上前牙,加强前牙支抗。

B 防止上前牙过度唇倾a. 需过度唇倾的上前牙有良好转矩的患者,在选择拔牙牙位上尽量选靠前的牙。

b. 排平排齐中,尖牙后接扎防止上前牙唇倾。

c. 关间隙前充分排齐牙列,矫治力适当防止后牙支抗丧失。

d. 关间隙可在粗的不锈钢圆丝上进行,使上前牙有一定的倾斜移动,减少正转矩。

e. 关间隙时,加强后牙支抗,防止上前牙唇倾。

包括:逐个移动前牙向后,后牙支抗预备,种植支抗,TPA,口外弓等。

f. III类牵引时,磨牙颊面管后弓丝末端回弯,保持弓丝长度,防止上前牙唇倾。

(2)下前牙转矩A 防止下前牙过度舌倾a. 下前牙易舌倾的患者,在选择拔牙牙位上尽量选靠后的牙。

b. 关间隙前充分排齐牙列,减少磨擦力。

c. 内收下前牙时矫治力适当,防止过大矫治力使下前牙过度舌倾。

d. 关间隙在粗的不锈钢方丝上进行,尽量使下前牙整体内收。

e. 关间隙时在下前牙区预防性加正转矩,防止下前牙舌倾。

f. 关间隙时,逐个移动下后牙,防止下前牙舌倾。

g. III类牵引时,下磨牙颊面管前弯制stop曲,保持弓丝长度,防止下前牙舌倾。

h. III类牵引时,连续接扎六个下前牙,加强前牙支抗。

B 防止下前牙过度唇倾a. 需过度唇倾的下前牙有良好转矩的患者,在选择拔牙牙位上尽量选靠前的牙。

b. 排平排齐中,尖牙后接扎防止下前牙唇倾。

c. 关间隙前充分排齐牙列,矫治力适当防止下后牙支抗丧失。

d. 关间隙可在粗的不锈钢圆丝上进行,使下前牙有一定的倾斜移动,减少正转矩。

e. 关间隙时,加强后牙支抗,防止下前牙唇倾。

包括:逐个移动前牙向后,后牙支抗预备,种植支抗,舌弓,口外弓等。

f. II类牵引时,下磨牙颊面管后弓丝末端回弯,保持弓丝长度,防止下前牙唇倾。

1.对于成人骨性畸形的边缘性病例,成功的掩饰治疗应该达到哪些治疗目标?在最终确定患者的治疗计划时,除了考虑患者的主观意愿外,还有哪些因素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究竟应该选择掩饰治疗还是正畸-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治疗?(20分)2.为什么说牙合重建是功能矫形治疗很关键的一步?功能矫形治疗时牙合重建的原则有哪些?(20分)1.下颌缺失一颗切牙有哪些正畸方案?2.三维角度分析后牙种植支抗的利弊,如何控制其副作用?3.牙颌垂直高度变化对咀嚼肌,TMJ的影响4.上下切牙三维位置对正畸矫治后咬合与美观的重要性,谈谈控制上颌切牙三维位置的心得5.功能矫治器的临床疗效评述discrepancy的方案(英文回答)2008年考博颈椎判断生长发育的分期如何控制前牙支抗及前牙支抗丧失的危害AB平面,下颌平面及合平面的位置关系与II类错合的关系临床软组织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用英语回答)2007年考博1.描述鼻唇颏关系的5种方法及正常值10分2.牙周病患者正畸需要特殊考虑的事项10分3.临面去釉的适应征及方法10分4.下切牙拥挤复发的原因10分5.正畸治疗的目标、限度及负效应28分6.知情同意书的主要内容20分7.推磨牙向远中的适应征及方法15分8.垂直骨面型的形成背景、特征及临床意义17分二. 华西近年考博正畸试题2001年问答题:1不同组织的生长曲线图。

2 Ackerman-Proffit分类3 Proffit牙移动图4牙龄的Helman分期5 Leeway Space6上中切牙、上磨牙、上牙弓、鼻上颌复合体的阻力中心,以及在矫治力设计的意义7 Bolton指数8不同牙移动类型的力范围2000年概念:1生长区2正常合问答题:1方丝弓矫治技术中打开咬合的方法?及你对各自的认识2颅颌面的代偿型生长及其在正畸治疗中的作用3矫治力、矫形力在牙、牙弓、颌骨治疗作用4比较方丝弓、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优缺点2010年出科考:硕士:1.前突型深覆颌的临床表现及矫治原则。

2.在生物力学和生物学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何建议和意见?3.错颌的诊断包括哪些方面?治疗计划应考虑什么?4.掩饰治疗和正颌外科有何区别?达到的目标?如何考虑其选择?5.垂直生长型II类的功能矫治器?6.生长型的临床意义?7.英文题:尖牙保护牙合博士:1.正畸治疗过程中表现前牙深覆牙合的?2.矫治下颌偏斜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3.生物力学?4.掩饰治疗?P3155.Six elements?6.颞下颌紊乱治疗注意哪些问题?7.尖牙保护牙合?英文2011年博士及八年制:1.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的区别2.谈谈对Van beek 的认识和临床运用3.颌骨的生长旋转和对治疗方案和预后的影响4.开牙合的病因5.自锁拖槽矫治器的优缺点,谈谈对其“高效”的体会6.与青少年相比,成人正畸治疗需要特殊考虑的因素7.病例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