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柴油发电机系统设计

柴油发电机系统设计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19
Electrical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20February 2007 Vol.1 No.1
式同步交流发电机。

柴油发电机的自动化功能的选择:遥控、遥信和遥测性能。

机组的使用环境条件:机房冷却、通风系统的设置。

2 柴油发电机组的系统设计
2.1 柴油发电机组常用功率和备用功率的区别
2.1.1 备用功率(图1)
市电断电时提供备用电源,市电供电可靠,80%负载运行,每年运行时间200h,某些制造厂商用于高峰期功率补偿几乎无过载能力。

故在设计时,过载能力需考虑,更多的设备成本,较高的运行成本及加大的维护工作量。

2.1.2 常用功率(图2)
主要用于无市电供电场合,或市电不可靠但供电要求可靠性高的场所。

可连续使用,70%负载运行,每12h允许1h10%过载,每年运行时间负载 > 100%不允许超过500h。

2.2 柴油发电机组容量计算方法
柴油发电机组与 UPS 组成的电源系统,对供电安全要求较高的数据中心正在被广泛采用,该系统不但要求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化程度高,更要求交流同步发电机必须适应 UPS 这一非线性负载的特性,使其在无市电的情况下保证 UPS 对负载可靠供电;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大小,除要满足UPS计算负荷需要外,还必须进行电动机启动时的电压降校验,即启动任一电动机时,其端子容许电压降应在规定范围之内。

2.2.1 按照UPS容量配置柴油发电机组
一般柴油机生产厂家要求,与UPS 配套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一般为 UPS 容量的 2 ~ 2.5 倍。

而UPS设计工作中负荷一般在 50% ~ 80% 额定容量,这种情况下,发电机组发出的功率可能为额定容量的30%左右。

这样不但造成发电机组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增加了设备的投资,而且使发电机组更容易产生故障,降低了发电机组的工作可靠性。

综合各种因素,发电机组实际负载60%以上额定负载的情况下工作,对柴油机最为有利。

关于在实际工程设计中UPS与柴油发电机的功率配比问题在本章节中不再进行讨论,具体详见其他专篇。

2.2.2.按照常规综合负荷容量配置柴油发电机组现代综合建筑中,柴油发电机不仅作为UPS的备用电源,而且要求作为建筑内特别重要负荷及消防负荷的备用电源。

在这种情况下,发电机容量不能只考虑UPS的容量,必须兼顾其它特别重要负荷及消防负荷的容量,在特别重要负荷(包括UPS)及消防负荷中,按照最大者确定柴油发电机的容量。

(1) 利用设备容量计算发电机容量:
P=k·Kx·Pe/η
式中:p—自备发电机组的功率(kW);
k—可靠系数,一般取1.1。

Kx—需要系数(一般取0.85-0.95);
Pe—总负荷容量(kW);
η—发电机并联运行不均匀系数一般取0.9,单台取1。

(2) 利用最大的单台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起动的需要,计算发电机容量:
P=(Pe-Pm) /ηe + Pm·K·C·cosΦm(kW)
式中:Pm—起动容量最大的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的容量(kW) ;
Pe-总负荷容量(kW) ;
ηe-总负荷的计算效率,一般取0.85;
cosΦm -电动机的起动功率因数,一般取0.4;
K-电动机的起动倍数;
C-全压起动C=1;Y-△起动C=0.67;自耦变压器起动50%抽头C=0.25;65%抽头C=0.42;80%抽头C=0.64。

(3) 按起动电动机时母线容许电压降计算发电机容量:
发电机母线上已接负荷的影响,发电机母线上的启动负荷应该等于已接负荷与电动机启动容量之和。

P=Pn·K·C·Xd″(1/△E-1)(kW)
式中:Pn-造成母线压降最大的电动机或成组起动电动机组的容量(kW)
K—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倍数;
Xd″—发电机的暂态电抗,一般取0.25;
图1 备用功率图2 常用功率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Electrical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22February 2007 Vol.1 No.1
4.2.3 机组自动启动第三次失败时,如有备用机组,程序控制系统应能自动将启动指令传递备用机组。

4.3 机组的自动卸载停机
机组接到自控或遥控的停机指令,应能自动卸载停机,其停机方式应有正常停机和紧急停机两种。

正常停机步骤:切断主电路后空载运行5min,切断燃油油路。

紧急停机步骤:立即切断主电路,切断燃油路和进气气路。

4.4 机组的自动调压和调频
机组应能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和频率。

4.5 机组的自动保护
机组应有机油压力低、冷却水温度高、过电压、超速、短路、缺相等项保护。

4.6 机组的自动补给
机组的自动补给共分三类:
第一类自动补给装置用于1级自动化机组,燃油、机油、冷却水的自动补给应能满足机组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连续(或累计)运行4h。

第二类自动补给装置用于2级自动化机组,燃油、机油、冷却水的自动补给应能满足机组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连续(或累计)运行240h。

第三类自动补给装置用于3级自动化机组,燃油、机油、冷却水的自动补给应能满足机组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连续(或累计)运行1000h。

4.7 机组工作和不工作时均应能保持启动蓄电池处于满容量状态
4.8 每台机组的平均故障间隔期
一级自动化机组的平均故障间期应大于500h。

二级自动化机组的平均故障间期应大于800h。

三级自动化机组的平均故障间期应大于1000h。

4.9 机组的其它技术要求
4.9.1 自动化机组应既能自控和遥控,又能就地手动操作;
4.9.2 对于欠电压、低速(或低频)、机油温度过度等方面的保护装置可按需要选设;
4.9.3 机组应具有自动计时功能。

5 机组的使用环境条件
5.1 机房冷却、通风系统(图4)
机房冷却、通风系统直接影响发电机组额定功率输出和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足够的进、排风面积,避免进排风短路、理顺空气流向,直进直出设计等,是机组运行的保障。

5.1.1 发电机组冷却系统
散热水箱式冷却系统设计考虑因素:最高冷却温度、预期运行温度、功率衰减、冷却液膨胀体积、最低冷却液温度(保证正常启动和带载)、监视/安全停机、发动机制造商数据正确、散热水箱/冷却风扇数据正确、运行参数、对环境散、热机体加热器及冷却液流速等。

a.机组散热量计算
发动机燃油消耗:使用额定功率kW ,转换为B
TU
/min=(kW)×(57)B
TU
/min
假定柴油产生140,000 Btu/Gal热量,转换效率为35%。

燃油消耗快速估算方法:
燃油消耗= kW×.07(U.S.gal)=kW×0.0185(l)
通常发动机散热通过液体-空气热交换冷却系统,大约为燃油消耗产生的热量 25%。

液体-空气热交换(散热水箱)为最普通散热器。

b.其它散热量快速计算法如图5所示:
图5 其它散热量快速计算法
5.1.2 通风系统空气计算:提供发动机燃烧空气,带走机房热量, 提供发电机冷却空气,冷却发动机(通过散热水箱)。

空气流过系统时,产生较大的温升。

发电机组冷却系统的设计要求实际测算(制造厂商的数据仅供参考),不佳的设计难于使发电机组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满负载运行(图6)。

Q = mcp
式中:
Q-排放热量,
图4 机房冷却、通风系统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