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课)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的界限一定是明显的B.区域内部具有差异性C.区域之间是彼此独立的D.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2.一般情况下,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发展的工业多属于①资金密集型②资源密集型③劳动密集型④技术密集型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重庆市属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的A.东部经济地带B.中部经济地带C.西部经济地带D.过渡性经济地带4.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5.“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A.涵养水源B.降低噪音C.防风固沙D.美化环境6.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干旱地区广,北方湿润地区广B.南方冬季多雨,北方夏季多雨C.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小麦为主D.南方农作物生长期短于北方7.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物可一年两熟到三熟B.广泛分布大量的黑土和黑钙土C.各省都为甘蔗的重要产区D.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8.列属于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方案的是①“三北”防护林②引黄济青③晋煤外运④退耕还湖还林工程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③④9.西电东送主要开发下列哪些资源①石油②天然气③煤炭④水能资源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③④10.“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意味着把西部建成A.能源资源消费市场B.农牧产品加工基地C.能源供应基地D.原材料供应基地11.关于美国匹兹堡的发展,错误的是A.初期是毛皮贸易场所,当地人大多从事畜牧业B.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C.有五大湖廉价的水运可以利用D.由于资源衰减、环境污染严重而出现了衰退1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B.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C.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D.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最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13.下列关于我国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影响荒漠化主因是气候干旱和人类活动C.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得到了制止D.西部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环境无关14.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原因是①距离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高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15.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地势较高,降水较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耕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16.消失的楼兰古国给我们的启示是A.干旱地区不能进行经济建设B.控制人口是关键C.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D.人只能被动的适应环境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红色荒漠”(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回答17—18题:1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8.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19.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错误的是A.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B.水库、稻田属于湿地C.高山上没有湿地D.我国湿地类型多样20.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A.海洋B.湿地C.森林D.沙漠2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生态作用的是A.净化水中污染物质B.调节气候C.美化环境D.防风固沙2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B.开发的成本太高C.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D.粮食过剩,价格下降23.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①热量充足②光照强烈③地形平坦,黑土肥沃④水源充足⑤耕种历史悠久A.①②③B. 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24.田纳西河发源于A.苏必利尔湖B.落基山C.阿巴拉契亚山脉D.内华达山脉25.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地中海气候为主,冬雨较多B.热带雨林茂密C.河水流量季节变化小D.流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能26.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对防洪的意义是A.将洪水全部拦住B.便于洪水下泄C.多次拦蓄洪水,延缓洪峰对下游的冲击D.加快了喝水下渗,减少了径流量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
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回答27~29题:27.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D.山前冲积扇28.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环状分布B.“之”字型分布C.面状分布D.网状分布29.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铁路公路河流山脉沙漠湖泊下表为2006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30—31题:地区总人口(万人)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①1625 0.595 -0.054 5408.8②9613 0.638 0.603 6163.2③267 0.607 1.276 159.7④3837 0.721 1.075 1180.130.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31.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图回答32—34题:32.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是A.37.6:17.4:45.0B.31.6:30.5:37.9C.15.5:24.5:60.0D.37.6:24.5:37.933.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34.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二.综合题:共32分35.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1)A为经济地带,B为经济地带,C为经济地带。
(2)将下列备选答案序号分别填在相应的经济地带后的横线上:①太湖平原②珠江三角洲③湖南省④小浪底水利工程⑤青海湖⑥轮南油田A经济地带: B经济地带: C经济地带:(3)从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考虑,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其它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宜建立在(字母)经济地带;出口商品基地宜建立在(字母)地带。
36.读“武汉地区位置示意图”回答:(8分)(1)武汉市地处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地带,是江和江的汇合处;另外,这里又有我国重要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线通过。
(2)武汉邻近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平原。
因而商品棉的生产,还使武汉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
(3)从能源供应上看,武汉距我国在建的世界最大水电站较近,充足的电力为其发展提供了动力和能源保证。
(4)武汉东南部大冶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为其发展工业提供了充足原料。
37.读美国本土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l)图中甲为山脉,乙为山脉,丙是河,丁是丙河的支流河,该河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是世界河流治理与开发的典范,主要模式为开发。
该流域属于气候。
(2)A、B、C、D四城市中,以政治职能为主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硅谷”所在地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38.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是指西部丰富的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地;“输”是指采用运输。
(2).“西气东输”工程次穿越黄河,终点是市。
该资源的主要消费地是三角洲。
(3).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4).该输气管道横穿的南北主要铁路干线有---------------------------------()A.湘黔线 B.陇海线 C.京广线D.成昆线丙乙甲丁参考答案选择题答题卡二.综合题:共32分35.(8分)(1)东部中部西部(2)A:①② B:③④ C:⑤⑥(3) B A36.(8分)(1)中部、长江汉江京广线(2)江汉纺织(3)长江三峡水利工程(4)钢铁37.(8分)(l)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田纳西河梯级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 D A38. (8分)(1).天然气塔里木管道(2). 3 长江(3). C(4).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