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SWOT分析
O——机会
• 1、十一五期间我国道路交通建设速度快, 高速公路增长迅速,十一五期间公路里程 总数以高达4.5万公里; • 2、金融危机后,国内拉动内需政策刺激; • 3、国际资金技术转移(金融危机以后); • 4、严峻的环境、能源条件下,全球市场对 节能电动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汽车 应及时做好战略转移; • 5、金融危机后,美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企 业蒙受损失,部分企业濒临破产;
中国汽车行业SWOT 中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 SWOT分析
国产SUV
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汽车发展简史
• 在1705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 和动物来作功而是靠机械来作功的实用化 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便产 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 驱动的机械即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中便 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 •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Cugnot)制造了世 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到1804的 年,脱威迪克(Trouithick)又设计并制造了 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车还拉着十吨重的 货物在铁路上行驶了15.7公里。
2010年全国共办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车辆 45.9万辆,发放补贴资金64.1亿元,拉动汽 车新车消费496亿元;到2010年汽车行业工 业产值要占GDP 的5% 以上,其中,中国 汽车产业2001 年到2007 年汽车产业投资 总额每年都以50% 的速度增长
4、中国制造业惯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 中国制造业较国外而言,除税收等方面的 优惠措施外,另外显著优势便是工人工资 水平低(劳动力成本低),我国依托该优 势,吸引了国外许多知名制造商来华建厂。 2009 年,中国雇员工资1.33 美元/小时, 而美德日分别为34 美元/ 小时,40美元/ 小 时.48 美元/ 小时,差别高达30 美元之多。
• 6、有关汽车行业发展的其他相关产业已取 得了显著地发展成就,例如:冶金、石油、 化工等为汽车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T——威胁
• 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我国汽柴油价格 持续升高,汽车使用成本上升; • 2、各国在节能减排方面达成一致共识,汽 车环保排放标准提高,; • 3、政府对于汽车购买的限制性措施;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简史
• 我国最早进口汽车是在1901年(清光绪二十 七年),是匈牙利人李恩时 李恩时(Leine)将两辆汽 李恩时 车带入上海。一辆是凉篷式汽车,另一辆 是折叠式软篷,前排为双轮座席,车轮是 木制的,外面包上实心橡胶轮胎。采用转 向盘、转向带和梯形结构控制行驶方向。 照明用煤油灯,喇叭是手揿的。
• 1831年,美国的哥德史沃奇.勒 (ColdsworthyGur-ney)将一台蒸汽汽车投入运输, 相距15公里格斯特夏和切罗腾哈姆之间便出现了 有规律的运输服务,这台运输车走完全程约需45 分钟。 • 艾提力.雷诺(EtienceLenor)在1800年制造了一种 与燃料在外部燃烧的蒸汽机(即外燃机)所不同的 发动机,让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人们后来称 这类发动机为内燃机。
全面发展阶段(1981~?)
• 1981~1998年,全国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452万 辆,其中:轿车260万辆,累计投资(包括引进 外资)近1500亿元。至1998年底初步统计,有 20多个国家、地区在中国建立了600多家外商投 资企业,注册资本100多亿美元。 •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1379.10 万辆和 1364.4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 和46%,一 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对策
• • • • 1、ST战略 “趋利避害” 自主发展 2、SO战略 “走出去”战略 产品服务一体化,完 善农村市场和新兴市场服务体系 • 3、WT战略 • 4、WO战略 外资、技术主动流入我国
THE
END
• 二、新中国汽车工业创业史
• 1、创建阶段(1949~1965) 、创建阶段( ~ )
• “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和出汽车、出人才、 出经验” •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是1956年7月生产的一辆载重 量为4吨,最高时速60千米的货车,并取了一个响 亮的名字--“解放”。
成长阶段(1966~1980)
• 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 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 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 • 1964年,国家确定在三线建设以生产越野汽车 1964 为主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和陕西汽车制造 厂。 • 汽车工业成长阶段,1980年生产22.2万辆,是 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生产各类 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 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 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 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 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 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 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 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为汽车,命名民生牌75 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 •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业(1901一1949) • 民生牌汽车 • 1932年中国山西省自制载货汽车
5、由劳动力成本低带来的产品低价的竞争优 势,利于增长我国汽车出口贸易量。 2011年3月汽车企业出口3.95万辆,比上月 增长49%,比上年同期增长78%;与上年 同期相比,乘用车增长1.47倍,商用车增长 39%;
W——劣势
• 1、中国汽车制造业多为中外合资企业,发能力 弱 • 核心技术主要集中表现在发动缺乏核心技术, 自主研机方面; • 2、中国汽车产品缺乏质量保证,汽车安全性能 差,零部件供应商缺乏竞争力; • 3、国内汽车企业分散零乱,企业市场竞争力不 强,行业整合不足; • 4、新兴市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无奈选择;
现代化生产流水线
• 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 1000万辆,约占世界市场1/6的份额。中 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世界市场将大幅增长, 零部件将是国际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性时刻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SWOT分析
• 一、S——优势 • 1、“给力”地中国经济 •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GDP增长率长期保持在8%以上,2000—— 2007年连续8年处于8%—14%上升期内;; 人民收入增速明显,09年人均GDP3700美 元,2010年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生 活水平提高,居民汽车消费量增加,带动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奥托(CountNicholasOtto)又发明 了对进入汽缸的空气和汽油混合物先进行压缩,然后点火, 提高了发动机效率。这种发动机具有进气、压缩、作功、 排气四个行程,为了纪念奥托的发明,人们把这种循环改 称为奥托循环。 •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 苯茨(KartBenz),首次试验成功 卡尔.苯茨 卡尔 苯茨 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1883年10月,他创立了“苯 茨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 第一辆苯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一台两冲 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 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 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与此同时在1893年 就与威廉.迈巴特合作制成了第一台高速汽油试验性发动 机的德国人戴姆勒 戴姆勒(Daimler)又在迈巴特的协助下,又于 戴姆勒 1886年在巴特坎施塔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无马之车”。
• 2、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农村、新兴市场)广 阔 • 每千人汽车占有量2008年中国为12 辆/ 每千人, 人们对汽车需求的热度将持续升高并随着中国经 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预期 中国汽车市场的成长空间将是巨大的。汽车消费 潜在需求将迅速增长。 • 3、良好的政策鼓励,汽车投资额增长 支柱产业(2009年汽车产业对GDP贡献率为 3%、10年预计为5%左右) 自主品牌
•
汽车行业发展的第三块里程碑
• 20世纪以后,汽车不再仅是欧洲人的天下 了。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还首次推出了流 水装配线的大量作业方式,使汽车成本大 跌,汽车价格低廉,不再仅仅是贵族和有 钱人的豪华奢侈品了,它开始逐渐成为大 众化的商品。
•
1973年首次发生石油危机时,美国汽车 工业便受到很大的冲击,日本借机大量研 制生产小型节油汽车,并在1980年把美国 赶下了“汽车王国”的宝座,取而代之。 日本真可谓“后起之秀”,当历史进入20 世纪,日本才出现第一部汽车,几年后日 本人才开始研制汽车。但谁又能料到1925 年才第一次出口汽车(向我国上海)的日本, 60年后竟然出口汽车达6400万辆,登上了 汽车王国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