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要素融于一体,而书籍设计为这个物态形式创造了更丰富细腻 的感受空问,恰如杉浦康平所说:“一本书就是一个生命体,这个 生命体不是静止的,它是流动的,它要富有牛命力,这样才能打 动读者。"‘”所以说书籍装帧设计美感的构成是以视觉为主要审 美功能的多元的审美系统构成的优美的物象。 4、结语 中国在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书籍艺术一直以动态的姿 态在变化发展着。老子有言“反着,道之动”。书籍设计不拘泥 于旧模式的束缚,不满足已有的现状,敢思敢想,虚心向世界各 国民族的优秀文化学习,达到不摹古却饱浸东方韵味,不拟洋又 焕发时代精神的追求。继承与创新,民族化与国际化,传统手段 与现代科技的探索,都能为书籍艺术呈非静止化的动态发展注 入活力,从而达到“道之动”的真正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 设计中实现风格定位。正如鲁迅先生所述:“以新的形,新的色 来写出中国未来的灵魂”。 现代与传统是一对矛盾,似乎是对立不可调和的。但是传 统文化的【旦I归,使我们看到了现代与传统擦出了新的火花。装 帧家把悠久的民族文化精神融入到现代审美意识中,并以丰富 无比的多样化的形态奉献给广大读者。中国书籍装帧艺术要走 向现代化,离不开对国外优秀文化艺术的借鉴与吸收,更离不开 对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l】张卫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9. [2】王荔.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二来自二年第二十五期似万方数据
基金项目:此项目为成阳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编号:200902004。 作者简介:岳瑾(1982—),女,硕士,成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空白”是设计艺术之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不管是题材 方面的还是意境方面都需要丰富的想象余地。它在中国装帧家 的设计理念中,有着特定内涵的民族文化精神。它所指的不是 一片真空,而是在“空无中具有容纳万物的无限精神,充满了生 化聚散的茫茫宇宙之气,装帧设计的细微之处在于全面地体现图 书的设计思想。特别是一种文化上的渲染、一种形的概念,含有 能够引起无限思维、想象的空灵空间。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幻觉 中的形体,一种由本身的阅历、感悟与想象所汇集的以及在空白 中见到的形体再现。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一种艺术 修养的深厚展示。书籍艺术通过阅读所留下的想象空间是一种 幻觉中“美妙”的延续,这种延续如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通过造 型的创造、抽象语言表现,进而完成作品的全部构造。封面足书 籍的外貌,由封面中的书名及图片、色彩组合而成。空白空间的 设计是创造审美趣味的特殊表现语言。 3.3传统文化的“中和之美”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中 和”是儒家对礼和乐提出来的的要求,也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 作为文艺创作的尺度,中和之美的一般含义是要求抒发感情而 又要有所节制、和谐、适度地处理主体(艺术家的情意)与客体(物 镜、情境)的各种关系。它追求的是艺术作品中主体与客体契合 而成的意境。川这种思想渐渐演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一的 “中和”“中正”,以至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和”,认 为大俗即大雅。 古代中国人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无论有形无形,都是由阴 阳二气和木、火、土、金、水五行(即五种物质元素),通过阴阳的 消相变化和五行间的彼此循环,相互作用衍生出来的。古代中 国人把感知的一切事物和活动都被纳入到阴阳五行之中,体现 了中国哲学的中和之美。吕敬人说倡导的书的五感:(1)触觉; (2)嗅觉;(3)听觉:(4)味觉;(5)视觉。册书在握,手翻心读,五 感随之而来。五感之美体现着“中和之美”,书籍把文字、图片等 (上接第57页)润的确定进行预测,审议、确定目标利润,提出预 算编制的方针和程序;(3)检查各子公司编制的预算草案及整体 预算方案,并就必要的改善对策提出建议,提交董事会审核批准; 4)对已获批准的集团预算下达执行与组织实施;(5)各项责任预 算的审议、监督、控制与调整修订。 第三层次:各类分、子公司预算部。各分、子公司按要求建 立预算部,预算部既是企业集团的预算执行机构,又是本公司的 预算管理机构,因此其具有双重职能,既要根据企业集团提出的 经营目标,编制上报本公司的年度预算,又要根据审批后的预算 指标进行分解下达执行。 3.3财务人员委派制。厦门水务集团下设职能部门计划财 务部,所有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均不再设立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 人员,其所需的会计人员一律由集团母公司的计划财务部委派, 被委派财务人员的人事、工资、福利关系均归计划财务部统一管 理,与所下派分、子公司无人事、工资、福利关系。实行会计委派 制后,由丁二委派会计的人事和经济利益独立于分公司、控股子公 司经营管理者的控制之外,从而消除了对被派单位的依附关系, 能够排除各种干扰,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委派会计可以 毫无顾虑、客观公正地提供包含着经营管理者行为的真实信息, 第一,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费用,不合规定的凭证、单据等,对经营 管理者的舞弊行为当即就予以制止,使经营者的舞弊行为无法 掩饰在企业的财务状况之中;其二,委派会计掌握着分公司、控 股子公司经济业务运行的第一手资料,对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信 息有着充分的了解,会计人员可以随时就重大问题向母公司进 行汇报,并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和措施。 4、完善厦门水务集团财务管控的建议 由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企业集团财务 管控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面对激烈竞争、不断变化 的市场环境,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模式也应做不断的调整,财务
争卜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岳瑾
I-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 近年来设计师们越发意识到尊重本民族文化审美习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视觉元素的重要性,寻找民族
传统文化的回归之路势在必行。设计师们开始重新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书籍 装帧设计中去,形成既有丰富内涵,又适应市场需求的中国自身独有的书籍语言风格。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
一善苫:暑皇Iu旨量
的运用更加丰富多彩,“气韵生动”的书籍装帧、“计白当黑”的书籍装帧设计、4中和之美”在书籍装帧设计给我们带来了 传统美的享受。 [关键词】 传统文化;气韵生动;计白当黑;中和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积而成的中 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趣味。回眸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 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直贯穿其中,并在不同 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中国书籍装帧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它的诞生开始便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为一体。从古至 今,无论是卷轴装、旋风装、包背装,还是经折装、线状:无论是木 版、套印、水印,还是石印、铅版印,都显示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 特有的“气韵”。所谓“纸质如玉,墨光如漆,展卷书香”便是东方 文化特有的典雅庄重,含蓄蕴藉的文化神韵。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的,在中国大陆上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 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 总和。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式、符 号在世代传承中不断演化、再生,而文化的精髓也源远流长,不 断得到继承和升华。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图形、文字、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 艺、国画、书法、诗词歌赋、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包 括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 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 族的传统文化。川 2、传统文化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关系 2.I装帧艺术是一种文化媒介,是传承民族美学重要方式。 书籍装帧设计是人类伴随创造行为和创造方式而显示的一种能 力,文化与设计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它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 本身具有传统的时代性,在传承民族文化当中,可以充分发挥民 族文化传承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统一的作用。设计文化是一个 动态体系,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装帧 设计作为形式的。一部分获得了独立的意义,成为文化的物化形 态。在平面或立体的空间上,无意识存留着传统文化的印迹。比 如,中国传统图形艺术,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 用图形符号来传情达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与崖壁上的岩 画刻符都记载了人类最初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图形随 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文明的进步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并 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族美学体系。 2.2传统文化是设计文化内涵的来源。装帧设计的历史是 承载民族文化的艺术史,也是从事书装设计的重要资料和创作 灵感的来源,装帧设计作为一个文化的实体表述着一定的文化 信息和社会属性。叫书籍装帧的民族化就是要找到一种解读民 族心理的语言,并用视觉形式把民族内在的共性表达出来,装帧 设计的符号语言,可以充分利用民族历史上的文化信息,如一些 客体对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信息,高度凝聚了民族传统文化精 神。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在人的能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这 种自觉的“创作过程”才是第一性的东西,才是人类生活的“原始 现象”,才是文化的本质。这种“创作过程”的文化哲学实际上可 视为,即“人一运用符号—创造文化。∞传统文化既是装帧设计 的底蕴,也是装帧设计的依托。书籍装帧设计大量运用在各专 业出版物的设计、印刷、宣传发行中,它本身构成了出版文化内 涵的一部分。优秀的装帧设计与出版物的内容浑然天成,是培 育和张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当然,民族化并不是复古主义, 而是在创新中求发展,脱离民族的文化,便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 变得枯萎。 3、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3.1传统文化中的“气韵生动”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中 华民族的动态观是建立在“气”的基础上,中国文化认为整体功 能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注入各部之中的结果,而气又是非实体 的,模糊的。气潜藏于物内而游荡于形问,只可意得而不能言宣, 只可神会而难形求,这种由动的气所产生的无限意蕴,正体现了 中国文化的审美精神。它不但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积淀,而且 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深深埋藏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 中华民族审美的心理“原型”。 因此,中国现代书籍装帧不但要注重动态书籍的外在形式, 而且更要注重书籍动态之气的注入。在设计中调动点、线、面、 色彩、符号及一切要素,Ⅲ将其转化为对气的追求,使气在整体之 中,把一切动荡的,对立的因素都融合在宁静、整一的和谐之内, 由气而生动。这种气韵之动,再也不只是书籍外在的运动,而是 深层动感的动因,就不再是书籍外在实体运动的感知,而是主体 在内在静守中对气感悟所形成的自由关系,是注入书籍整体之 气在主体心灵之中深化为通达幽远的审美境界,这就是中国书 籍动态的书卷之气。 在现代多元化艺术风格中,今天仍有大多数设计师把“书卷 气”作为装帧设计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书卷气”依然是 大多数不同风格的装帧设计共有的“形而上”的“道”,他们将“书 卷气”注入书籍的形神之内,灌注装帧设计整体之中。比如吕敬 人先生为《梅兰芳全传》设计的整体形象,他将梅兰芳的艺术生 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诠释其京剧人生。书籍装帧设计中并不 满足二维的叙述,要达到三维空间的演化,书籍的六面体的每一 面均有特别的功能,尤应充分利用切口的功能。本书设计没有 放弃作为三维造型的书的立面设计,于是在切口上做文章。通 过左翻右翻把舞台形象和生活形象对应起来,这样梅兰芳一生 中两个重要舞台均在翻阅中得以充分展现,书卷之气立现于作 品之上。 3.2传统文化的“计白当黑”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计 白当黑”是一种艺术手法,通过在具体的物象表达基础上进行适 当的艺术空间的保留,从而达到意味流长的艺术效果。意为画 面的构图不要安排的太满,而应该留有适当的空白,给人们留下 想象的余地。虚实相生,画面才更显空灵,景物才更有牛气。这 种大刀阔斧的取舍方法,使得在版面表现上有很大的灵活性,也 使得读者在阅读中发挥最大的主动性,同时又可以使所要表现 的主体得到最突出、最集中、最明豁的视觉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