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以《私想着》为例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以《私想着》为例

第2卷第1期Vol. 2,No.l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Academic New Vision of 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2017年3月Mar. 2017

•艺术作品与研究•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以《私想着》为例

马晓宇(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01)

摘要:在当前书籍装帧设计所处的繁荣发展时期,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冲 击,与此同时,过分的注重材料,却忽视了书籍的主题和内容。本文通过梳理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和影响书籍装帧设 计的各种因素,并通过解读《私想着》,分析研究如何延伸书籍的文化意蕴,合理的体现材料的质感魅力,达到书籍美 与内容完美融合,造就书籍之美。关键词:书籍装巾贞设计;刘春杰;黑白木刻 中国分类号:TS881 -4 文献标识码:A

A Brief Talk on the Design of Binding & Layout of Books ------Taking “Private Thinking” as an ExampleMa Xiaoyu{School of Arts, 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engdu 610001 china)

Abstract: In a period of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book design, a variety of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y

has brought the rich visual effect and impact for us at the same time, too much emphasis on material, but ignore the theme and content of books. By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of book binding design and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ook design, an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ivate thinking",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how to extend the books, reasonably reflect the material texture beauty and charm, to book the perfect blend of content, to create the beauty of books.Key words: Book design;Liu Chunjie;Black and white woodcut

l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与现状我国书籍装帧设计起源并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 年的历史,经历了甲骨文、竹简木牍、缣帛和纸张等 几个阶段的长期演变过程,逐步形成了素雅古朴、版 面清晰悦目等独特的东方风格。而装订方法经历过 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几 种发展演变过程,这些装订方法并延续至今。到了近 现代以后,随着东西方思想文化的融合,各种国际国 内的交流使得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封面、版式、插图都 有了巨大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日本著名书籍装帧 家杉浦康平提出了“书籍整体设计”的概念,“包括内 文编排、文字、字体、字号、标题、目录、扉页、封面、函 套、腰带到版权页的设计,并对所有用纸、材料进行

选择,设定印刷装订工艺,进而连书籍的宣传品种也 成为设计的对象”,这一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慢慢地接 受。我国也涌现了大批的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师,诸 如吕敬人、吴勇、朱赢椿、陆智昌等。而每位设计师的 设计风格独特迥异,从而让中国的书籍世界绚烂多 彩。而在科技日新月异和电子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 今天,促使书籍装帧设计进入到一个繁荣的发展时 期。

2影响书籍装帧设计的因素书籍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对文 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书籍装帧设计作 为一门设计艺术,要求除了突出书籍自身的内容以 外,还要运用设计为读者构筑丰富的审美空间,使读

收稿日期:2016-11-3

作者简介:马晓宇(1986-),女,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美学。E-mail:526398275@qq.C〇m第1期马晓宇:浅谈书籍装帧设计——以《私想着》为例65

者在徜徉知识海洋的同时,得到视觉和精神的享受。 美国的语言哲学家古德曼曾说:“眼睛并不是作为一 架自动仪器单独工作的,而是作为复杂多变的有机

体的一个部分工作的。它选择、舍弃、组织、辨别、联 系、归纳、分析、构筑。与其说是反映,倒不如说是接 纳和创造。”当一本书呈现我们面前时,我们一般会 通过眼观、手触、味嗅、心会,领略书籍传递的情感, 从封面上的图像图形、色彩,到书籍的编排,再到纸 张材质的细节,最后将这些信息一并组合综合起来, 完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书籍设计的美感。因此,设 计师要考虑印刷工艺、纸张材质、读者对象、读者阅 读情感等诸多因素,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在书籍装帧设计的众多因素中,首先材料和印 刷工艺的发展运用与书籍最终的呈现息息相关,这 两种因素相互相成,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书籍所用 材料最常用的有胶版纸、铜版纸、字典纸、卡纸、硫酸 纸等,除此之外还有草,叶,木材,金属等特殊材料, 它所产生的书籍形态既传达了材料自身的语言又做 到了特殊美观。设计师还应考虑书籍的开本大小, 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并且需要根据书的用途和读 者的特征来选择适合的长宽比例,做到手持舒适、取 阅便利且节约印刷成本。在当今的书籍市场上,材 料的丰富决定了印刷方法的各式各样。最为常见的 有凹凸压印、立体印刷、发泡印刷、UV印刷、烫印工 艺、丝网印刷等方法,极大的丰富了印刷效果。其次,目标读者群的文化层次、社会地位、专业 方向及情感特征等在设计中是重要的考虑方面,这 也是书籍装帧设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再次,价格的定位也是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重要 因素,除了书籍的制作成本,又要重点考虑目标读者 群的经济基础,做到价格适当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3 2008中国最美的书—《私想着》的研究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如今已经越来 越趋向于“读图时代”,直观的表达提高人类获取信 息的速度。在书籍装帧设计中,书籍的纸张、图文、 版式等要素,最为直接刺激着人们的视觉,通过眼睛 的感受传递给读者美感。朱赢椿设计的《私想着》就 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日本著名的书籍装帧设计师杉 浦康平对此书大为赞赏,他说:“现在中国的图书设 计有了自己的表达语汇,具有一种传统艺术方面的 中国特色。”这本书采用刘春杰的木刻版画和杂文

相结合的幽默诙谐的方式来讽刺和揭露现实生活中 种种不良现象。刘春杰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在国内 外也颇有知名度。著名作家贾品凹曾赠字”神形倶 佳””如清风之感'用以赞美刘春杰的作品。他曾从 事编辑工作多年,丰富的经验和阅历都为此书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私想着》书中他的每一幅版画作品内容深刻且 充满诙谐幽默,都是作者历经社会上世态冷暖的真 实感悟。配图的短篇杂文简洁流畅,具有极强的可读 性和思想性。在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很有力道: “对于一个知识分子而言,不说出来的思考就是放弃 思考,不说出来的悲悯就是不悲悯,不说出来的批评 就是顺从。”这种率直与坦诚、铿锵有力的言辞和个 性表达配以黑白木刻这种古老的黑白对比强烈的艺 术形式来表达,恰如其分。这种对艺术与现实的思 考、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发人深省。书籍是一个由封面,封底,封头,封脚,封侧和书 脊六个面组成的整体,在整个设计中我们要充分重 视书籍整体的空间视觉效果。本书的插图、文字和版 面设计合为一体,朱赢椿为了表现木刻版画作品的 效果,将封面采用凹凸印刷的工艺,凹与凸的触感与 真实的木刻版相似,独特的形式赋予了此书整体构 造上的表现力和视觉的冲击。朱赢椿在设计本书时 充分考虑了黑白木刻语言的特征表现,在纸张的运 用方面就花费了大量的心思,选用了硬牛皮纸。《老

子》说过:“五色令人目盲”,唯有“朴素而天下莫能与 之争美”。所以,从哲学的高度来概括,黑白是最美的 色彩。在色彩运用方面,本书摒弃了繁复的色彩,用 黑色油墨印刷,油墨的黑与纸张的白精妙的融合在 一起,白中有黑,黑中有白,黑与白的互相对比和转 化,使得书籍空间饱满、明朗、充满活力,撞击我们的 心灵。在书籍的版画作品里,黑白两者在相互协调发 挥作用,简洁朴素中却又千变万化。刘春杰的黑白木 刻属于印痕艺术,具有一种独特的印刷美,画面上除 了黑白变化的节奏,还有有力的刀法,加上木版转印 过来呈现的疏密、深浅、斑驳、裂纹等天然的纹理,这 种独特的肌理效果,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冲击 力。此书通过对木刻版画巧妙的利用,人们在翻阅 时,纸的质地和油墨的触感等等带给我们的感受,f

然就像一幅真实的木刻版画置于我们面前,整个书 籍设计演绎着木刻的视觉艺术,给人们带来美的享 受。整本书籍的设计恰到好处,言语诙谐,观点犀利[下转第75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