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遗产税制度建设研究样本

中国遗产税制度建设研究样本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制度建设研究论文作者:专业:学号:班级:指引教师:答辩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 评阅人_______ _______ 论文答辩日期______________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引下进行研究工作及获得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她个人或集体已经刊登或撰写过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贡献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法律成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10 月 28 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毕业论文规定,即: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关于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复印件和电子版,容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要以将本论文所有或某些内容编入关于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保密□,在________年解密后合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指引教师签名:日期:年 10 月 28 日日期: 10 月28 日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指引教师评阅意见遗产税是政府对遗产征税,普通以为,遗产税有助于舒缓贫富悬殊。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继承人和受赠人征收税,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征收一种税收,但也有国家和地区是出于吸引投资、吸引资金流入或其她考虑而特意不设立遗产税或者废除遗产税。

遗产税在世界范畴内具备悠久历史。

随着国内遗产税被提上立法议程,人们对遗产税关注日益增多。

必要注意到,遗产税开征需要一定经济、社会背景,还需要相配套法律制度。

国内当前开征条件还不完善,需要很大限度上改进,如财产登记、评估、公证等,如不大力发展,必将成为遗产税征收阻碍。

但遗产税开征在国内具备一系列积极意义,如对和谐社会建设、税法制度改革等等,均有正面作用。

国内应当在完善配套制度前提下,建立合理遗产税征收体制。

征收遗产税,可节约资本,平均社会财富,减少社会挥霍,倡导劳动所得,增长国库收入,补充所得税局限性。

此外,对于健全国家税收制度,恰当调节社会成员财富分派、增长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财力、维护国家收益具备积极意义。

核心词:财富,遗产税,税法机制,和谐社会,国家收益摘要 (I)1 国内开征遗产税积极效应及可行性 (1)1.1开征遗产税理论意义 (1)1.2开征遗产税现实意义 (2)1.3开征遗产税理论支持 (2)2 科学设立遗产税征税制度 (5)2.1征税模式选取 (5)2.2纳税人和征税范畴选取 (5)2.3税基拟定 (6)2.4税率拟定 (6)3 遗产税开征过程所遇到阻力 (8)3.1国内遗产税制度尚未完善 (8)3.2来自纳税人自身阻力 (8)4国外遗产税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借鉴 (10)4.1国际遗产税立法比较 (10)4.2国际遗产税立法比较分析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启示 (10)5 结束语 (12)参照文献 (13)道谢 (14)1国内开征遗产税积极效应1.1开征遗产税理论意义从国内现行税制构造设计来看,作为辅助税种遗产税缺位,在一定限度上弱化了税收调节整体功能。

普通而言,对个人收入分派调节,需要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遗产税等税种互相配合。

而现阶段,已经开征税种仍存在诸多缺陷,遗产税则处在缺位状态,这种状况削弱了税收对于收入公平分派调控功能。

一方面,国内现阶段消费税在调节收入分派方面作用有限。

国内现行消费税征收范畴窄,只涉及11类消费品,大量消费行为被排除在征税范畴之外,并且消费税对居民个人收入调节重要体当前支出环节,只有居民购买了应征消费税消费品,税收才干发挥调节作用,否则,消费税就无法进行调节。

消费税征收范畴窄以及在个人支出环节发挥作用特点决定了该税种在调节收入分派方面作用局限性。

另一方面,国内现行财产税还很不完善。

现行财产税重要涉及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等税种,存在征税范畴窄,计税根据不科学,税率设计不合理,内外税制不统一等一系列税收制度上问题。

而现阶段房产已成为诸多高收入者投资或储蓄方式,如果没有有效手段掌握纳税人出租房产等信息,现行政策对个人财产存量又不征税,这某些房产财产税就无法征收。

此外,由于某些必要配套办法没有跟上,如尚未建立公民财产登记制度等,国内现阶段财产税征管又很薄弱,限制了财产税对收入水平调节功能。

第三,国内当前对个人收入分派调节几乎完全依赖于个人所得税,而国内现行个人所得税由于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方面都存在诸多缺陷,难以独自担此重任。

自1994年以来,在个人所得税10个征税项目中,始终是工薪所得唱主角,占所有个人所得税收入50%左右。

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在1996年至间分别为2.6%、3%、3.4%、3.6%、和4.9%.可见,个人所得税在调节居民收入分派差距方面,作用也十分有限。

为了较好地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派作用,除了需要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消费税之外,还应尽快开征遗产税。

遗产税是对所得税、财产税等税种在调节个人收入分派方面起补充或弥补作用不可缺少重要税种。

1.2开征遗产税现实意义体现量能承担原则,缩小收入分派差距。

遗产税虽然只在公民死亡、遗留财产环节征收,不能及时地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但由于其调节对象是少数极富有者,且遗产税税率普通较高,因而遗产税这一在特殊环节征收税种能在一定年限内发挥矫正收入差距作用,使收入差距在代际之间传递受到阻碍。

此外,遗产税征收符合量能承担税收公平原则。

从理论上说,测定纳税人纳税能力原则普通有三种:收入、财产和支出。

财产之因此被以为是衡量纳税人纳税能力适当尺度,一方面是由于纳税人可以运用财产赚取收入;另一方面,纳税人如果通过遗产继承或接受捐赠而增长财产拥有量,也会给纳税人带来好处,增长其纳税能力。

因而,财产(涉及继承遗产)代表着纳税人一种独立支付能力,对财产(涉及继承遗产)征税,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实现社会公平目的。

增进机会均等。

老式社会公平观念强调成果均等,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更强调机会均等。

老式成果均等观念形成吃“大锅饭”局面,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机会均等原则强调使纳税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并容许在此基本上产生合理个人收入之间差别,以充分发挥纳税人潜力。

相对于成果均等而言,机会均等原则是公平与效率统一。

机会均等涉及诸多方面,如受教诲机会、工作机会均等等,毫无疑问,初始资本(即财富)是机会重要构成某些。

如果一种人通过接受一笔遗产而解决了创业初始过程中资金问题,相对于别人来讲,就多了一种机会,处在与别人不同起跑线,征收遗产税则可以在相称限度上矫正这种机会不平等,为同代人创造相对公平社会环境。

1.3开征遗产税理论支持遗产继承权存在和遗产继承所得是属于不劳而获性质,各国学者们在对遗产征税这一点上是不存在什么分歧。

但是,她们对于征收遗产税理论根据有许各种不同说法。

详细地说,在西方财政、税收学理论中有如下几种关于征收遗产税理论根据学说:国家共同继承说。

这种理论以德国布兰奇利为代表,重要流行于欧洲国家。

该理论以为私人之因此可以积累起财产,并非个人独自努力成果,尚有赖于国家协助和保护,继承遗产并不是上天赋予,对遗产继承有赖于国家法律保护和承认。

因而,国家对死亡者遗产拥有领地权、某些支配权,并通过税收征收遗产税实现这些权利。

根据这种理论,遗产税开征重要是为了实现国家权利,将遗产税作为获得财政收入手段,并限制继承者权利。

没收无遗嘱财产说。

这种理论以英国边沁和穆勒为代表。

边沁以为,遗产由其家属继承是遗产被继承人意愿,对于无遗嘱遗产应当由国家没收,这样还可减少由于继承分派而带来矛盾。

穆勒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她以为,遗产获得权不一定同财产私有权相联系,虽然是准许继承遗产,也应当限于继承人独立生活所需费用某些,其她某些则应当通过征税形式收归国有。

某些国家遗产税税率按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亲疏关系设立,其根据就源于此说。

平均社会财富说又称为社会主义说。

这种理论以美国马斯格雷夫为代表。

该理论以为,对遗产征税是平均社会财富一种手段和工具。

社会高收入阶层将遗产所有留给其子孙后裔,往往会导致社会财富分派不均,形成新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

征收遗产税可对社会财富进行一次再分派,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

溯往征税说。

这种理论以美国韦斯科特和法国雪富莱为代表。

该理论以为,遗产税不是对遗产课征,而是对死亡者生前逃避一切税收追缴。

她们以为,在对纳税人征收所得税和财产税时候,纳税人普通会通过各种办法逃税。

因此,应在其死后无法逃税状况下通过遗产税一次性追缴回来。

享益说。

这种理论是初期正统学派主张,流行于欧洲。

该理论根据劳务费说、劳务值说、继承权利说这三种学说建立。

享益说跟当代西方公共财政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处,它将国家政府视为营业机构,政府予以人们劳务以保护生命、财产等,人们就应付出相应代价,这种代价就是税收。

对遗产来说,国家法律保护了死亡者将遗产遗留给继承者,并保护其产权,这就予以了继承者以劳务或享益,继承者自然应当缴纳某些税收以作为代价或补偿。

能力说。

这种理论以美国赛里格曼为代表。

该理论把遗产税看作是一种对人税,是课征于继承遗产继承人。

既是对人税,就应当以纳税人承担能力为原则。

而衡量纳税人能力原则重要有三种,即费用、财产和所得。

由于这三个不同原则,能力说又可分为三种说法:一是以费用为原则,主张以高税率课征于高遗产获得者;二是以财产为原则,主张以遗产税代替平时财产税;三是以所得为原则,以为遗产税是一种特殊所得税,可采用累进税率,并要体现继承者亲疏关系。

社会公益说。

这种理论以德国瓦格纳为代表。

该理论以为,征收遗产税会勉励富有人们把财产捐献给社会慈善事业、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这样做,对个人利益无损害,还可以得到好名声,并且对社会发展有利。

2科学设立遗产税征税制度2.1征税模式选取遗产税征税模式选取过程事实上是财政收入、公平原则和征收成本权衡过程。

遗产税三种征收模式各有其利弊,总遗产税制税源较易控制,偷逃比较困难,稽征程序简朴,征收成本较低,但由于它是以遗产总额多寡为根据征收,不按继承人与死亡者亲疏关系实行差别税率,不利于体现公平原则。

分遗产税制正好相反,以各个继承人应继承遗产某些为根据征收,并且区别继承人与死亡者亲疏关系实行差别税率,便于体现公平原则,但同步增长了稽征难度。

且由于税基分散,在实行累进税率状况下,会使税收收入减少。

混合遗产税制从理论上说兼有总遗产税制和分遗产税制长处,但稽征更加繁琐,征收成本更高,税负亦较重,有双重征税嫌疑。

世界上征收遗产税国家均依照各自国情以及对收入、公平和征收成本权衡,选取各自征税模式。

以OECD 国家为例,在当前征收遗产税25个成员国中,除瑞士遗产税模式由各州自行拟定外,实行分遗产税制国家占79.2%,实行总遗产税制国家占20.8 %,意大利是该组织中惟一实行混合遗产税制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