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动画赏析

中外动画赏析

中外动画赏析
—动画大师万籁鸣
摘要:万籁鸣是中国动画事业的奠基人,是他推动了中国动画的蓬勃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万籁鸣的动画事业以及他的两部重要作品《铁扇公主》和《大闹天宫》。

关键字: 万籁鸣、动画、《铁扇公主》、《大闹天宫》
当今动画,已经不再是孩子的专利,越来越多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加入到卡通的阵营当中。

中国作为动画大国之一,从1926年拍成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算起,中国动画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

早在1941年,万氏兄弟拍摄的影院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不但受到中国人的欢迎,而且还轰动南亚和日本。

1.动画大师-万籁鸣
万籁鸣(1899.12.18-1997.10.07),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原上海美术电影制品厂导演,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

原名嘉综,江苏南京人[1]。

万籁鸣出生于商人家庭,从小就对美术极感兴趣。

家里兄弟四个,老二万古蟾、老五万超尘和老六万涤寰,他们在后来也都成为了万籁鸣的得力帮手。

1919年,万籁鸣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几年,万籁鸣先后在美术馆、活动影片部任职,并大胆出版了《人体图案美》等书籍。

20年代初,美国动画片在中国上映,引起了万籁鸣的好奇。

在欣赏之余,他和兄弟们共同探索制作“卡通片”的奥秘。

经过无数次失败以后,他们绘制的卡通画终于活动起来了!随即万籁鸣和万古蟾为商务印书馆制作了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打字机》,这就是中国动画的雏形和先声。

第二年,他又和万古蟾利用业余时间为长城画片公司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无声动画片《大闹画室》,1930年为大中华影片公司制作了《纸人捣乱记》,这两部影片都采用真人与动画合拍,这开了中国动画的先河,在片中万籁鸣很注重民族性,两部动画的成功奠定了万籁鸣的艺术风格基础。

抗日战争前夕,万籁鸣和兄弟们又在联华影业公司先后制作了宣传抗日的《同胞速醒》、《精诚团结》以及预言篇《龟兔赛跑》等,表达了他们爱国的热情。

抗战时期,万籁鸣进入了上海新华影业公司,与兄弟共同制作了长达八千余尺的中国第一步大型有声动画片《铁扇公主》。

影片的艺术形象、拍摄手法都达到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抗战结束后,万籁鸣又开始着手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创作,他的作品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好评,并在国际上频频获奖。

随后他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导演,并且成为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

这段时期他导演了《野外的遭遇》、《大红花》等彩色动画短片,成为当时电影界的名人。

1961年后,万籁鸣投入到《大闹天宫》的创作中。

《大闹天宫》的出世震惊了世界。

于1962年获得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78年获英国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1982年获厄瓜多尔第四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1983年获葡萄牙第十二届非格拉达福兹电影节评委奖,由于这部作品富于装饰性和幽默感,形象夸张生动,情趣盎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万老也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峰。

2.《铁扇公主》
2.1.1编剧:王乾白
2.1.2导演:万籁鸣、万古蟾
2.1.3动画设计: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
2.1.4制作:上海新华联合影片公司卡通部
2.1.5出品:上海新华联和影业公司
2.1.6片长:约80分钟
2.1.7上映时间:1941年[2]
2.2故事梗概
影片情节出自《西游记》中“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一段,描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来到火焰山,为了顺利通过火焰山,在村民团结帮助下,向铁扇公主夺取芭蕉扇并扇灭大火,继续西行的故事。

2.3相关资讯
2.3.1制作背景
1939年,美国迪斯尼动画公司创作的动画长篇《白雪公主》在“孤岛”上海上映,立即引起轰动,创造了空前的票房价值。

这使上海各电影公司的老板们认识到动画片是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摇钱树,于是上海新华联和影片公司就成立了卡通部,并邀请万籁鸣担任导演。

2.3.2制作过程
《铁扇公主》制作规模浩大,有一百多名制作员,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片长9700尺,放映1小时20分钟,开创了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长篇记录也创下了当时亚洲动画长片的记录。

影片的制作历经波折,几经停顿,万氏兄弟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异常艰难的处境中制作完成了影片。

万籁鸣老先生回忆说,“在影片制作进入关键时刻,新华联和影业公司拿不出钱支付工作人员的薪水和巨额摄制费,《铁扇公主》面临夭折危险。

……《铁扇公主》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闯过难关,终于拍摄成功。


2.3.4 影片评论
1941年底,《铁扇公主》终于在大上海、新光、沪光三家影院上映,盛况空前,它的票房收入超过了当时所有的故事片。

后来在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放映,同样受到热烈欢迎和称赞。

《铁扇公主》发行到日本东京上映,反映非常强烈。

1975年,日本《电影月刊》登载小松尺甫的文章,他认为“奔放的画面,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光怪陆离的题材。

同时加上日语配音的尝试也是相当成功的。

”[3]
《铁扇公主》并不只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片,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万籁鸣给动画片注入了反抗侵略的精神,已经超越了一般动画片的界限。

当时的日本军部惧怕这部动画片,下令在日本禁放《铁扇公主》。

此外,这部动画片还有一段佳话,影片曾经影响了一位日本动画大师——后来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就是在看过《铁扇公主》之后毅然放弃了医生的职业,开始迷上了动画道路,他在《栩栩如生》一文中指出:“抱着轻视的眼光去看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的人们,看到这部电影如此有趣,如此豪华,惊得目瞪口呆。

我也有机会弄到了电影拷贝,一看就能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体现了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躏中国的日本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部影片的意图是一清二楚的。


3.《大闹天宫》
3.1.1英文名:Uptoar in Heaven
3.1.2编剧:李克落、万籁鸣
3.1.3导演:万籁鸣
3.1.4制作: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3.1.5出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3.1.6片长:约110分钟
3.1.7上映时间:1961/1964年[2]
3.2故事梗概
影片是改编自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描述了“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的整个过程,最后美猴王胜利了,回到花果山,重树“齐天大圣”的旗幡,与猴儿猴孙们过着快乐的生活[1]。

3.3相关资讯
3.3.1制作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籁鸣于1954年从香港回到上海,在上海美影厂任导演。

1960年,参加动画片《大闹天宫》的编导工作。

3.3.2创作过程
万籁鸣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精巧细腻的艺术风格赋予影片,使孙悟空的形象生动鲜明地跃然银幕之上,再加上中国传统的京剧元素,使得整个影片格外受到观众喜爱。

3.3.3影片评论
《大闹天宫》是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巅峰作品,堪称“中国动画片不朽之作”。

与原著不同的,经过改编的影片略去了原书中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祖手心的一段,而是把孙悟空写成了一个不败的神话,刻画成一个反抗到底的英雄,最后孙悟空笑着回到花果山,继续当他的“齐天大圣”,而这一改动也更加重于孙悟空性格的完整性,更赋予浪漫色彩,使影片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

同时,影片基调的明朗、昂扬、积极向上,以及主题“坚决反抗到底”的立意显然有着时代烙印和特别的寓意。

无论内容还是整个形式都洋溢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即使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也当之无愧。

4.总结
万籁鸣老先生是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中国动画艺术家,他的出现使得我们国家的动画可与迪斯尼相媲美。

他完美地将中国古典元素运用在动画中,这一创举沿用至今,是中国动画的宝贵财富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仅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同样也受到国外动画爱好者的追捧。

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参考文献
[1]徐振东等.经典动画赏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01.09-10,02-07.
[2]孙立军,汤俊,马华.世界动画大片鉴赏[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06.320-321,64-65.
[3]杨晓林世界影院动画精品解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