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三角函数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Q k 360Q G <k 360「+90〔kw Z )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 Q k 36^ +90 <k 360十180°," Z>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Q k 360,+180Qa ck 360 +270,k^ Z )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 G k 360’+270*a vk 360 +360,k 7) 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k 180,k Z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叫口 =k 180 +90,k = Z )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a a = k 90, k € Z}3、 与角a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P|P =k 360° +a ,k € Zl4、 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1弧度.5、 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口所对弧的长为I ,则角a 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叫=-.r6、 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 -360 , 1,18057.3 .180I 兀丿« (。

为弧度制),半径为r ,弧长为I ,周长为C ,面积为S ,则I = r 。

, C = 2r + 1 ,S 」lr =丄卜2 2:-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r r = x 2 y 20,贝U sin = — , cos : =- , tan : = — x = 0 .r r x9、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 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7、若扇形的圆心角为8、设〉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 y 」L10、三角函数线:sin -■ ■M'-1, cos,一门划,tan :- = -.11 、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 A 2 2 A . 2sin= 1 -cos : ,cos 1 -sin :2 屯 tan : sin :二tan : cos : ,cos : cos :12、函数的诱导公式:1 sin 2k 二:-si n : , cos2 k 二:-cos : , tan 2k 二:-ta n :£ i k 匕, 2 sin 二:--sin : , cos 二:--cos : , tan 二 :-ta n :.3 sin - -sin : , cos -cos : , tan - -tan :. -sin : , cos 二-:--cos , tan 二-: --tan :口诀: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口诀:正弦与余弦互换,符号看象限 申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y = sin (x + ® )的图象;再将函数1 、y =sin x 亠"]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y 二sin 「X 川⑺!的图象;再将函数 y 二sin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丄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_-lsin •,x S 的图象.一 一 1 一 、②数y =sin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至U 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coy 二sin 「x 的图象;再将函数 y 二sin 「x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y =s in 「X ]的图象;再将函数 y =si n 「x 亠门]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x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i/x 」']的图象.14、函数 y 二 U-sin -X 亠"I - ; >0^ 0 的性质:①振幅:_ 2_.1 ■ i二;②周期:一二——:③频率:f 二一:④相位:;⑤初相::-2-函数y in 「x -三,当x 二花时,取得最小值为 y mm ;当时,取得最大值为 y max ,则sin二tan :-4 sin 二5 sin=cos : , cos I -:12丿二 COS 、£ , (JI cos l 213、①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1 - 1— 2 y max _y min ,—,乂y max y min ,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16、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17、向量加法运算: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②结合律:a b 1 = a b c :③ a 0 a =a . 丄-T彳彳屮⑸坐标运算:设a = x 1,y 1 ,b = X 2, y 2 ,贝U aX i X 2, y y .18、向量减法运算: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一H44⑵坐标运算:设a hy, b h[X 2,y 2,则 a-b=:必 - x ?, % - y ?.一 一 _设二、2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 , x>, y 2,则-J = X | x 2y 厂y 2 . 19、向量数乘运算:⑴实数■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 a .①九a =i 引扌1 ;②当/ > 0时,■ 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 0时,■ 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当,=o 时,,a=o . ⑵运算律:①’A a = -[ a :②泸.化L 禺=■ a 」a :③ ⑶坐标运算:设 a = x, y ,贝U - a - • x, y - x, y .20、 向量共线定理:向量 a a^0与b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 ■,使b a .设a =% , b = x 2,y 2,其中b = 0,则当且仅当x°2 - 乂2力=0时,向量a 、b b = 0共线.T42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i 、e>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 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使a 二…2e 2 .(不共线的向量 q 、e 2作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 底)—H —I22、 分点坐标公式:设点P 是线段?^2上的一点,?1、的坐标分别是 X 1,y 1 , X 2,y 2,当P 卫2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 ⑶三角形不等式:⑷运算性质:①交换律: a b = b a ;时,点P 的坐标是T +必,力+小2 \ (当九/时,就为中点公式。

)I 1 +丸 1 +九丿 2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⑴;b =:aib'cos 日(2 ^0,b 工0,0'兰日兰180^ ).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 0 .⑵性质:设a 和b 都是非零向量,则①a 丄b= ab=0.②当a 与b 同向时,a .b =囲曲;当a 与b 反 向时,a b =—卸b ; a a =扌=i#或a=va a .③a 科童将询.⑶运算律:① a b =b a •、②-a b = • a b 鳥一b :③ a b a c ■ b c .一、-、J■> d 4⑷坐标运算:设两个非零向量 a =捲,% , b = x 2, y 2 ,则a ・b =%^2 - y 1y 2. 若 a = (x, y ),贝 U %2=x 2+y 2 , 或 牙=J x 2 + y 2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24、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⑴ cos 匚--cos : cos : sin : sin : •,⑵ cos : - - cos : cos - - sin : sin :;⑶ si n: - -si n j cos ?-cos : si n : ;(4) sin : : =si n : cos : COSJS in :;⑹ tan 「」an:tan〔1 -tan 。

tan P25、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 2 2 2 ⑴sin2: =2sin 二cos 「. =■ 1 -sin2: =sin 二 1cos -2sin 二 cos : = (sin 二cos 「) ⑵ cos2: = cos : -sin 2 : =2cos 2 : -1 =1 -2sin 2:2「 2:-= 升幕公式 1 cos : = 2cos ,1-cos : = 2si n — 2 2量向射零y 非1+ 是X2者X14b mb 」丄耳 4a 设L7aX1-Hb贝角夹的■4.b与4a是c O T S =⑸ tan :----tan : -tan : 1 tan :(tan : - tan :二 tan : -1 tan : tan :);(tan : tan :二 tan 〔 T T 1 - tan : tan :).=降幕公式 cos 2’空以,sin 2-los 2 X-bird t a -a 11 - COS a sin a 1 - COS atan — = ±訂 ---------- == ---------- = -----------2 \ 1 十 COS a 1 + COS a Sin a27、合一变形二•把两个三角函数的和或差化为 "一个三角函数,一个角,一次方”的y = Asin ( x 川⑺)• B形式。

丄sin - 2cos 〉= \ .-_2/2sin i ::£ 亠门 i ,其中 tan 「二二•A28、三角变换是运算化简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变换,提高三角变换能力,要学会创设条件,灵活运用三角 公式,掌握运算,化简的方法和技能•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如下:(1 )角的变换:在三角化简,求值,证明中,表达式中往往出现较多的相异角,可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倍半,互补,互余的关系,运用角的变换,沟通条件与结论中角的差异,使问题获解,对角的变形如: ①2 是〉的二倍;4是2-的二倍;:-是二的二倍;,是二的二倍;2 2 4O O O O O O3011② 15 =45 -30 =60 -45;问:sin ; COS 一2 1212③ :-)-- :);4 2 4'⑤ 2 -(一八“)(:-)>)一(才一:);等等(2) 函数名称变换:三角变形中,常常需要变函数名称为同名函数。

如在三角函数中正余弦是基础,通常化切为弦,变异名为同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