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
在购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过程中,除了根据需求和发展,合理选择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还要解决好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
物理安全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部分,涉及对影响系统保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的外部因素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这些外部因素有:
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等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破坏。
温度、湿度、灰尘、供电系统等周围环境对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
计算机电磁辐射造成信息的泄漏。
非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减少上述各种因素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威胁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认真搞好计算机房的准备工作,以便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下面分几方面予以说明:
1)接地与屏蔽
接地是电子计算机系统减弱电磁场干扰与电磁辐射,防止静电积累,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和系统可靠运行的有效措施,接地系统处理不当,将会产生相反的作用,甚至引起严重恶果。
因此地运行场地准备时要认真研究接地,弄清各种地线之间的关系,并且确保施工质量。
计算机场地一般有以下几种地:计算机系统的直流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和防雷保护地。
国标中对它们的接地电阻及相互规定如下:
a)系统工作地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欧姆;
b)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c)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d)计算机系统直流地电阻的大小、接法以及诸地之间关系应以不同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而定。
当计算机附近有很强的电磁场干扰又无法回避或者为了防止计算机电磁辐射使机密信息被人窃取时,都应采取屏蔽措施。
屏蔽就是将要防护的设备放在电磁屏蔽室内。
不同结构和材料制造的屏蔽室一般可使电磁波衰减60-70分贝。
屏蔽室可以利用铜网或钢板造成单层或双层的形式。
屏蔽室要焊接好,并且要有良好的接地。
2)建立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是满足计算机对温度、湿度及灰尘技术要求的唯一方案,对大中型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必须建立具有供风、加热、加湿、冷却、减湿及空气除尘能力的空调装置,对微机和工作站,由于对环境要求不高,只需采取一般的降温,供暖及防尘措施就可以了,在机房建设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灰尘含量,包括:建立密封结构的机房,设置空气过滤器;对机房的顶棚、地板、墙壁、通风管道进行防尘处理;将易产生灰尘的设备和硬盘主机分开放置等等。
更重要提要定期进行清洁维护,清除内部产生的和外部带进机房的灰尘。
3)改善供配电
按照用电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电力部门将工作企业电力负荷分为三个等级,计算机设备的负荷类型也此一致。
在国标中,依据计算机的用途和性质规定了相应的供电要求:即对于一级负荷采取一类供
电,即需要建立不停电系统;对于二级负荷采取二类供电,即需要建立带备用的电源系统;为了保证电网的电压、频率和波形达到国标或计算机系统的要求,通常使用UPS或自动调压器。
用户可根据系统的需求及电网的质量在市场上选购。
4)火灾及其防护
火灾是计算机机房内比较容易发生而且危害最大的安全事故,要求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包括:
a)建筑上要选用防火材料,并从防火规范考虑进行房间总体布局
b)设置报警和灭火设备,在中型计算机房要采用自动控制,分区动作的高效低毒,无二次污染的灭火系统
c)加强防火管理,制定有效的防火制度
d)静电的预防与清除
静电是发生最频繁、最难清除的危害之一,它不仅毁坏计算机中的元器件,使机器出现故障,还会影响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
产生静电的因素很多,随着机房内各种绝缘材料和化学合成材料的使用,静电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在机房建设和日常操作中都需要考虑如何防止和消除静电,常用的方法有:
a)在机房建设中使用静电活动地板和防静电壁纸,最好不用地毯;
b)确保设备良好接地。
c)使机房内的湿度能保持在45%--65%;
d)机房内的家具如磁带,磁盘柜,工作台表面尽可能用金属材料;
e)工作人员的服装,鞋子用防静电或低阻材料;
f)使用静电消除剂或静电消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