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常见的物体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汽油和盐水B.黄铜和石墨C.人体和大地 D.塑料和陶瓷2.手电筒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
如图甲是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小明所画手电筒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甲乙3.将下面一个物体与小灯泡串联接在电源上,闭合开关后,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A.橡皮 B.铅笔芯C.塑料尺 D.透明胶带4.如图电路中,用导线连接下列两点后,会导致电路短路的是()A.a、c B.b、cC.b、d D.d、e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同时发光的正确电路是()6.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安装有照明灯和换气扇。
如果开关S1只控制灯;开关S2只控制换气扇(M)。
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7.在图甲的四幅电路图中,与图乙所示实物图对应的是()甲乙8.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灯泡亮、电铃响 B.小灯泡亮、电铃不响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 D.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9.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1、S2,则()A.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 B.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C.L1、L2都能发光 D.L1、L2都不能发光10.小轿车上大都装一个指示灯,用它来提醒司机或乘客车门是否关好。
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车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
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设计的模拟电路图,认为最符合要求的是()11.信息社会建立在智能化电路的广泛应用基础上。
其实,智能化电路(逻辑电路)同样由开关和用电器组合而成。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闭合一个开关表示满足一个条件,指示灯亮表示导致的结果,则下列关于该电路能实现的逻辑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甲电路:既要……又要……B .乙电路:只要……就……C .甲电路:要么……要么……D .乙电路:或者……或者……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2.物理学中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________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13.两盏完全相同的灯L 1、L 2接在电压为6 V 的电源上都能发光,现要判断L 1、L 2的连接方式。
条件 判断方法 L 1、L 2的连接方式不使用任何仪器 方法一:取下一盏灯,若另一盏灯仍能发光 ________联 方法二:取下一盏灯,若另一盏灯不发光________联给一只电 压表及若干导线 方法一:用导线把电压表并在某盏灯的两端,若电压表示数是3 V ________联 方法二:用导线把电压表并在某盏灯的两端,若电压表示数是6 V________联 141212S 3,则会发生________现象。
15.如图所示是一把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中A 是吹风机,B 是电热丝。
将插头插入插座,若只闭合开关S 1,电吹风吹出的是________风;若将开关S 1、S 2都闭合,电吹风吹出的是________风。
(均选填“热”或“冷”)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6.在下图中,将实物电路补充完整,使灯L 1、L 2并联,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17.如图所示为一实物电路,请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10分)18.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所接电路图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
(1)电流表A 2的读数是________。
(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 1指针偏转较A 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
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
(3)连接电路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以下两种简单方法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法是否可行方法1 把其中一灯泡从灯座中取下另一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方法2 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两灯熄灭 两灯一定是串联 19.演绎式探究——研究带电小球间的作用力:经科学研究发现,两个带电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1、q 2,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 (远大于小球的直径)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F =122q q k r,其中常量k =9×109 N·m 2/C 2。
(1)如图,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若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负电荷,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选填“引”或“斥”)力,此时两球将相互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为了使这两个小球在原来的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在乙球的右边某位置放上一个电荷量为q 3的小球丙,此时恰好使得三球均保持静止。
则丙球应该带________(选填131223==q q q q q q 成立。
参考答案1.D 点拨:汽油、塑料、陶瓷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盐水、黄铜、石墨、人体、大地都容易导电,是导体。
故D 选项正确。
2.D 点拨: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四部分组成的,干电池是手电筒的电源,小灯泡是电路中的用电器,按钮是电路中的开关,外壳是电路中的导线。
A 图缺少电源,因此错误,B 图缺少开关错误,C 图开关闭合后会发生短路,错误,因此D 图符合题意。
3.B 点拨:四个物体中只有铅笔芯是导体,与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才能发光,其他物体均为绝缘体,与小灯泡串联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小灯泡都不发光。
故B 选项正确。
4.C 点拨:短路是指不经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所以用导线一端接a 、b 、c 三点的其中一点,另一端接d 、e 两点的其中一点,都会导致短路,故C 选项正确。
5.B 点拨:A 选项中当开关闭合后,与开关并联的灯泡被短路,只有一个灯泡发光;B 中两只灯泡串联,当开关闭合后,两只灯泡同时发光;C 选项中缺少电源;D 选项开关只控制左边的灯,在开关断开时右边的灯还亮。
6.B 点拨:照明灯和换气扇互不影响,所以二者必须并联,且都有自己的控制开关,只有B 选项符合要求。
7.A 点拨:从实物图可以看出,灯泡L 1、L 2并联,开关在干路上,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L 1的电流,因此对应的电路图是A 选项。
8.C 点拨:由电路图可以看出,开关S 2与灯并联,当其闭合时,将灯短路,所以S 1、S 2都闭合后,只有电铃响,而灯不亮,答案为C 。
9.B 点拨:当开关S 1、S 2闭合时,L 2被短路,无电流通过,所以L 2不能发光,L 1能发光,故B 选项正确。
10.C 点拨:从题意可知,只要有一个开关没有闭合,指示灯就会亮,当四个开关全部闭合后,指示灯不亮,由此可判断开关与指示灯并联,且四个开关是串联而成,D 图中,当四个开关闭合后,指示灯被短路,同时电源也短路,不合要求;只有C在电路中加入一保护电阻,使开关无论闭合或断开,电路均正常工作,因此C图正确。
11.C点拨:甲电路中两个开关是串联的,只有当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时,灯L才会亮,所以它可以实现的是“既要……又要……”的功能,故A选项描述正确,C选项描述错误;乙电路中两个开关为并联,两个开关只要闭合其中的任何一个,灯L就会亮,所以它实现的是“只要……就……”或“或者……或者……”这样的功能,故B、D选项描述正确。
12.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点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物理学中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3.并串串并点拨:取下一盏灯后,另一盏灯仍发光,说明互不影响,因此两灯并联,若另一盏不发光,则是串联;当一盏灯两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压时,两灯不可能是并联,因为并联后两灯电压相等,且均等于电源电压。
14.S3短路点拨:由题图可知,欲使L1、L2串联,就要使电流依次通过L1、L2,故应只闭合S3;若同时闭合三个开关,造成电源短路现象,灯泡不亮、电源可能会烧坏。
15.冷热点拨:只闭合开关S1,只有吹风机接入了电路中,此时吹风机工作,吹出冷风;若将开关S1、S2都闭合,则吹风机和电热丝都连入了电路中,此时电热丝发热,吹风机向外吹风,吹出的是热风。
16.如图所示。
点拨:要使两灯并联应将它们的右端接线柱用导线连接,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为干路开关,应将它们的左端接线柱用一根导线连接到开关的右端接线柱。
17.如图所示。
点拨: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时,首先画电源(电池组),按照电流方向连接,从电流“+”极开始,到L1左端是电流的一个分点,电流分为两支(即L1、L2并联),并联后的合点流出再进入电流表,再流过开关,最后回电源“-”极。
18.(1)0.4 A(2)电流表A1和A2选用的量程不同(3)可行不可行点拨:(1A2的读数为0.4 A。
(2)两只电流表的示数不同,是由于两电流表所用的量程不同所致,不能只凭一次测量数据得出结论,同时实验的器材选择不合适,应选择同一只电流表来测量不同位置的电流进行多次测量后,再进行判断归纳。
(3)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方法1是可行的,而方法2中,若在并联电路中断开干路中的导线,则并联的两灯均熄灭,故用此方法来判断两灯的串、并联状态是不可行的。
19.(1)引 靠近 (2)正甲:F 乙甲=F 丙甲 则131222=q q q q k k r r r '(+),2322=q r r q r'(+)32q r q r '+ 乙:F 甲乙=F 丙乙 则231222=q q q q k k r r ',2321=q r q r'31=q r q r ' 3321=1q q q q 131223=q q q q q q 点拨: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靠近时相互排斥,异种电荷靠近时相互吸引,所以此时甲、乙两小球之间的作用力是引力,在这个引力作用下它们将相互靠近,为了使甲、乙两小球静止在原位置,必须是丙球对乙球是吸引的,所以丙球应带正电荷;由于甲、乙、丙三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又根据电荷间作用力F =122q q k r可求得电荷带电荷量之比与距离之间的关系,两式相减(或代入)就可得出电荷所带电荷量之间的关系,化简后即得所要证明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