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柳林宏盛聚德煤业有限公司50101回采工作面专门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编制:
审核:
科长:
地测副总:
矿长:
聚德煤业预测预报科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五日
一、50101工作面概况
50101工作面为聚德煤业5号煤层1采区首采工作面,西起设计停采线,东至50101切眼,南至50103工作面运输顺槽(工作面标高+795.5m~+872.1m),北至未开采区域。
该工作面总体为南北走向,地面位置位于工业广场西北约1600m;地表大部为黄土高山农田,有零星居民住宅,地表无常年积水。
工作面走向宽196 m,平均倾斜长595 m,面积116528 m2,煤层平均厚度1.5 m,容重1.46 t/m3。
该工作面东部为煤层露头处,为原青阳煤矿及古空区;西部为5号回风大巷、运输大巷及轨道大巷;北部和为未开拓区,南部为设计50102工作面。
上覆为4号煤采空区,下伏距8号煤层顶板52.8m。
50101工作面总体上呈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南北走向,倾角1°~15°,平均7°。
5号煤为半亮型煤,黑色,玻璃沥青光泽,低灰-中灰、低硫~中低硫、低磷~中磷、低热值~高热值之焦煤,煤厚0.8-2.2m,平均1.5m,最薄位置靠近设计停采线。
煤层结构复杂,局部含0~2层夹矸,厚度0.06m~0.70m,岩性为泥岩或炭质泥岩,容重1.46t/m3。
伪顶:无。
直接顶:为泥岩和细砂岩,平均厚度7.2m;泥岩平均厚度4.6m,黑色,致密块状,含煤线;细砂岩平均厚度2.6m,深灰色或灰白色,薄层状,细粒结构,泥质胶结,分选性差,磨圆度中等。
老顶:4号煤上部的岩层,砂质泥岩,黑色,致密块状,参差状,平坦状断口,含植物化石。
平均12.5m。
直接底:灰黑色细砂岩,砂质泥岩,含大量植物叶茎化石。
厚度0.9~4.2m,平均2.2m。
老底: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含大量叶茎化石,细粒黄铁矿。
厚6.6~11.2m,平均8.9m。
50101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区域内掘进期间未发现断层、陷落柱、岩浆岩等地质构造。
该工作面上覆地层为二叠系山西组,含水层以中粗粒砂岩为主,平均厚度12m,赋存砂岩裂隙含水层,但整体富水性较弱,局部补给条件较好的地段富水性略强。
据ZK1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82L/s.m,渗透系数为0.567m/d,属于弱含水层,与太原组灰岩混合水位标高+817.1 m,水质为SO4.HCO3-Na.Mg.Ca型,矿化度0.993g/L。
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为+800.0m。
二、矿井充水水源分析
(一)地表水
工作面对应地表无常年性水体,中部有一勘探钻孔ZK4,面内无地质构造,上覆无较强含水层,无承压水,切眼东部为煤层露头,原青阳煤矿的开采范围,东南部为原成家庄公社4号煤开采区域,4号、5号煤层大多浅部开采,但开采资料不详,疑存有老空、古空积水。
主要充水因素分析如下:
1、勘探钻孔水
该钻孔位于工作面中部,为早期井田地质勘探钻孔,开孔标高+908.2m,见5号煤标高+842.4m,高于在此太灰、奥灰水位标高(+800.0m)。
对工作面的回采不构成威胁。
2、顶板砂岩裂隙水
工作面上覆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在回采时可能有少量出水,易疏干,局部可能出现滴水、淋水的现象,因对4号煤开采时已对其起到疏放作用,故对5号煤的回采不构成威胁。
3、4号煤采空积水
工作面上覆岩类型为软弱型,根据“三下”规程导水裂缝带计算公式 公式一:10M 20H L +=
m 6.39102.220H L =+=,采高取最大煤厚2.2m 。
公式二:6.56.36.1100H L ++=∑∑M M
5.36
6.56.36.1100H L =++=∑∑M M ,采高取最大煤厚2.2m 。
经计算,L H 取最大值39.6m 。
煤层回采顶板跨落带计算公式:k 100M H 2.24.7M 19=
++∑∑ k 100M H 2.24.7M 19=++∑∑=12.0(m )
,采高取最大煤厚2.2m 。
根据4号煤与5号煤层间距,4号煤处于回采工作面垮落带内,若4号煤有采空积水将直接进入工作面,是5号煤回采最大的水害威胁。
在工作面进行探放水期间运输顺槽P3点向前7米处3号钻场施工期间先后在6号孔和7号孔探放出4号煤老空水,合计出水量约300m 3。
4、4号煤采空积水
掘进期间5号煤在煤层钻探时控制了巷道两帮轮廓线外20米及施工前方
30m超前安全距离,切眼施工前控制到切眼外扩30米,均未发现老古空区,故不受该水害威胁。
5、奥灰水
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为+800.0m,工作面可采范围内最低底板等高线标高为+802.5m,高于奥灰水位标高2.5m,可采范围内均高于奥灰水位标高。
因此,50101工作面回采期间不受奥灰水影响。
三、涌水量预计
根据掘进期间巷道涌水量预计本工作面正常涌水量小于5m3/h,最大涌水量小于50m3/h。
四、防治水手段
1、掘进期间
掘进期间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原则,采用井下瞬变电磁法对巷道进行超前探测。
探明了5号煤层及上覆4号煤层富水情况。
并进行了超前钻探,确保施工巷道两侧轮廓线外20m和施工前方30m的超前安全距离,保证了掘进期间的施工安全。
2、回采之前
在工作面形成后,进行了围面瞬变电磁法探测,探明了工作面内的低阻异常区域,根据物探报告探测到的低阻异常区,在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顺槽进行了钻探验证,所有钻孔均严格按设计施工,并根据钻探情况进行了补钻。
探测到4号煤采空区的钻孔均未见出水,其余钻孔探到4号煤实体煤内。
掘进队在施工期间每掘进5米用锚索钻机向巷道顶板施工一个探放4号煤层的钻孔,探放到4号煤层或4号采空区的探放孔均无异常。
五、开采安全性评价
从探测结果及古井、小窑调查资料分析,4号煤层为房柱式开采,开采规模小,无大范围采空,工作面内未发现有5号煤层开采迹象。
掘进工作面两顺槽及切眼期间,对物探给定的低阻异常区进行了钻探验证,施工钻孔278个,总工程量22077.5m,单孔最大出水量25m3/h。
工作面形成后,根据物探成果分析,在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顺槽进行了钻探验证。
所有钻孔均严格按设计施工,其中在切眼东侧40米及切眼中部存有大面积低阻异常区,结合古井调查资料,分析其为青阳煤矿的4号古空区。
在切眼处施工钻孔,探测到切眼东侧最远90m距离的钻孔未出水,即切眼东侧90m为钻探控制区,无积水。
钻探验证期间共施工钻孔41个,总工程量4423m。
故分析本工作面回采期间不受水害威胁,可以安全回采。
六、排水系统
工作面运输顺槽水流,由运输顺槽水沟(规格300×300mm)自流到5号回风大巷,在回风巷的运输顺槽风桥附近设置容积不小于40m3的临时水仓,安设两台BQW120-40-25/N潜水泵(一用一备),配套一趟Ф108mm的排水管路,直接排入5号轨道大巷水仓,由5号轨道大巷水仓排到主水仓,再排至地面,紧急情况下可将压风管改为排水管使用;
工作面回风顺槽水流,由回风顺槽水沟(规格300×300mm)自流经皮回联巷到5号胶带大巷经采区变电所到5号轨道大巷水仓,由5号轨道大巷水仓排到主水仓,再排至地面。
七、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1、回采期间水害防治中心、调度室、安监科应密切沟通配合,共同完善水害预测预报工作。
2、工作面回采期间综采队每班必须观测出水情况,发生突水预兆等异常情况立即向调度室、水害防治中心和安监科汇报。
3、工作面试采前完善排水系统并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转。
八、附图表
1、50101回采工作面物探及钻探成果图(1:1000)
2、50101工作面钻探钻孔成果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