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复习

中考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复习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发表见解称“拙见”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 “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 “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 “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 “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赔”;请人改文用 “斧正”。
D
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 时有些故事还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B、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但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常常联系的,交错使用。 C、从文学常识的角度来看,《孔乙已》和《我的叔叔于 勒》有三点相同:作品中的“我”都不是作者本人;都是 短篇小说;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 D、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人物; 祥子是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人物;杨白劳是歌剧 《白毛女》中的人物。
12、“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 苏如海”是后人对唐宋八大家中某 些人散文的评价,他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3、代表我国古代文学最高成就 的是先秦之____、汉之___、唐之 __、宋之__、元之___、明清之 ___。
江南三大名楼天下闻名,唐代诗人以此为 题材,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请用三大名楼 的名称填空: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描绘了王勃站在____上所见的如画的美 景。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 洲”烘托了崔颢登上____远眺而生的思乡愁 绪。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 杜甫把登上_______所见的浩瀚无边的八 百里湖水的壮观景象描写了出来。
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 洞庭湖 头”的“湖”指的是 ,它所纪 范仲淹 念的文学家是 ,由这幅对联我 们可以想到他的两句名句 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 鲁智深 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 要人物是: 刘备、曹操 。 3、保尔· 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所写长篇 > 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的主人公,他的精 神鼓励了千千万的读者。
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 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 》。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 ③ 丹麦作家 笔下的“丑小鸭” 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的成长 历程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世外桃源”这个故事出自东晋著 名诗人 的《桃花源记》。 ②《陈涉世家》节选自西汉著名史学 家司马迁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 ③ 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 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 形象。
作家并称美誉
屈宋: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和宋玉的并称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 散文家司马迁 三曹:曹操和其子曹丕、曹植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 唐宋八大家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 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 安石、曾巩。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 马致远
亚圣 诗仙
中考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复习
考点破译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文 学和文化常识的基本要求学样式。” 2.对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考核,侧重于课 文中出现的比较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重点考查
①中国古代某些常见作家的字、号、别名、笔名, 所处的朝代,外国作家的国籍。他们的代表作品 及艺术风格。 ②对于与课本有关的中国著名作品的体例、命名, 以及作品里的主要人物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 作品中出现过的名言警句。 ③对于文学作品的分类;古代诗词曲、史传、小 说、论文、杂记的特点及分类。 ④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文学团 体、诗人作家的合称和文学运动等等。
9.写出下列古诗文中常见借代词语的意思: 桑梓: 家乡 巾帼: 妇女 鸿雁: 札,书信 汗青: 史册 闾左 : 穷人 社稷: 轩辕,指代国家 骚人: 文人
黄发垂髫:老人小孩; 伛偻提携:老人、小孩; 布衣、白丁:平民百姓 ; 南冠:囚犯 须眉:男子; 同窗:同学 ; 桃李:学生 手足:兄弟 伉俪:夫妻 膝下:父母 华盖:运气 丝竹:音乐。 烽烟:战争 婵娟、嫦娥:月亮 桑麻:农事 三尺:法律 庙堂:朝廷 可汗:古代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
填空题: ①《论语》主要是记录 春秋 时思想家 孔子 言 行的书。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 史书, 西汉 时的 司马迁 。鲁迅誉之为 作者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③文房四宝是指: 笔 、 墨 、 纸 、 砚 。 文人四友是指: 琴 、 棋 、 书 、 画 。
④范进参加乡试考试中了举人,如 他想考上进士,最后得参加 殿试 考 试。 ⑤典故“高山流水”是一则春秋时 俞伯牙 期发生在钟子期和 两人之 间的动人故事。
丹青世家
杏林世家 梨园世家 园丁世家
汗青 轩辕
黔首 庶民
风骚
阴阳
江河 岁寒三友 折柳
左迁
贬谪
擢升 玉兔 圆寂 羽化 仙逝 婵娟 谥号 桑梓
社稷 江山 桃李满天下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①乡试;②会试;③殿试
烽火 干戈
交际用语
交友称谓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求人原谅说“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
3.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C ) A.《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司马迁。 B.《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 指奏乐的声音。 C.《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都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 用了象征手法。
D
B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 A、《关睢》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 沙· 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枣核》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 抒情散文。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 《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马克· 吐温的《竞 选州长》都是小说。 7、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是莎 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 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 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 集《朝花夕拾》。
复习要求
1、中国古代作家,要了解其姓名,所处 朝代,文学史上的评价,作品集的名称, 作品的体裁,主要思想内容,文学作品的 主要人物,字号籍贯等。 2、中国现当代作家,要了解他们的作品 体裁,作品集及主要作品,以及作品中的 主要人物等。 3、外国作家,要了解国籍及所处时代, 主要作品和体裁,以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等。
亲友间礼貌称呼
令尊、令堂 他人父母称: ____ ____ 。 家父,家母,家慈 自己父母称: ____ ____
他人兄妹称: 令兄、令妹 ____ ____ 。
家兄,舍弟,舍妹 自己兄妹称: ____ ____ 令郎,令爱,令嫒 他人儿女称: ____ ____ 。 犬子,小子,小犬,小女 自己儿女称: ____ ____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的作品是《史记》,我国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四书五经”是指那些典籍? 4、《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 的言论和行动的典籍。 5、《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各国 游说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 西汉刘向整理而成 .
6、《楚辞》,西汉刘向收集屈原、 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 . 7、屈原《离骚》. 8、《庄子》,庄周及其弟子所作. 9、《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 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10、王维的诗歌被苏轼称赞为“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 11、鲁迅先生在“五四”前夕写的 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
愚——愚兄 小——小女、小儿
微——微臣 卑——卑职.
别人住处称: ____ ____ 。 寒舍、舍下、草堂 自己住处称: ____ _______ 。 男性统称: 须眉 ____ 女性统称: 巾帼 ____ 老师称: 恩师、夫子 ______ 。 门生、门下 学生称: ______ 。 同窗 同学称: ______ 。 高足 对方学生:_____ 读书人称: 相公
实战演练场
例1 下面对几种文体的有关常识叙述得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说,有抒情诗、叙 事诗和说理诗;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和新诗。 B.散文这种体裁,精粹简练,形式自由,能够比 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自然环境。 D.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 手法,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
妻子之父母称:泰山、泰水 ____ 。
他人之妻称: 尊夫人
自己之妻称: 拙荆,贱内 妻子称呼丈夫: 相公
丈夫称呼妻子:娘子
尊称: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谦辞
敝——敝国 贱——贱体
解析 本题考查文体的有关常识。C项对小说的三要素的表述,人 物和故事情节这二要素是正确的,另一个要素应是环境,它包括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种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不同的, 前者有助于表现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性格,而后者决定了人物之间 的关系,决定了主人公或悲或喜的命运。二者比较起来,社会环境 更为重要,所以C项表述不完整。
府上 尊府
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 孩提: 始龀: 总角: 垂髫: 豆蔻年华: 弱冠: 而立: 不惑: 天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