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pptx
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pptx
(3)原告的“红蓝白”外观设计专利是作为 装饰使用的,且原告经营的牛肉面为知名商品, 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被告的行为又 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1984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 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消毒液,定名为 “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地坛 医院于1997年3月向全国三十多个生产厂家转让 许可使用其技术生产、销售“84”消毒液。 地坛医院起诉爱福特公司未经原告许可,擅自使 用“84”消毒液作为其产品名称已构成不正当竞 争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被告爱福特公司不同 意其观点。
(一)概念 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
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调整对象 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管理关系 因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的民事赔偿关系
(二)立法概况 1993年9月2日 :《中华
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 定的配套规定
(一)平等原则
1、主体资格平等; 2、权利义务平等 3、意思表示平等; 4、法律保护平等
本案涉及侵犯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不正当竞争 行为和侵犯外观设计专利行为。
(1)本案原告在北京设有20余家“美国加 州牛肉面大王”连锁店,连锁店经营的牛肉面在 消费者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应认定其经营的牛 肉面为“知名商品”;
(2)本案被告使用的颜色为“红白蓝”, 原告的外观设计专利的颜色为“红蓝白”,这对 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二者的差别难以区别。依据 《专利法》的有关规定,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 的外观设计专利权。
1、经营中:诚实,童叟无欺 2、行使权利:基于善意 3、履行义务:信守诺言,兼 顾各方利益
(五)遵守商业道德的原则
不实施违反交易圈的礼仪的、 为一般大众所非难而视为不可忍 受的行为
一、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 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 秩序的行为。
案件经一、二审审理,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此案二审判决书 论述到“商品的通用名称不能获得知名商品特有 名称的独占使用权,判断通用名称时,不仅国家 或行业标准以及专业工具书、辞典中已经列入的 商品名称应当认定为通用名称,而且对于同行业 经营者约定俗成也应认定通用名称,而且对于已 被同行业经营者约定俗成,普遍使用的表示某类 商品的名词,也应认定该商品的通用名称” 。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并掌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 法及其主要内容,尤其是11种不正 当竞争行为的表现以及对不正当竞争 行为监督检查的具体程序和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教学时数: 4学时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立法概况
(1)行为主体:合法经营者
(2)行为目的:使人混淆产生误解或者淡化他 人商业标识
注册商标
(3)行为客体
产地
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
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4)行为表现:擅自使用与他人上述标识相同 或者近似的商业标识
2、表现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 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 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 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 买者误以为是该知名商品
在“84消毒液”一案中,1984年研究成功后被 定名为“84消毒液”对一种新产品而言这样的命 名具有特殊性,体现了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区别性 特征,而原告所研制出“84消毒液”后,以技术 许可证方式许可多家企业生产该产品,全国诉讼 生产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已有四五十家,产品大 都使用“84消毒液”名称,并经过有关主管部门 的的审查核准,这样“84消毒液”实际被作为该 类产品的统称而被管理和使用。在“84消毒液” 产品10多年的市场过程中,已经成相关产品的含 义,应值得注意的是商品名称显著性特征并不是 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一 个特有的名称也可转化为通用名称,一旦出现这 样情况,就失去法律保护的条件。
(二)自愿原则 1、自主自愿地决定经济事项; 2、对自己真实意思的行为负责 *经营者自主自由地从事经济
动,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不得 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及他人 的利益。
(三)公平原则
1、竞争机会公平; 2、利益设定应均衡,不能 显失公平; 3、根据收益合理地分摊 无过错损失
(四)诚实信用原则
包装是指为区别与类似商品以及方便携 带储运而使用在商品上的辅助物和容器。
而装潢是为区别与类似商品而在商品或包 装上附加的文字、图案、色彩的排列组合。
包装具有识别功能和方便携带、储运的功 能,而装潢具有识别和美化的功能,它既可 附加于商品上,也附加于商品包装上,其基 本构成为文字、图案、色彩三个要素,同时 还有三个要素的排列组合,二者既有区别又 往往紧密地联系。
(二)特征
1、主体:经营者 2、主观方面:故意,且以市场竞争为 目的
3、客观方面:违法行为
(1)《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的11类 不正当竞争行为
(2)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规 定
4、客体:民事侵权性和社会危害性
(一)假冒混淆行为
1、概念
指假借和冒充其他经营者的名 义或其商品的名称、商标、质量和 产地标志等,以使人混淆产生误解 的行为。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
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以为是他 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 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 解的虚假表示。
1992年美国鸿利公司来华投资经营餐饮业, 冠以“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名称,至今在北 京已有20余家连锁店。其“红蓝白”的装饰牌 匾,于1999年11月3日在我国获得外观设计专 利。1999年4月1日,北京馨燕快餐厅开业, 其横幅牌匾打出“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名称, 牌匾颜色依次为“红白蓝”三色。1999年6月 7日,经鸿利公司请求,北京有关工商部门责 令“馨燕快餐厅”将其牌匾上的字样除去。 “馨燕快餐厅”仅将“国”、“州”两字除去, 改为 “美加牛肉面大王”,“国”、“州”两 字在牌匾上的空缺处仍在。为此,鸿利公司遂 于2000年5月12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起诉。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名商品
既没有定义也没有作出解释性规定,只 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关于禁止仿 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不 正当竞争行为若干规定》中第三条第三 款作出相关规定:“知名商品是指在市 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 的商品”按照此项规定就是说:知名商 品要在相关公众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