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养老商业计划书
“4一2一1”家庭的出现,使得第三代人口的赡养 负担过重。家庭很难充分当起老年人的生活赡 养和精神慰藉的义务。
家庭结构核心化 4一2一1 中国特色的家庭结构
一方面使得老年户数量增加,另一方面使得家庭关注
的重心从老年人转向子女,以子代为中心的家庭观念 开始整合到整个家庭结构中。与此同时,在城市中出
现了越来越多的“啃老现象”,父辈一代又要承担起子
女的买房首付和孙辈的照顾,这种供养文化的转移正 在改变着家庭经济资源的分配方式。因而传统养老为
养老服务机构替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旅居享老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生活式享
老度假模式,能够让老人真正享受旅居带来 的快乐,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它主要分为五大模式,即资源共享养老模式, 文化旅居享老模式,运动旅居享老模式,康
产品功 能分析
为社会分忧
优化社会组织结构,以组织形式实现功能养老。
加强理论+现实研究,以老为本发展老年经济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步伐,研发满足不同需求的旅 居产品,提供专业化服务
替儿女尽孝
打破传统养老格局,减轻儿女负担。
创造新的商业机遇
深刻洞察现阶段经济发展为老年经济带来的机遇, 牢牢把握住发展老年经济的契机。
市场需求与品牌空间
1、据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
家。 2、2014-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 到33%左右,是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3、从2013年—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情况将发生重要变化,包括:
市场规模巨大! 那么我们如何介入呢?
选择西北市场空白项目
旅居养老
老人 用品 老人 服务
老人 游乐
老人 需求
打造一站式老人旅居平台
项目建成后即成为西北最大的老年人旅居平台 项目功能涵盖目前老人养老消费市场所有内容
旅居平台转向互联网+的轻资产企业
• 以旅居平台打造强势互联网+的轻资 产企业 • 以旅居项目为核心,发展老人消费 项目
因此
我们有理由 为中国的老龄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 录 Contents
Part-1 Part-2 Part-3
项目市场分析 项目定位规划 项目商业模式
PART1 项目市场分析
世界老龄化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面临一个共同的课题:人口老龄化。所谓人 口老龄化,国际上公认的定义是指社会中≥60岁人口超过总 人口的10%,或≥65岁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在20世纪里, 人口寿命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均预期寿命比1950年延长了 20年,达到66岁,预计到2050年将再延长10年;21世纪上 半叶人口的迅速增长意味着60岁以上的人口从2000年的大 约6亿增加到2050年的将近20亿。2005年联合国发布的预测 显示,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由2000年的10.0%,上 升到2025年的15.1%,2050年的21.7%;65岁以上老年人 口比例相应由6.9%上升到10.5%、16.1%;年龄中位数相应 由26.8岁上升到32.8岁、37.8岁。
体享老模式、分权宝享老模式。生活式旅居,
让老人有“家”的归宿感,旅居平台提供设 施及相应的全包式外围服务、产品供给、老
人个性化需求,让老人真正享受到“旅游+
居家+度假+享老”的生活式度假。 让老人在安全、轻松、私密、整洁、舒适、
和谐的环境下,体验休闲度假、旅居交友等
活动的乐趣,从而心情愉悦,真正享受旅居 带来的快乐,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将建立完整养老产业链
• 整合养老产业相关业务
• 项目将在国内其它城市复制推广
• 建设中国最具吸引力的老年门户
什么是
旅居养老?
释义:旅居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补充。它遵循健康养老目标,利用养老机
构、度假村等资源,结合休闲旅行,提供安全愉悦的高品质养老生活。目前较为流行的候鸟式养老、度假养 老都属于旅居养老范畴。 所谓“旅居”,有别于观光为主的老年旅游。它让老年人在日常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的同时,根据个人需求,
战略规划
第一阶段 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 战略拓展
第三阶段 实现蓝图
立足兰州
整合U卡 成员 10000人 次
甘肃扩展 5家以上 营业点
老年人的第二个春天
1、老年人口高龄化日趋严峻、老年人口子女越来越少、空巢老年人口现象日益普遍; 2、老年人普遍孤独,旅居养老停留时间倾向15天内; 3、老年群体的文化程度较高,对退休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4、老年群体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在条件允许下都想圆年轻时环游世界的梦; 5、西北旅居养老市场一片空白,普济仁华顺应市场发展,成为内蒙古乃至西北地区 唯一一家旅居养老咨询服务公司。
市场总结
潜力大:兰州庞大的老人消费群体每年产生近28亿元的消费额度; 空间大:目前兰州养老产业市场消费档次偏低,高端产品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 市场占比份额小,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竞争大:商家之间的竞争,电商与实体之间的竞争,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之间的竞
争,面临众多竞争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 政策少:目前兰州养老产业市场竞争无序,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制度,缺乏交流和 沟通平台,缺乏有品质的服务,没有养老协会等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机构。
兰州有上千家各类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但知名度高、服务好的却不多,总体而言,市场需求大, 但秩序较差;
间接竞争对手——养老院、敬老院
99%以上的养老场所依附于郊区,大部分只针对60岁以上的老人,且运作模式单一,60岁以上老 人的可需求性的东西太多;
间接竞争对手——民间养老场所
品牌级别越高的养老场所在兰州占有的市场份额越低,70%以上的民间养老场所还处于品牌竞争状 态,各民间养老场所是由大量的小机构构成。
项目定位规划
PART2
战略定位
旅居养老体验式消费
做中国旅居养老的第一品牌
我们不仅仅是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我们是为养老产业的贡献者
何为体验式消费?
所谓体验式消费:就是一种以服务为主,休闲娱乐为辅,一般位于城市郊区
山清水秀,空气清晰,大型度假村或度假式酒店等位置,体量一般较大,它
强调从生活情境出发,塑造人们的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通过环境、建筑及 与城市风格的融合营造出别致的休闲场所,激发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
市场调研分析小结
旅居养老占了养老消费市场的 40%以上;旅游占25%以上; 其他老年服务占15%左右。
产品提升,销售逐渐上升, 商户可承受资金能力,除个 别业态,其他资金水平偏少。
旅居业态品牌商户少,单体 旅居产业;
老年消费不仅规模继续扩大, 费、追求享乐性消费发展到
规模小,在市场的所占不足5%,无专业的规模型 其性质也从保障基本生活消
经济 功能
社会 功能
让老人健康长寿
通过合理的旅居生活安排和管家式服务,达 到愉悦身心,健康体魄的作用。
西北老年 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
45岁以上具备经济实力的中老年人
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十三五”之后将开始迎来老年人口消费 潜力增长的高峰。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群体消费总量占GDP的比例可上升 到9%-13%,到2030年该比例可上升到15%-23%。到2050年,中国老龄产 业的市场总量将达到届时GDP的30%以上。
选择有内涵的、慢行式的异地居住产品,享受吃住行玩乐等全站式服务的养老体验。
存在形态:复合形态和独立形态。 复合形态:入住旅居,主要是旅居基地,成为多业态多业种有机组成部分,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独立形态:独处一地,以体验旅居为核心招募周边消费供应商。
旅居养老属于哪一行业?
老人
旅居养老
旅居养老体验目的是什么?
(7)对结交新朋友感兴趣
首创精神。创业过程包含着新的产品或新的服务的诞生。 资源重组。创业者将资源、劳动、原材料和其他资产组合并创造出比原先更大的价值,从而获得相应的回报。 朝阳产业。基于时代特征。未来20年迎合了中国经济转型的特性。
1
完善银发产业体系
银发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问题,更涉 及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
一线品牌占有率低, 但一直在扩大市场 销售额中坚力量以杂 牌和小品牌为主 旅居类比传统类生意好 受电商影响,部分品 牌开始转型营销渠道 体验式旅居消费类型 的品牌在西北特别少
竞争者分析
兰州市目前无直接竞争对手,间接竞争对手较多,但他们的业态结构模式比较简单,且 品质和服务都比较落后。 间接竞争对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
普济仁华-旅居养老 秋鸣山居-旅居养老 商业策划方案 商业策划方案
企业家要学会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寻找商机!
为 什 养么 老要 ?做 旅 居
———马云
孤单,缺少玩伴
玩,人的天性 中国基础养老的“成功”(磨灭了银发长者的天性) 长者的质量养老是家庭永远最大的难题 素质养老发展的缓慢进程 生活 医疗 心理
3
●关注老人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 ●希望为老人提供“最好的”,注重品牌口碑及消费 过程 ●用自身的判断影响群体,对于老年消费有一定影响 力
4
●非常重视初期支持后产生的社会反馈,并以此衡量 今后给予支持的力度 ●关注媒体正面曝光量 ●关注舆论反馈 ●重视相关部门领导的认可
经营者分析
80%以上的经营者对本项目看好,半数以上的经营者有意向参与本项目.
4、兰州旅居养老市场一片空白,秋鸣山居顺应市场发展,成为兰州乃至甘肃唯一一家旅居养老咨询服务公司,这对 我们的品牌建设无疑是一个极有利的条件。
肃市场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 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 “河岳根源、羲轩桑梓”。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 甘肃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 主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 地;截至2016年甘肃常住人口2609.95万人 目前甘肃大约有365万老年人,占全省人口的 13.69% ;截至 2014年,甘肃省GDP达6835.27亿元 亿元。 ,与全国同等大型城市相比,仍处于中等位置;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7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