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2-4 隋唐五代时期-张萱、周昉与仕女画
02-4 隋唐五代时期-张萱、周昉与仕女画
传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图》卷、《挥扇仕女图》卷、《调琴啜茗图》 卷等。
周昉
(生卒年不详)
阎立本(601年-673年 11月14日)
• 艺术特点
周昉的绘画艺术特色为“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 他“初效张萱,后则小异”,后人以周昉不在仕女耳根敷染朱色这一 “小异”来区别两人的作品。
周昉擅长的画科不及其师张萱广博, 但周昉有许多艺术上的独到之处,他创制 出体态端严的“水月观音”,将观音绘于 水畔月下,给男性菩萨增添了女性的美, 颇有艺术魅力。
1、时代背景 中唐晚期,仕女画盛行,唐开始走向没落,男子征战未归,女子内心郁闷惆怅。 2、作品内容 此画展现了唐代宫廷嫔妃奢侈闲适生活的一个侧面,全图分为“戏犬”“漫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 3、艺术特色 ●整个构图,远近高低,错落有致。 ●人物形象丰颊肥体,神态安闲。 ●勾线细劲流畅,风姿毕现,设色富丽华美,表现出肌肤的细腻和服饰的轻薄,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出雍容的情致。 4、作品影响 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艺术价值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表现 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第三组:熨烫
熨烫部分是《捣练图》最为精彩的部分。扇火女童,观看熨烫的女童,俏皮的小童为画面带来了童稚的纯真, 活灵活现。熨烫的女子仪态端庄从容,安逸宁静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左右两个蓝橙色块与中间的橙色块 呼应,中间的两个白色块增加了视觉的亮点,使得整幅画面看起来和谐自然)
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划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 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 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画里的几位贵族人物,皮肤白皙细腻,脸庞丰润,体态丰姿绰约,服饰雍容华贵。都通过极细致的线 描和色彩敷设呈现出来。甚至是马的体形,都塑造得无比匀称、健硕。
人物和马匹的位置布局错落有致,极其富有节奏美感。画中央一匹毛色最深的马,构成画的重心。
它和前面的两骑,松散排布,像是音乐里舒缓的前奏。后面的五骑则是紧凑的、重叠的,像是华丽的音乐主 体部分。画中未画一丝春天的景色,却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游春”之意。
• 艺术特点
张萱善画人物、仕女。 他画仕女尤喜以朱色晕染耳根,画婴儿既得童稚之形貌,又有活泼 之神采。画贵族游乐生活场景,不仅以人物生动和富有韵律的组合见长, 还能为花蹊竹榭,点缀皆极妍巧,注意环境和色彩对画面气氛的烘托和渲 染。 从他曾以“金井梧桐秋叶黄”之句画《长门怨》并且“甚有思致” 来看,张萱是有文学修养并巧于构思的。 他的人物画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其妇女形象代表着唐代 仕女画的典型风貌,是周昉仕女画的先导,并直接影响晚唐五代的画风。
这幅长卷式的画卷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
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 系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
1、时代背景 盛唐时期,宫廷人物画发展迅速,纺织工艺发达。 2、作品内容 描绘了劳动妇女捣练劳动生活的图景,妇女加工绢丝,全图12个人物分三组,起首是捣丝,中间是缝合, 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 3、艺术特色 ●它以长卷形式出现,可以整体欣赏,也可以单独欣赏,形式新颖。 ●妇女形象丰颊肥体,服饰艳丽,线条匀称,转折不大,富有弹性,给人以明快活泼的感觉。 ●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人物全神贯注,气韵神情,神态各异。 4、作品影响 体现了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格,对当时的纺织工艺有重要文献价值。
在这幅作品中究竟谁才是虢国夫人呢?
第二种说法: 更有人认为画面中行进在第一位的女扮男装的才是 虢国夫人,因为通过文献资料知道虢国夫人在当时 非常喜欢女扮男装,而且其个性张扬,常一马当先, 率众前行。另外,只有第一骑马匹和侍姆所乘马匹 是“三鬃马”,这也说明了乘坐人物的尊贵。
你认为呢?
第三部分
【画家简介】-周昉
阎立本(601年-673年 11月14日)
• 人物生平
周昉(生卒年不详),字仲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 著名画家。出身显贵,先后任越州、宣州长史。
他能书,擅画人物、佛像,尤其擅长画贵族妇女,容貌端庄,体态丰 肥,色彩柔丽,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喜爱;是中唐时期继吴道子之后而起 的重要人物画家,当时有名的宗教画家兼人物画家。早年效仿过张萱,后 来加以变化,别创一体。
戏犬
仕女头戴折枝花,着朱色长裙,侧身右倾,手持 带拂尘,眼望左下角的一只毛色黑白相间的宠物 狗,小狗吐着红色小舌,尾巴欢快的摇摆,一幅 憨态可掬的模样。
弄衣
仕女身着朱色抹胸及地长裙,披轻薄微透的衣裳,似乎嫌天气闷热, 手指轻轻的整理领口,神态怡然自得。为避免人物姿态单调,画家 将仕女另一只手向前微抬,因此,人物的的形态更加灵活生动了。
◦ 仕女画是人物画中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的绘画,历代画家按照自己心中 “美”的理想来塑造中国仕女形象,通过姿态各异、优美动人的仕女来反映 当时的社会生活,传达特定的艺术旨趣和审美理想。
◦ 仕女画在发展过程中,其表现领域也不断扩展。“仕女画”作为一个概念、 一种题材门类、一种规模而论,就目前资料记载,应从唐代开始。其代表画 家有张萱、周肪等。他们笔下的仕女,大都是上层社会和宫廷生活中的贵族 和名门淑女。向人们展现了当时上层妇女闲逸的生活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张萱·代表作
【名作欣赏】-《虢国夫人游春图》
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北宋 赵佶(宋徽宗) 绢本 52.1X147.7厘米 收藏和数据:
辽宁省博物馆藏
简要介绍: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752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
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 耻骇”的典型环境。张萱原作已佚,传此幅为徽宗亲摹。
千古之谜: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虢国夫人?
在这幅作品中究竟谁才是虢国夫人呢?
第一种说法: 有人认为中间的两位贵妇人其中一位是虢国夫人, 其中大多认为右边的这一位是真正的虢国夫人,因 为她居于画面视点的中心,也有人认为左边的那位 是虢国夫人,因为通过研究此贵妇人没有涂抹脂粉, 与唐代诗人描写的虢国夫人“却嫌脂粉无颜色,淡 扫峨眉朝至尊”的生活作风相吻合的。
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通常与另一稍后于他的 仕女画家周昉相并提。
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还一再被许多画 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今已无一遗存。历史上留下两件 重要的摹本,即传说是宋徽宗临摹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
(生卒年不详)
阎立本(601年-673年 11月14日)
张萱·代表作
【名作欣赏】-《捣练图》
摹张萱捣练图
北宋 赵佶(宋徽宗) 长卷 绢本 设色 37X145.3厘米 收藏和数据: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款识题跋:
赏鉴跋: 天水摹张萱捣练图,钤:明昌。高士奇题签。
钤印:
收藏印: 秘府、明昌、明昌宝玩、御府宝绘、内殿珍玩、群玉中秘。
简要介绍:
此图为唐代张萱所作《捣练图》之宋代摹本,画 卷无款,因卷首隔水有金章宗完颜璟题签 “天水 摹张萱捣练图”,故定为宋徽宗赵佶所摹。按宋 徽宗在位时大力搜求古代书画,又对一些名迹加 以临摹复制,此即其一,然恐非出于赵佶亲笔,当 为画院画家之作。
周昉·代表作
【名作欣赏】-《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
唐 周昉 绢本 182x46.4厘米 收藏和数据:
辽宁省博物馆藏
简要介绍:
画上共有六位女子,身着绫罗绸缎,盘着高髻,头插花朵装饰, 蛾眉高挑,朱砂轻点眉心,富贵之气跃然纸上。
技法上,画家以淡色晕染轻纱,使得纱裙薄如蝉翼,达到透视效 果;以淡红点轻抹唇上,樱桃小嘴立即呈现。
画家采用“散点透视法”进行构图,把整个捣 练的劳动场面分三部分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 他不单纯图解劳动的程序步骤,而是注重对劳 动场面中流露情绪的细小动作的描绘,似求得 更好地展示出笔下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如捣练中的挽袖,缝衣时灵巧的理线,扯练时 微微着力的后退,几个小孩的穿插,一女孩在 煽火时以袖遮面及另一女孩出神地观看熨练等, 使画面中的人物与场景真实生动,充满生活情 趣。显然,这是画家熟悉生活、认真观察的结 果,体现了唐代仕女画在写实方面取得的杰出 成就。
阎立本(601年-673年 11月14日)
• 艺术特点
周昉的仕女画代表了中唐仕女画的主导风格,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体态 丰厚,曲眉丰颊,以肌肤丰满为美,所着衣冠全是贵妇之妆,衣裳用笔简 劲,色彩柔丽,开创了中国仕女画的一代新风。
周昉继承了顾恺之、吴道子等画家的“写神”传统,在刻画人物形象 时,他既能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又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兼移其神气”,表达出“情性笑言之姿”,被称为“画仕女为古今冠绝” 的画家。
◦ 优美的仕女画仿佛是一件温雅不俗的文房清供,点缀着历代文人墨客的生活 情趣。
接下来,观看视频《古代仕女画的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部分
【画家简介】-张萱
阎立本(601年-673年 11月14日)
• 人物生平
张萱(生卒年不详),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 开元(713~741)年间任过宫廷画职。
这不仅为画工所仿,而且也成为雕塑 工匠的造型样式,流传极广。更重要的是, 后人将周昉的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和佛像 画的造型尊为“周家样”,与“曹家样” (北齐曹仲达创)、“张家样”(南朝梁 张僧繇创)、“吴家样”(唐代吴道子创) 并立,合称“四家样”,是中国古代最早 具有画派性质的样式,为历代画家所推崇。
执扇与拈花
这应该是一主一仆,为凸显主人的高 贵,古代画家常常会用身高大小来区 分人物身份。这组人物中,贵妇云鬓 中插一支荷花,身披白色格文衫,一 只手掌心向上,指节微曲,作轻轻拈 花姿态,神情虔诚。身后的侍女衣着 较朴素,姿态慵懒,许是疲惫,将长 扇倚在肩上。
伫立
这位仕女身形较小,但与上图不同。从她衣着打扮,人物 姿态来看,应该也是一位贵人。画家在这里做了远近透视 的处理。画中女子裹着朱红色的纱衣,双手垂放在腹前, 一副端庄高贵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