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反应速率不相等,故 A 错误;
B. 反应开始到 5min,B 的物质的量由 0 变为 0.4 mol,则增加了 0.4 mol,故 B 错误;
C. 反应达到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由 0.8 mol 减少为 0.2 mol,变化量为 0.6 mol,A 为反
应物,B 的物质的量由 0 增加到 0.4 mol,变化量为 0.4 mol,C 的物质的量由 0 增加到 0.2
重庆市南开中学 2020 届高三化学 11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Cu 64Zn 65 Rb 85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 1.下列变化中,气体反应物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是 A.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迅速变暗 B. 露置在空气中的过氧化钠固体变白 C. 将氨气与氯化氢混合,产生大量白烟 D. 充满二氧化氮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 【答案】D 【解析】
CoO、Co2O3、单质 Al、Li 等)中制取粗 CoCl2·6H2O 的流程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 I 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已知 Co2O3 具有强氧化性,若步骤 II 中浸出剂为盐酸,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 (3)步骤Ⅲ中①的目的是除去 Al3+,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t
5min =0.02
mol/(L·min),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从图象中找到信息,找到谁是反应物,谁是生成物,根据方程式的系数之比等于变
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从而正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
4.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用稀盐酸除铁锈: Fe2O3 + 6H+ =2 Fe3+ +3H2O B. 用氨水吸收烟气中少量的 SO2: NH3·H2O + SO2 = NH4++ HSO3- C. 用金属钠除去甲苯中的水:2Na+ 2H2O= 2NaOH + H2↑ D. 铜片溶解在 NaNO3 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3Cu + 8H+ + 2NO3-=3Cu2+ +2NO↑ + 4H2O 【答案】B
错误; C. pH=11 的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与氢氧根离子也不发生反应,能大 量共存,故 C 正确; D. 0.1 mol/L 的 H2SO4 溶液中,Ba2+与 SO4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3.一定温度下,在 2 L 密闭容器中,A、B、C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 (3). 2Al3+ + 3CO32- + 3H2O=2Al(OH)3↓ + 3CO2↑ (4).
坩埚 (5). 泥三角 (6). 蒸发浓缩 (7). 冷却结晶 (8). 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
(9). C
【解析】 【分析】 含钴废料(含 CoO、Co2O3、单质 Al、Li)加入碱液,Al 能溶于强碱溶液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 锂能够被水溶解,过滤得到钴渣和含铝溶液;钴渣中加入浸出剂得到含有 Co2+及微量 Li+、Al3+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 20%碳酸钠溶液调节溶液的 pH 为 4.5-5 之间,然后加入 NaF,过滤得到铝锂渣和滤液,滤液中加入 30%碳酸钠溶液调节溶液的 pH 为 8-8.5,得到 CoCO3 沉淀,煅烧碳酸钴得到 CoO,CoO 与盐酸反应生成 CoCl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分离出 CoCl2·6H2O 结晶水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步骤 I 中 Al 能溶于强碱溶液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锂能够被水溶解,发生的主 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有 2Al + 2NaOH +2H2O=2NaAlO2 + 3H2↑、2Li + 2H2O=2 Li OH + H2↑,故 答案为:2Al + 2NaOH +2H2O=2NaAlO2 + 3H2↑、2Li + 2H2O=2 Li OH + H2↑; (2)Co2O3 具有强氧化性,若步骤 II 中浸出剂为盐酸,盐酸中的氯元素可能被氧化生成氯气, 污染环境,故答案为: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或生成氯气,污染环境); (3)步骤Ⅲ中①的目的是除去 Al3+,与加入的碳酸钠能够发生双水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2Al3+ + 3CO32- + 3H2O=2Al(OH)3↓ + 3CO2↑,故答案为:2Al3+ + 3CO32- + 3H2O=2Al(OH) 3↓ + 3CO2↑; (4)实验室煅烧 CoCO3 需要在坩埚中进行,所需的硅酸盐质仪器除酒精灯和玻璃棒外,还有坩 埚、泥三角,故答案为:坩埚;泥三角; (5)CoCl2 能够水解,生成的氯化氢容易挥发,因此操作①是需要在 HCl 氛围中进行,从 CoCl2 溶液中获得 CoCl2·6H2O 晶体,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洗 涤过程中可以用工业酒精代替水,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且酒精更加容易挥发,便于晶体干 燥,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 (6)某同学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oCl2 溶液,根据几种物质在 20℃时的颜色及 Ksp 值,滴定过程中需要有明显的现象,应该选用 K2CrO4 为指示剂,故答案为:C。 9.自来水是自然界中的淡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常用的自来 水消毒剂有二氧化氯(ClO2)和高铁酸钾(K2FeO4)等。 (1)某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少量 ClO2(夹持装置已略去)。
【解析】
【详解】A. 用稀盐酸除铁锈,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Fe2O3 + 6H+ =2 Fe3+ +3H2O,故 A 正确; B. 用氨水吸收烟气中少量的 SO2 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 2NH3·H2O + SO2 =2NH4++ SO32-+ H2O,故 B 错误; C. 用金属钠除去甲苯中的水,钠与甲苯不反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2Na+ 2H2O= 2NaOH + H2↑,故 C 正确; D. 铜片溶解在 NaNO3 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铜与硫酸不反应,但氢离子使硝酸根离子具有强 氧化性与铜发生反应:3Cu + 8H+ + 2NO3-=3Cu2+ +2NO↑ + 4H2O,故 D 正确; 答案选 B。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数目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
撞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 A 正确;
B.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目最多,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
大,故 B 正确; C. 增大压强,气体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反应速率 加快,故 C 正确; D. 增大 c(CO),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量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几率增加, 反应速率加快,故 D 错误; 答案选 D。 【点睛】增大浓度,增加的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不变的。 6.A、B、C、X 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 含有相同元素甲,可以发生如下转化(水参与 的反应,水未标出)。
A.KCl B.KSCN C.K2CrO4
D.K2S
已知几种物质在 20℃时的颜色及 Ksp 值如下表
化学式
AgCl
AgSCN
Ag2S
Ag2CrO4
颜色
白色
浅黄色
黑色
红色
Ksp
2.0×10-10
1.0×10-12
2.0×10-48
2.0×10-12
【答案】
(1). 2Al + 2NaOH +2H2O=2NaAlO2 + 3H2↑、2Li + 2H2O=2 Li OH + H2↑
【详解】A.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4Na+O2 =2Na2O ,氧气被还原,故 A 错误; B. 露置在空气中的过氧化钠固体变白: 2Na2O2 +2CO2 =2Na2CO3 +O2 ,二氧化碳化合价
不变,则该反应中的气体既没有被氧化也没有被还原,故 B 错误;
C. 将氨气与氯化氢混合,产生大量白烟: NH3 +HCl=NH4Cl ,无化合价不变,责该反应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 A、B、C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水溶液均呈碱性,则 X 可以是 CO2 B. 若 C 为红棕色气体,则 A 一定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 气体 C. 若 B 为 FeCl3,则 X 一定是 Fe D. A 可以是碳单质,也可以是 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若 A、B、C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 A、B、C 中含有钠元素,水溶液均呈碱性, 则 A 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B 为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碳酸钠与二 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 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为碱性,故 A 正确; B. 若 A 为氨气、X 为氧气,则 B 为一氧化氮,C 为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则 A 不一定为空气 中含量最高的氮气,故 B 错误; C. 若 B 为 FeCl3,则 A 为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 C 正确; D. 若 A 为碳、X 为氧气,则 B 为一氧化碳,C 为二氧化碳;若 A 为氧气、X 为碳,则 B 为二 氧化碳,C 为一氧化碳,故 D 正确; 答案为 B。 【点睛】元素的性质的推断题,要熟练掌握各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并能找到各物质间相互 转化方案,熟记物质的性质,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