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老师培训方案一意义为了提高生活老师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能尽快适应学生生活的正规化管理,以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对全体生活老师进行综合培训。
二日程安排时间内容主讲8月18日上午:8:00—12:00 开会,观看《和谐师生关系》下午:2:30—5:30 学习《生活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8月19日上午:8:00—12:00 学习《生活老师工作职责》下午:2:00—5:00 学习《生活老师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晚上:6:00—8:00 演讲8月20日上午:8:00—12:00 打扫卫生迎接学生返校下午:2:00—5:00 打扫卫生迎接学生返校晚上:6:00—8:00生活老师应具备的几项基本素质1、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洞察力。
这里的观察力包括观察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只有在第一时间观察到学生的异常情况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处理,避免学生出现意外情况。
要通过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及时判断学生是否出现问题,以便于及时处理。
2、预见危险的能力。
这里指的是老师能够发现将要出现或者可能要出现危险的能力。
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尽可能少的将学生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及时制止一些危险的行为和动作,以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3、较强的记忆力。
生活老师要熟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个人喜好等,还要记住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具体表现和身体情况等等,项目繁多,内容复杂。
如果没有较强的记忆能力,想要做到这些是不太可能的。
4、极强的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生活老师要有耐心在一遍一遍的重复强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一次一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和生存技能。
还要给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允许学生犯错误,但要在学生不断的犯错误中,强化正确的做法,是他能在错误的基础上进步。
5、基本的医学知识。
只有具备基本的医学常识才能对学生发生疾病时及时和正确的处理,为学生的下一步的治疗和康复做好铺垫。
而且对于一些突发的和紧急的疾病或意外伤害如休克、外伤、骨折等,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反应,将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6、快速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生活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较长,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晚上,所以生活老师要具备随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如遇到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火灾、地震等灾害事故时,要能够冷静、及时、正确的处理受伤学生并组织学生及时脱离危险。
7、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
生活交际工作是一项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和体力的工作,所以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是其他各项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
这是最至关重要的能力也是最好培养和锻炼的一种能力。
总之,只要具备了以上的几种能力,再加上热情认真和负责的工作态度,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生活老师。
浅谈生活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稿)在校寄宿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他们在生活自理、与人相处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
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有一种养尊处优的优越感,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会整理内务,自理能力特别差,容易想家;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的温暖,他们做事随心所欲,有时蛮横无理,不太考虑其他同学的感受。
这些寄宿学生就餐时吵吵闹闹、就寝时拖拖拉拉,平时衣物随处扔,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与他人发生争执。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所以他们除了对文化课教师有高要求之外,对生活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时近乎苛刻。
他们有可能为孩子的一次感冒、一次衣物丢失、一次摔跤或孩子的一次未及时换洗、一次没有吃饱而对生活教师的工作不满,说些不好听的、中伤人的话。
有的家长有想法不跟生活教师直接沟通,而是将问题反映到学校。
个别家长还会做出一些对学校不利的举止:将孩子转到其它学校,甚至在外面作反面宣传。
在这种家长的影响带动下,转走的就不是一个学生,有可能是多名学生。
想想家长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花费的钱财,想想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我们做生活老师的也应该理解和宽容他们的行为。
那么,面对家长的高要求和他们对自己工作的不理解,生活教师应该怎样与家长沟通呢?在沟通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首先,生活教师必须尊重家长,这是处理自己与家长关系的首要条件。
要尊重家长的人格,切不可说侮辱家长人格的话。
对怒气冲冲而来的家长,生活教师应该心平气和地接待,主动给家长让座、倒茶。
当家长以不冷静的态度抱怨、指责时,生活教师应先从自身找原因,客观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曾经在我校工作过的生活教师马老师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天,天气忽然转凉,她因为忙碌忘记嘱咐班上的某某学生加衣服,恰巧孩子的妈妈来了学校,看到孩子没有加衣服,就气愤地指责她,说她没有责任心,衣服放到包里都不拿给孩子穿。
马老师诚恳地对家长承认了自己工作的疏忽,并保证今后注意。
家长也就不再生气、抱怨了。
即便确实是学生的错,在与家长交谈时,也不可当着家长的面指责孩子,切不可说“你的孩子太不听话”、“你的孩子真笨,什么都不会做”、“你的孩子真让人头疼”等话,这些言谈举止都会让家长抹不下面子、下不了台,听别人教训自己的孩子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还有,切忌指责家长家教不严,这无疑是在给他们难堪,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隔阂加深,从而使家长对学校工作也划上一个问号。
与家长沟通最好以朋友的身份出现,面对家长可以表明心迹:你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在生活管理上我们就有应尽的职责。
我也是做母亲的,你们的心情我们理解,孩子可能因为年纪小,自理能力较差,我们尽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培养他的能力,也希望你们做家长的多多配合,让孩子在家也多加锻炼。
这样生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融洽起来。
沟通展开后,生活教师还要随时关注家长的内心感受,看自己有没有过激的语言让家长难以接受。
其次,生活教师要学会倾听。
无论是家长找上门来的还是班主任打电话叫家长来的,生活教师都要给家长说话的机会,让他们尽情倾诉心声。
此时,生活教师要用心倾听,家长说得对的地方,就点个头或“嗯”一声,家长说得不好或不对的地方,可等家长说完后一一解释。
再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家长有时的确比较容易发现问题,他们的唠叨也许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很有可能是想诚恳地向学校工作提建议。
作为生活教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应该接受的就要虚心接受。
这样家长就会觉得生活教师可亲可信,不仅有利于工作的改进,也有利于在家长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如果家长有事找到寝室,而孩子的生活教师又不在,那么其它寝室的老师也应该热情接待,能帮忙找人的就去找人,找不到人的话就耐心倾听家长的话,能解释的尽量解释,始终保持一份热情。
这也能给家长留下很好的印象,他们会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住宿是正确的选择。
其实,和不同的家长打交道,还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上的事不闻不问,以为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一切就该学校负责,甚至天气有变化也不知道及时为孩子准备衣服、鞋袜。
面对这样的家长,生活教师应跟班主任一样,通过打电话或让孩子传递信件的方式,向家长宣传家校配合的重要性,还可以说说孩子对亲情的渴望。
告诉家长,生活教师对孩子再怎么好,也不及自己的家人,他们渴望的还是家人的关注。
相信家长听了这样的话会深受感动。
还有些家长爱找事儿,这样的家长以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居多。
他们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孩子在家的时候,生活上的一些琐事基本上被他们包办了。
所以孩子一旦送进寄宿学校,他们就开始担心了:孩子在学校是冷还是热?吃不吃得饱?睡觉安稳吗?有没有人欺负他?一个生活教师要管那么多的孩子,她们的工作做得过来吗?会不会有偏爱之心?面对这样的家长,生活教师应始终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首先做到不厌烦、不埋怨,耐心细致地倾听、汇报和解释。
其次,除了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他们的孩子体贴入微之外,还要及时掌握孩子的吃、穿、洗、睡等方面的情况。
当家长询问时,生活教师能对答如流,家长要了解什么,生活教师都能一一介绍。
久而久之,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就满意了,把孩子放在学校也就放心了。
面对这样的家长,千万不可敷衍了事。
记得上学期开学初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一个刚将孩子送到学校住宿的家长到寝室来,发现一个寝室有40多个学生,便问生活教师:人这么多,你怎么能管理得好?学校收费这么高,一个寝室应该多安排几个生活老师。
这个生活老师“哦”了几声后,竟然这样回答家长:都是学校安排的,我们也没有办法。
这是将矛盾激化、将问题抛给学校的做法,是没有主人翁意识的表现。
有的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对孩子在校住宿极不放心,夜夜到学校探视,特别是刚开学的那几个周,不是送汤水就是将孩子接回家去。
有时孩子已经睡下了,家长一来,他们就哭着、吵着要回家,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情绪和寝室的纪律。
对这样的家长可委婉地劝说:请相信我们的工作,孩子在校吃得好,睡得香,不需要天天来看、来接。
孩子刚来校住宿,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
你们这样做对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有百害而无一利。
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看法是恨铁不成钢,当孩子一些生活细节上的问题屡次处理不好时,家长觉得孩子不成器,对孩子的态度不好,语言粗暴,甚至当着生活老师和寝室其他同学的面训斥孩子。
对这样的家长,生活教师应多多开导:您希望孩子能力强的想法是好的,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得慢慢来。
您的孩子最近表现有所转变,如果他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下,他的进步会更大。
然后针对孩子的表现与家长一起商讨对策。
既保全了家长的面子,又解决了实际问题,一举两得。
一些对生活教师心生不满的家长来到学校后,言语过激,总觉得生活教师工作没有到位,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关心。
此时,生活教师更应该冷静而又热情的接待,切不可跟家长对着来,更不可有“非要争个理、讨个胜面子不可”的想法。
记得原来有个生活教师叫何老师的,她的寝室有个学生不见了几件衣服。
孩子的爷爷奶奶很心疼,找她理论,口口声声说是她不负责任造成的,还说她几件衣服都没管好,还能做好其它的事吗?看来将孙子放到这里住宿真让人不放心。
开始何老师还比较冷静,但孩子的奶奶一再强调这些衣服都是从杭州买来的,是好衣服,很贵。
何老师听了几遍后就来火了,回应了一句:“莫不是要我到杭州去买衣服赔给你们?”孩子的奶奶更加生气了,就将此事告诉了校长、班主任、值日教师,最后在门卫闹,幸好有班主任的极力解释才化解矛盾。
可想而知,此事一定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
看来冷静是化解生活教师与家长矛盾的良方啊。
生活教师平时的工作繁琐、忙碌,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与汗水,作为学校的老师对你们的工作表示理解,对你们每一个人也表示敬意。
问题是,绝对有个别家长对你们的工作不够了解和认可,所以和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谈以上这些粗浅的看法的,能否有效还有待证明。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你们工作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