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盘点:从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走出的人物及创举

盘点:从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走出的人物及创举

盘点:从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走出的人物及创举
来源:宇辰网
成立至今,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历史已逾50年,在人工智能漫长的发展岁月里,从这座实验室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和作品。

1.图像识别
李飞飞/图来源网络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和视觉实验室(Stanfo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SAIL)华裔教授李飞飞,多年来致力于解决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和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棘手难题。

2007-2009年,李飞飞及其团队通过网络众包技术,建立起了含有1500万张照片、涵盖22000种物品的全球最大图像识别数据库Imagenet。

“这些物品是根据日常英语单词进行分类组织的。

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这都是一个规模空前的数据库。

在"猫"这个对象中,我们有超过62000只猫,长相各异,姿势五花八门,而且涵盖了各种品种的家猫和野猫。

我们对ImageNet收集到的图片感到异常兴奋,而且我们希望整个研究界能从中受益,所以以一种和TED一样的方式,我们公开了整个数据库,免费提供给全世界的研究团体。

”Li Feifei在TED演讲上说:“事后我们再来看,这个利用大数据来训练计算机算法的思路,也许现在看起来很普通,但回到2007年时,它就不那么寻常了。

我们在这段旅程上孤独地前行了很久。


图像识别之后,李飞飞又开启了Visual Genome(视觉基因组)计划,要把语义和图像结合起来,推动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

2.人工神经网络
吴恩达/图来源网络
机器学习领域专家,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教授,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 的联合创始人吴恩达,曾于2011年创建并领导了谷歌的深度学习团队,打造出大规模人工神经网络。

该神经网路总共由16000 个处理器连接而成,内部共有10 亿个节点,能够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主学习。

这个项目的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安卓操作系统的语音识别系统上。

人工神经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

它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

近十多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人工神经网络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已应用于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生物、医学、经济等领域,成功地解决了很多现代计算机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3.开源机器人技术软件平台
ROS/图来源网络
吴恩达早前还从事过另一份人工智能项目——STAIR(Stanfo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即斯坦福人工智能机器人),项目最终开发了开源机器人技术软件平台ROS的前身。

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是一组开源软件库和工具,具有强大的开发人员工具、最新算法、硬件抽象、设备驱动程序、库、观察仪、消息传递、软件包管理等功能,能够帮助软件开发人员创建机器人应用程序。

2007年,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为了支持STAIR,建立了交换庭(switchyard)计划——也就是ROS的前身。

2008年,威楼加拉吉(美国的一家机器人研究实验室和技术孵化机构)继续该项目的研发。

如今,ROS已经最受用户欢迎的开源机器人技术之一。

4.水下机器人
SeaDrone水下机器人/图来源网络
水下机器人名为SeaDrone,其诞生历程并不像前几个那么轰轰烈烈,也没有震惊整个科技界,它就是两位来自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学生Eduardo Moreno和Shuyun Chung在闲聊时迸发的一个想法。

随后,二人一步步将想法变成了现实产品,并借此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SeaDrone外形呆萌,体积小巧,只有大型水下机器人的四分之一,大约为0.3 X 0.25米。

其由移动端APP操控,采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惯性导航和相机组件,并做了防水处理,。

据Moreno 介绍,目前公司的重心放在水产养殖业,因为这一行业需要大量的水下观测。

船只、码头、渔网和水下管道都需要定期检查,传统方式是借助昂贵的远程操纵潜水器或者训练有素的潜水员。

SeaDrone可以胜任大部分这样的工作,同时降低成本,且非专业操作人员也能轻松上手。

5.无人驾驶技术
Drive.ai公司截图/ 来源:公司官网
今年,硅谷一家叫做Drive.ai的创业公司,获得了加州车辆管理局颁发的牌照,被批准在加州的公路上进行自动驾驶测试。

在此之前,总共只有12家公司获得此牌照,且其中大半都是响当当的知名企业,包括大众、奔驰、Google、特斯拉、宝马、本田、尼桑、福特等等。

Drive.ai公司于去年底获得1200万美元A轮融资,现有成员20多人,公司专注于通过深度学习为自动驾驶提供智能解决方案,使计算机可以自主学习,从而做出正确决定,而不是预先将所有做法编写在计算机里。

公司的招聘信息上显示,几位联合创始人均来自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

注: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新浪科技、TechCrunch中国、豆瓣等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