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讲卫生的好孩子教学案例

讲卫生的好孩子教学案例

《讲卫生的好孩子》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1、《讲卫生的好孩子》是小学思品第一册中一篇进行“个人卫生”教育的课文,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首先要确定学生该学什么,其次是教师该怎样引导。

因此,确定教学要点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我确定了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的目标。

认知要求——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的行为。

行为要求——做到穿戴整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

2、教材选取了儿童生活中常见的个人卫生行为,力求从不同角度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爱清洁、讲卫生,做一个穿戴整洁、有教养的孩子。

因此,本课的教学要点确定为:(1)爱清洁、讲卫生是讲文明、有教养的表现,有利于身体健康。

(2)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穿戴整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主体性原则,选择教法。

1、同龄孩子的故事最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多媒体课件中的故事正起着这种作用。

2、生活中巩固认知。

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反馈道德认知的过程中,
学生活动的环节:
(1)教学生刷牙时,我利用牙齿模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结合小老师的动作示范,全班一起练习正确的刷牙动作。

(2)师生共同拍手学唱《洗手歌》,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3)师生一起跳舞《我爱洗澡》,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巩固了认知,学习的兴趣更浓了,注意力始终被老师所吸引。

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的行为。

行为:做到穿戴整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有教养的表现,有利于身体健康。

2、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穿戴整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二)讨论明理(三)自我评价(四)总结(五)板书设计
教师先设问,
学生说,
同桌讨论后说,
最后教师总结。

胆怯、冷场、捣乱
培养学生的卫生养成习惯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的行为。

做到穿戴整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

板书设计
讲卫生的好孩子
穿戴整洁不喝生水
早晚洗脸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课堂上对于读得好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读得真不错!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
“——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让大家仔细听听!”“——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老师甘拜下风!”
“——多动听的声音啊,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
员!”……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教与学结合,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4、课堂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手段先进。

总之,这节思品课,既有体现思品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之处,同时也反映了自身尚需努力改进的地方。

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虚心听取同行教师的意见、建议,刻苦磨练,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全面的思品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