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看苏秦
——读《苏秦始将连横》有感
苏秦,这个活跃在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是“人生在世,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的最好诠释者。
有人说苏秦是一个擅长谋划的智者,有人则说他是一个追名逐利的小人,但在我看来,智者和小人都是苏秦的真实写照,存在于他身上的所谓卑劣和高贵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历史根源。
苏秦展露拳脚之际,正逢天下大乱之时,在那个世风日下、仁心诡诈、一切的的取舍都以现实的功名利禄为标准的年代,连骨肉亲情的父母妻嫂都可以绝情寡义,发达时就对你曲意逢迎,落魄时便将你扫地出门,一切的亲情都以利益为主,所谓的“笑贫不笑娼”正是那个社会的最好写照。
世道尚且如此,怎能没有像苏秦这般追名逐利的人呢?
初访秦国,苏秦也曾有过幻想,渴望通过“连横“的主张,让秦国打败六国,从而达到加功进爵的目的,然而,老天却跟他开了个玩笑,原本无懈可击的演说词被秦王驳回,最后只能被遣回家。
富贵梦的破碎还伴随着金钱的耗尽,最潦倒的时候,“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渐渐地,生活无着,面黄肌瘦,幸好,他并没有因此而堕落下去,既不怨天尤人、也不灰头丧气,而是将这些不公的待遇归为“秦之罪”,在那个兵荒马乱,“狡兔死,走狗烹”的时代,这无疑不是一条生存之道。
“觉醒”后的苏秦躬身自省,忍辱负重,后“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进而更加奋发苦读,发誓一定要立志成才。
都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苏秦终于踩到了“顺天”的点,开始了他步步高升的一生。
起初他只是“摩燕乌集阙”,“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没想到却引得“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
”依仗着他的刻苦好学,熟悉实事,有胆有识,能言善辩的优秀品质,或游说在宫廷庙堂之上,或奔走在大国小国之间,终于成为了“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服”的权势之人,一了当年之愿。
自身的富贵引来了父母妻嫂的逢合:父母“清宫除道,张乐设饮”;“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态度转变之快令苏秦瞠目结舌,以至于他发出了“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的悲叹。
苏秦虽然总在追命逐利,但他能让“连横”、“合纵”在自己的股掌之间灵活运转,对当时政治时局的有着高度的认识与掌控,观天下如一盘棋,可见其博闻广识、韬略过人。
此外,苏秦的躬身自省、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不畏失败、忍辱负重的可贵品质也有其可取之处。
值得肯定的是,苏秦是个功利心很强的人,在他身上,体现了功利主义,所谓功利主义,是与讲究仁义礼智信、追求人生的道德完满为宗旨的儒家相反的,以现实的功名和利益为人生宗旨和人生价
值的根本的,为了获得名利而讲求积极进取、勤奋苦练的思想。
毫无疑问,苏秦是具有这样思想的人。
功利主义的方法论具体表现为一种顺应时势、知机应时、知权善变、努力进取、自强不息的实践方法论,功利主义的人有时为了名利,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提倡功利主义,只是想说,苏秦的坚强的意志和为了抱负拼搏玩命的精神是值得现代的我们学习的,尽管功利主义者有些自私自利,但在正义目的下的个人奋斗精神,充分张扬了人的智慧、个性和气度,显示了人之为人的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是正是我们社会所应该提倡的。
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在内心深处都向往、渴求那种“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澡雪精神,但面对现实却往往不得不向世俗低下高傲的头。
苏秦是没能守住心灵深处的那方净土,因而他没能成为孔孟这样的儒家学派的圣人;但是他也没有打着圣人的幌子,运用不所谓的高尚道德去骗取功名利禄、快意人生,因而他是现实中一个真实的英雄,一个值得现代人学习的真实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