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
【篇一】
牛顿因一颗苹果而有了成就,还是一颗苹果因为牛顿而出名了?二者结合成就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常见考法】
本知识主要考查对于惯性的理解,惯性定律的应用,题目的形式为选择、填空等。

内容考查的难度不大,只要能理解惯性定律即可。

【误区提醒】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防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3、物体不受力,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能够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典型例题】
例析: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是静止的。

B.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力时具有惯性,物体受力后,它的惯性就减小或消失了。

C.把铁锤的锤柄在地上碰几下,锤头便套紧了,这是利用了锤柄
的惯性。

D.公共汽车刹车时车上的人站不稳,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的原因。

解析:A.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惯性
大小与受力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相关。

C.锤头套紧不是利用锤柄的
惯性,而是利用锤头具有惯性。

D.汽车上的人原来是与车一起运动的,刹车时,人因为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站不稳。

答案:ABC
【篇二】
力的测量
1.两种形变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直尺、橡皮筋等物体受力会发
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能够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橡皮泥、纸等形变后不能自动恢
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范性,当物体发生形变后,撤去
外力,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范性形变。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如橡
皮筋、弹簧等,当外力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也会发生范性形变,即撤去
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

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
则会使弹簧损坏。

2.弹力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人也有力的作用,这
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
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绳的拉力、重物的压力、支持物
的支持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相互挤压。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相关。

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跟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一致。

例如,压力方向:跟受力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内部;拉力方向:沿着绳子的伸长方向;支持力方向:跟受力物体表面垂直,且向上。

3.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体验1N 的大小: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4.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用途: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工具。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注意事项:A.所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伸长方向一致;B.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C.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篇三】
1、重力:要掌握重力的施力物体,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以及重力大小的影响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