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银杏园开发项目建议书

生态银杏园开发项目建议书

生态银杏园开发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滕州生态银杏园开发项目实施单位:滕州市官桥镇人民政府项目负责人:宋捷项目建设规模:银杏观休闲园300亩项目总投资:890万元项目建设地址:官桥镇银杏园1.2、项目由来:官桥镇银杏园,位于滕州市官桥镇南3.5公里,京沪铁路西侧。

该园于1987年从郯城引进金坠13、园铃9号等品种,近年先后又引进滕九郎、金兵卫、洞庭皇、宇香、亚甜等优质品种10个,现有面积达100多亩,是枣庄地区发展最早,结果面积最大的独立园片,现已发展成为集结果、采叶、育苗及盆景制作于一体的银杏多层次利用的多功能银杏园,原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晔来园视察时,称该园为“鲁南银杏矮干密植第一园”。

近年来以发展优质银杏苗木和高档银杏盆景和银杏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在银杏茶、银杏开心果、银杏枕等系列新产品初有成效,该园生产的孟尝君牌银杏果,于2009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目前,年产银杏果50万余公斤,银杏干叶6万公斤,年可向社会提供多种规格苗木10万余棵,盆景1000余盆。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和中医药对银杏需求的增长,我们拟对对现有银杏园进行扩建、改建,扩大基地面积,建设休闲场所,增建加工车间,建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产品系列开发于一体的自然林园。

1.3、项目概况:生态银杏园开发项目,计划投资96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960万元,利用1年时间,重点对官桥银杏园进行扩建、改建,建设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产品系列开发于一体的自然园林。

1.4、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滕州市官桥镇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南部,津浦铁路东侧,距城区19公里,建设中的枣庄新城25公里,东与羊庄镇交界,南濒新薛河与柴胡店镇相连,西与张汪、鲍沟镇接壤,北与木石、南沙河镇毗邻。

东西宽10余公里,南北长10余公里,北纬34°58′20″至34°59′20″、东经117°6′至117°18′40″之间,面积61平方公里,辖6个办事处、51个行政村,总人口8.1万人。

200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中心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财政收入4013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银杏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银杏园目前面积100亩,年产银杏果50万余公斤,银杏干叶6万公斤,年可向社会提供多种规格苗木10万余棵,盆景1000余盆。

但面积偏小,有效价值率低,该园生产的孟尝君牌银杏果,虽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但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特别是在银杏茶、银杏开心果、银杏枕、银杏饮料等系列新产开发方面有待提高。

应根据人民的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立足现有资源,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以银杏及果业水体综合开发为载体,以假日休闲为依托,合理利用与开发,全力打造起点高、设施好、环境美的休闲果业基地,打造天然“氧吧”园地,不仅能让市民游农家园,品农家果,吃农家饭,享农家乐,返璞归真,观光赏景,而且能为中小学提供课外实践的好课堂、好场所,真正达到“游古贤胜地,享天然风光”。

2.2、银杏的综合价值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属落叶乔本,雌雄异株,是世界上现有的最古老的植物活化石。

现存银杏其历史可追溯到7000万年以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银杏经过地质年代物竞天择,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特有的药食功效。

故银杏又名“长寿树”。

银杏树浑身为宝。

木本植物银杏树的果实叫银杏果,果壳白色,果仁似杏仁,故名银杏,又名白果。

果实成椭园形。

银杏叶呈扇形,经烘晒加工可制成银杏茶,含有高含量黄酮及银杏内脂,是不可多得的优质保健药物原料。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科研价值、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

1、食用:银杏种仁中含有淀粉、粗蛋白、核蛋白、粗脂肪、蔗糖、矿物质、粗纤维等,是高档滋补果品。

据传,宋朝把银杏列为贡品、圣品,深受皇帝赞赏。

北宋文豪欧阳修诗中说:因入贡,银杏贵中。

公卿不得识,天下百金酬,主人名好客,赠我比珠投。

食用方法有多种:炒、烤、蒸、炖、烩、烧等。

如银杏、鸭、白果炖鸡、白果粥等。

2、药用:自古医食同源。

银杏作为食疗用品,滋补保健有悠久历史。

元代吴瑞著《日用本草》中记载,银杏“其味甘平,苦涩有毒”。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有“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咳,缩小便,止百浊;生食降疾,消毒杀虫。

嚼浆涂鼻面手足,去疱疹、癣疳民、阴虱。

银杏叶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

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等。

3、科研: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第四世纪冰川以后成为我国独特的树种,在学术界一直被誉为“活化三古”。

在植物学上,同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尤其是银杏的生殖器官内具有游动带鞭毛的精子,这种特性是绝大多数树种所不具备的。

特别是银杏强大的生命力,抗污染、抗烟尘、抗核辐射、抗病虫害、抗严寒酷暑,是其他树所不能比拟的,在日本广岛,原子弹投放后,其它树木毁于一旦,唯有银杏保留下来。

4、生态:银杏抗病虫害,耐污染,对不良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是优良的绿化树种。

作为用材林、防护林或间作经营,银杏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而且绿化城乡,美化园林,点缀风景,调节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改善生态。

银杏生命长,抗风性强,用作防护林,其效益之长,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不用更换树种,也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农田防护林树种。

银杏对氯气有较强的抗性,在污染源及其附近,有的树种不能适应,而银杏却能生长。

5、观赏:银杏树体高大,伟岸挺拔,雍容富态,端正美观,季相分明且有特色。

银杏集叶形美、树形美。

近代,银杏已被广泛用于家庭观赏绿化和行道树,如北京、沈阳、成都等地的行道树,风格独特。

同时,将古朴凝重的银杏,通过艺术加工制成盆景,使其雄姿浓缩于盆景之中,幽雅独特,野趣横生,清供案头,令人赏心悦目。

2.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2.3.1、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官桥镇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春季少雨、多风、易旱,夏季炎热、多雨、易涝,秋高气爽,雨量骤减,晚秋多旱,冬寒燥冷,雨雪稀少。

年平均无霜期198天,年均日照时数2383小时,年均气温13.5°C,历年平均降水量741.1毫米。

2.3.2、便利的交通优势官桥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古有“九省通衢”之称,现代交通发达,104国道、京沪铁路、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铁纵贯南北,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木曲路、枣滕公路等省市级道路纵横交错。

交通的便利,也带动了商贸繁荣和经济发达。

2.3.3、雄厚的技术优势官桥镇是农业大镇,林果、农技等职能部门健全,中、高级技术员十多名,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技能,技术力量雄厚。

特别是银杏园,一直从事苗木繁育栽培和推广,技术条件好、管理科学,该园的银杏早期矮化密植、早熟丰产试验,曾经被省科委、省林业厅有关专家测产鉴定认为:园内栽植的银杏树结果早、产量高、单株产量和亩产量均居全国领先水平园。

专职园艺师是中国银杏研究会会员,自1995年以来,每年都出席一次全国银杏研讨会,曾获得“科技星火带头人”、“农村科技大王”、“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众多荣誉称号,这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2.3.4、极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心脑血管系列疾病率居各类疾病之首,发病比率遂年上升。

国内外医学界、科研机构经过近十多年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用食品的研究,发现银杏对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系列疾病有疗效显著、温和持久、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

而且生产银杏系列产品成本低、销价低,适合广大消费者、患者的消费水平,加之在国内外银杏系列产品市场正在培育中,今后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养生欲望的提高,利用银杏果、叶经过处理制成具有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两重用途的饮料,更易使广大消费者接受,将使消费领域更为广阔,潜力巨大,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将无法估量。

2.3.5、独厚的人文优势官桥镇是历史文化名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周边遍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古老的薛河,孕育了7300多年的北辛文化和薛国故城,成就了造车始祖奚仲、齐相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汉家儒宗叔孙通等诸多历史名人。

伴随着北辛大遗址公园的开发、薛国故城的保护与开发以及与全市红色旅游专线的开通,加上享受自然“农家乐”的兴起,能过银杏园的开发,以其独特的纯自然感受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游古文化胜地,赏农家园,品农家果,吃农家饭,享农家乐,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观光赏景,品味人生。

并且还能为中小学提供课外实践的好课堂、好场所,银杏基地发展市场前景好。

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新发展基地200亩,改良50亩,建设园艺制作园20亩,建设休闲长廊6公里,休闲中心2000平米,银杏果、叶加工生产设备一套,引进加工技术10项。

四、项目投资估算4.1、项目估算:银杏园开发项目总投入960万元,具体情况如下:1、新发展基地200亩,投入资金90万元;2、改良50亩,投入资金50万元;3、建设园艺制作园20亩,投入资金60万元;4、建设休闲长廊6公里,投入资金60万元;5、休闲中心2000平米,投入资金310万元;6、银杏果、叶加工生产设备一套,引进加工技术10项。

投入资金360万元;7、其他费用30万元(用于改善环境、前期工作费、科技培训等)。

4.2、工程工期:本项目从2011年11月开工建设项目,于2012年10月竣工。

本项目从2011年11月组织专门班子进行现场调查,规划设计建设方案。

从2011年12—2008年1月,拟定施工方案,邀请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招标;2011年2月—2011年8月,进行项目内容基础建设;2011年8月—2011年9月,恢进行设备购置与调试;2011年10月,完善各项工程建设,准备项目建设材料,做出竣工报告,申请竣工验收。

五、项目效益分析5.1经济效益银杏是一种高效经济林。

其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银杏且有非常高的食物价值、药用价值、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

因此,银杏苗木栽培示范基地建设,可以取得比其它果树等经济林木更高的经济效益。

目前市场上胸径5公分、长3米的苗木每株80元,每年销售8000株,收入可达64万元;园艺品年1000株,可达12万元;银杏果、叶及加可达2600万元,总计达2676万元。

5.2、社会效益银杏种植是当地农民发展林果业,带动农户从事林果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积极引导部分农户栽种银杏,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有利于社会和谐。

5.3生态效益银杏根系发达,春、夏、秋三季常绿,环境适应性强。

不任是海滨、荒漠、低丘、岗地,还是农田防护林带,银杏均表现出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种植银杏不仅可以提高地表林木覆盖率,还可以防风困沙,涵养水源,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改善生态条件。

六、结论及建议综上所述,生态银杏园开发是符合我镇林业业发展,结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具有突出的综合价值的特色产业,有利于引导农民调整和优化林果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增加中医中药原料供给,丰富市场供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