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模拟试题1专升本

统计学模拟试题1专升本


w 9. 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
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错误 ) 10.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 速度的连乘积。(错误)
三、选择
w 1.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 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C. 灵 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2.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确定调查单位 C.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确定调查时限 3.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 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是( B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 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D.另行分组
5、
w 对一批成品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选200件,
其中废品8件,又知道抽样单位数是成品 量的二十分之一。当概率为0.9545时, 可否认为这一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5%?
解:
p=
w 成品抽样成数 w 成品抽样平均误差与极限误差
p =
8 = 0.04 200
p = t p = 2 × 0.0135 = 0.027
85%,郊区人口占15%。为了解该市居 民的收入水平,在市区抽查了1500户居 民,每人年平均收入为1400元;在郊区 抽查了1000户居民,每人年平均收入 为1380元。若这两个抽样数字具有代表 性,则计算该市居民年平均收入应采用 哪一种形式的平均数方法进行计算。
解:
w 以各区人口的比重数为权数来计算该市
居民人均收入。
x = ∑ x
= 1400 × 85% + 1380 × 15% = 1397(元)
∑f
f
2、 w 某企业2001年某种产品单位成本为800元,
2002年计划规定比2001年下降8%,实 际下降6%。企业2002年产品销售量计划 为上年的108%,2001~2002年动态相 对指标为114%,试确定: ⑴该种产品2002年单位成本计划与实际 的数值。 ⑵2002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⑶2002年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多或 少降低的百分点。 ⑷2002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
1 1 0 0
1 0 1 0 1 1
零售价格变动对零售额变动的影响绝对值为:
∑ p q ∑ p q = 450 414.75 = 35.25(万元)
∑q p 零售量指数k = ∑q p
1 q 0
1
1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0 0
414.75 = = 98.75% 420
零售量变动对零售额变动的影响绝对值为:
∑q p ∑q p
基期零售额: ∑
pq
0
1 1
1 0 1
0
= 420(万元)
p q = 420 + 30 = 450(万元) ∑ p q = 100% + 8.5% = 108.5% 售物价指数 = ∑p q
1
报告期零售额: ∑
∑ p q = 450 = 107.14% 零售额指数 = ∑ p q 420 ∑ p q = 108.5% ∴ 450 Q ∑ p q = 108.5% = 414.75(万元) ∑p q
w 4.下面哪些是离散变量( B、E)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C.人均 粮食产量 D.住房面积 E.职工人数 w 5.下列指数中哪些属于质量指标指数( A、B ) 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B.商品价格指数C .产 量指数 D.商品销售额指数
五计 、算
w 1、某市共有5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占
一、填空
w 1. 统计泛指(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和
(统计理论)三种涵义。 2. 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分为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 结构相对数=( 总体中部分数值 ×100% )。
总体全部数值
w 4.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统计总体)的数量特
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数量特 征。 5. 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 和(专门调查)。
二、判断
w 1. 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确 ) 2.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 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错误 ) 3. 调查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的 时间。(错误 ) 4. 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 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错误 )
解:
w 以2001年的产品单位成本为基数,根据
2002年的计划百分比和实际完成百分比 可以计算出: ⑴2002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 800×(100%-8%)=736(元) 实际单位产品成本 800×(100%-6%)=752(元) ⑵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w ⑶2002年实际比计划少降低
w 5. 某企业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同期提高5%,
实际提高6%,则该企业劳动生产计划完成百分 比为120%。(错误 ) 6. 正相关指的就是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 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错误) 7. 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 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错误) 8. 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 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错误 )
4、某企业工资资料见下表
w 要求:计算第一季度每人月平均工资
月份 工资总额(元) 月末工人数(人) 上年12月 1 80000 200 9152 0 216 440 2 220 460 3 240 490 100280 112700
平均每人工资(元) -
解:
w 第一季度每人每月平均工资为:
91520 + 100280 + 112700 a 3 c= = = 464.18(元) 200 240 b + 216 + 220 + 2 2 4 1
1 0 0
0
= 414.75 420 = 5.25(万元)
零售物价和零售量对零售额变动的相对影 响为:
n n
n n
107.14%=108.5%*98.75% 零售物价和零售量对零售额变动的相对影响 为: 30=35.25+(-5.25) 计算结果表明,该市社会商品零售额报告期 比基期提高了7.14%,零售额增加30万元. 其中由于物价上涨8.5%,使零售额增加 了35.25万元;零售量降低1.25%,使零售额 减少了5.25万元.
p (1 p) n 0.04 × 0.96 1 × 1 = 0.0135 1 = n 200 N 20
范围 P = p ± p = 0.04 ± 0.027即1.3% ≤ P ≤ 6.7% w 在不重复抽样的条件下,该产品的废品 率在1.3%--6.7%之间,不能认为该批产 品的合格率不超过5%
w 当概率为0.9545(t=2)时,估计废品率的
6%-8%=-2%即2个百分点 ⑷2002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
w 3.某货司 百公1999年商零额420万, 的品售为 元 2000年1999年加 比 增
30万, 物指上8.5%。推该货司售变中于售格 元 售价数涨 零 试算百公零额动由零价和 零量动影程及响绝值 售变的响度影的对。
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可得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