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市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中心城区外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方案

《天津市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中心城区外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方案

《天津市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中心城区外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方案北辰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九年十二月目录1 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 (1)1.1规划指标执行情况 (1)1.2规模边界调整及规划修改情况 (1)2 规模边界调整必要性 (3)2.1规模边界调整背景 (3)2.2规模边界调整必要性 (6)3 规模边界调整可行性 (10)3.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10)3.2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13)3.3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 (16)3.4避让基本农田 (25)3.5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 (26)4规模边界调整原则和依据 (28)4.1规模边界调整原则 (28)4.2规模边界调整依据 (29)5 规模边界调整方案 (31)5.1项目用地情况 (31)5.2用地指标调整方案 (40)5.3用途分区及管制分区调整方案 (42)5.4预留指标使用情况 (43)6 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估 (44)6.1对土地规划指标的影响评估 (44)6.2对规划用地布局的影响评估 (45)6.3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45)7 规模边界调整的实施措施 (47)7.1实行听证制度 (47)7.2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切实做好耕地保护 (47)7.3依法行政,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 (47)7.4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监管 (47)8 结论 (49)附表 (51)附图 (54)附件 (61)1 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1.1规划指标执行情况《天津市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自2018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得到严格执行,有效的保障了北辰区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北辰区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严格实施管理,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切实保障了北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促进了北辰区各项用地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区域统筹发展。

《规划》明确了全区规划至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22728.40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18876.40公顷,图上实际落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8601.90公顷,预留城乡建设用地指标274.50公顷,其中中心城区内预留城乡建设用地指标59.60公顷,中心城区外预留城乡建设用地指标214.90公顷;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836.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967.00公顷。

根据北辰区2018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0781.44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7083.55公顷;耕地14259.72公顷。

基本农田现状保护面积5967.00公顷。

各项指标均满足规划指标控制要求。

1.2规模边界调整及规划修改情况《规划》实施以来,在确保全区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不突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为保障近期各类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北辰区共进行了3次规划调整,使用北辰区中心城区内预留城乡建设用地指标0.41公顷、中心城区外预留城乡建设用地指标93.6公顷和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预留指标35.81公顷。

调整后,北辰区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提高到18912.21公顷、中心城区内预留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为59.19公顷,中心城区外预留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为121.3公顷。

北辰区规划修改调整频率较低,充分体现了土地规划对于城市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前瞻性及规划管控的严肃性,规划的及时修改保障了重点项目的如期实施,对北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 规模边界调整必要性2.1规模边界调整背景北辰区为天津市环城四区之一,地处天津市中心城区北部,是京津黄金走廊和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的重要节点,是天津城市北移的承载区,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北辰将建设成为技术先进的制造业强区、辐射广泛的商务流通功能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

成为天津北方的一个璀璨的明星。

在此背景下,为促进北辰区经济发展需求,满足北辰区人民生产和生活需要,落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拟开展北辰区中心城区外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

本次规模边界调整共涉及七个地块,其中调入地块一拟建辰中路工业项目、调入地块二拟建陆港一经路工业项目、调入地块三拟建路港四纬路排水泵站项目、调入地块四拟建和满道(双富路—津武路)道路工程项目、调入地块五拟建和正道(双锦路—津武路)道路工程项目、调入地块六拟建双街示范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类等项目、调入地块七拟建设双街示范小城镇顺风东路(龙顺南道—永定新河北道)道路工程项目,面积共计140.06公顷。

调入地块一、调入地块二、调入地块三、调入地块四、调入地块六、调入地块七用地性质应为城镇工矿用地。

调入地块五因有0.17公顷和地铁M5线交叉用地性质为交通用地,其他5.01公顷用地性质应为城镇工矿用地。

经与《天津市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核实,七个调入地块共有104.81公顷的用地性质与《规划》不符,需进行规划局部调整。

依据《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津国土房发〔2018〕4号)(以下简称《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中第十八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是指项目依法在有条件建设区进行选址建设的,通过编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方案,将预留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落实于有条件建设区内,或在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在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之间进行形态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该项目符合《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中第十八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的条件,因此应根据国家和天津市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程序,编制本方案,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

图2-1 项目位置示意图表2-1规模边界调整涉及地块列表2.2规模边界调整必要性2.2.1辰中路工业项目落地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北辰开发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电商物流五大产业集群。

调入地块一辰中路工业项目将建设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大规模数据中心集群,用于发展云计算及基于云计算为基础的高端金融服务产业和高端信息产业。

其建设落成后,将加快园区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落户北辰,为北辰开发区现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供安全、高效的云服务,为建设“智慧园区”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将提升北辰开发区信息化驱动引领能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开发区综合影响力。

另外,作为工业4.0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建设国际顶级数据中心,将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国际金融财团等增值企业入驻园区,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2.2陆港一经路工业项目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互联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2018年9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天津市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鼓励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企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进库存前置、智能分仓、科学配载、线路优化,优化服务网络布局,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陆港一经路工业项目核心业务为“结合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互联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这在落实《天津市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要求的同时,其业务发展方向和北辰开发区现代电商物流这一主导产业方向相契合。

陆港一经路工业将致力成为活跃全球贸易的跨境产业创新高地,客户业务立足京津冀延伸发展到全国境内,并积极融入到“一带一路”与全球物流供应链当中,有效提高所在园区整体水平,促进北辰开发区互联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

2.2.3排水泵站及道路工程建设能够满足城市配套设施需求路港四纬路排水泵站项目为路港四纬路的附属设施,由于路港四纬路部分地段下穿大北环铁路,为防止雨水倒灌,造成下穿地道淹泡,需建设一座排水泵站,通过搅匀管道中堵塞的废渣淤泥,疏通管道,并提供压能快速将雨水提升排放,防止内涝现象的产生。

和满道(双富路—津武路)道路工程项目及和正道(双锦路—津武路)道路工程项目,均为城市次干路,主要服务于中短距离的交通出行和周边地块交通集散。

随着周边区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数量逐年增多,交通压力增大。

和满道(双富路—津武路)及和正道(双锦路—津武路)建设可有效改善大张庄镇的交通环境,完善道路网络,提升路网密度,使区域路网结构得到全面优化,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满足大张庄镇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2.2.4双街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双街示范小城镇建设符合天津市城市发展需求。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张家窝镇等四镇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批复》(津政函〔2007〕76号)中:“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要求,加快我市农村城市化进程,突破当前小城镇建设中面临的土地和资金制约,推动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同意西青区张家窝镇、津南区八里台镇、北辰区双街镇、汉沽区茶淀镇以宅基地换房的方式进行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促使经济发展动力逐步由农业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城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小城镇的建设可促使人口、资金、技术等向某一区域聚集,有利于乡镇产业发展、农村要素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当城镇化率超过30%后,城市化进程将会提速。

因此,小城镇的建设是加快城市化的必要选择,符合天津市城市发展需求。

双街示范小城镇建设是构建城乡交流平台的需要。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

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