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个别化学习区角观察记录
实录二:
于是,从孩子们带来的水果中我挑了一个红苹果和一个绿苹果,走了过去告诉她们,你们看苹果有的是绿色,也有的是红色的。婷婷突然说:老师,老师这个苹果还有点绿,有点黄。我转了转苹果发现,在那个大苹果的一个很小的地方确实有点绿,有点黄。
分析
与
调整
分析:
投放了一定材料的同时,也要注重适时的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出结。当孩子指出苹果还有点绿,有点黄时,我及时请孩子们围在一起观察苹果,讨论苹果,最后孩子都发现了:其实,苹果不是只有一个颜色的事实。
小一班
时间
2018.12
记录者
内容材料
汽车和数字配对(益智区)
停车场背景、小车子等
观察与
指导要点
观察幼儿使用车子数物配对的情况。
观察记录
实录一:
看见一位弟弟朋友在点数汽车卡片时拿了4辆车用手指一个一个挨着顺序数过去“1、2、3、4有5辆车”,我连忙走到他的身旁对他说:“弟弟,你在仔细的数一遍,到底有几辆呢?”弟弟看了看我,有些害羞的低着头,我说:“弟弟很棒,很会数的。”在我的鼓励下,弟弟马上数了起来,“1、2、3、4、5”我对弟弟说有“5”吗?
调整:
幼儿对水果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过分溺爱,他们平时所接触的水果一般都是经过长辈处理过的,如:已经去皮,甚至有的为了避免麻烦干脆榨汁,通过活动在孩子们眼中的苹果不再是单一的红色,而是一个个穿着漂亮衣服、充满生命力的“苹果娃娃”。
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2018学年第一 学期
班级
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2018学年第一 学期
班级
小一班
时间
2018.9
记录者
内容材料
小动物找家(益智区)
不同的屋子图样、各种图形(三角形、方形、圆形)
观察与
指导要点
1、观察幼儿是否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
2、如三角形、方形、圆形。
观察记录
实录一:
依依正在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她一块块地将图形放进相应的屋子图样中,圆形、三角形放好了,她拿起一块正方形的积木放进长方形的图样中时,怎么也放不进去,她开始用眼光向我求助,一直在旁边暗暗观察的我假装没有看见,依依试了几次还是没有成功。
分析
与
调整
分析:
幼儿在操作时很感兴趣,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选用结合主题和季节特征的操作材料在特定的情景下,让孩子操作,他们很兴趣。目标的提出即对他们原有经验的巩固,又有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需求。
调整:
幼儿能力有差异,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先操作,然后再观察同伴的操作,或者表扬能力强的幼儿,并请他来讲讲操作的思路,会让其他孩子受到启发。
观察记录
实录一:
今天我在美工区添置了一个新的游戏,孩子们都非常兴奋,都抢着去给水果宝宝穿衣服。突然,有几个孩子之间发生了争论。雷雷指着一张作品说:小熊,小熊你错了,你的苹果是绿色的。在一旁的小朋友都哈哈大笑起小熊的绿苹果。天天急忙抢着帮小熊说:苹果是绿色的呀。雷雷一听更急了:儿歌里都是这样念的:apple red,apple round.说着,雷雷念起了外教老师教的儿歌来指正其他小朋友。
调整:
在事先的准备上,创设更贴近小班孩子生活经验的情境,容易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教师还要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重视个别在集体中表现。
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2018学年第一 学期
班级
小一班
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8.11
记录者
内容材料
苹果穿衣服(美工区)
各色条状彩纸、苹果的简笔画
观察与
指导要点
观察幼儿使用正确的颜色撕贴苹果的情况。
实录二:
她把长方形的积木放在盘子里,准备放弃了。这时,我走了过去,对她说:“依依把这么多的图形宝宝都送回家了呀!咦!这个图形宝宝怎么没有回家啊?”“我放不进去。”“你仔细检查一下,是不是这个图形宝宝走错家了呢?”依依仔细地检查了一下,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拿起长方形的积木投入到图样中,终于开心地笑了。
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2018学年第一 学期
班级
小一班
时间
2019.1
记录者
内容材料
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2018学年第一 学期
班级
小一班
时间
2018.10
记录者
内容材料
小白兔捉迷藏(音乐区)
音乐、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头饰
观察与
指导要点
观察幼儿能跟着音乐正确表现动物形态的情况。
观察记录
实录一:
《小白兔捉迷藏》开始了,笑笑扮演了兔妈妈,凯凯扮演兔宝宝戴上了胸饰,音乐刚出来,孩子们有的说:小白兔跳出来玩,有的说:它去拔萝卜去,还有的说:它去超市买好吃的。有的先说了:“小兔休息一下。”还有的说:“小兔在吃东西了。”只有子瑜说:“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来了。”
实录二:
在弟弟疑惑的时候,旁边的妹妹抢着对我说:“老师,浩浩总是乱数的,我会数,你看着。”这妹妹把她的操作材料拿到我的跟前,有模有样的数了起来,数好之后还拿出数字来“5”,告诉我这就是“5”,并对我说:“老师我没多出来。”我看了看小男孩说:“弟弟,我们一起来数一下。”他看看我,用手点了汽车从右边开始往左边数,但是手口不一致,也没有数对。“弟弟,我们再来数一下。”
实录二: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着,最后老师做了一个表扬他的动作,大家应和着他的意见……可是等狼来捉小兔时,大家都变成花、草、树、石头等,等狼过来问:你是谁呀?没有一个说是小兔,子瑜说:“狼是食肉动物,它不喜欢吃草的。”看来孩子们还能区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呢!
分析
与
调整
分析:
虽然,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动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样能产生较多、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但实践让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戏,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真正符合幼儿需要,有利于每个孩子提高和发展的活动才是成功的。
分析
与
调整
分析:
小班幼儿的年龄小,思维直观、具体,自主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大多数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而指导行为主要是观察幼儿与材料、与同伴互动的情况,并适时地与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更充分地与材料进行有效互动,更好地与老师同伴交流。
调整:
我先仔细观察依依在活动中的行为以及遇到的困难,然后耐心等待看她是否能够自己解决。在她前两次向我眼神求助的时候我并没有理会,我希望她能够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我想先尽量做一个旁观者不去介入。到最后可可实在无法解决了,我便适时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