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方案

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方案

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方

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实施“两票制”为抓手,不断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规范药品购销秩序,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假价格,严厉打击“过票洗钱”、偷税漏税等药品购销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药品流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二、“两票制”的界定
“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

(一)药品生产企业或科工贸一体化的集团型企业设立的仅销售本企业(集团)药品的全资或控股经营公司,可视同生产企业;境外药品的国内总代理,可视同生产企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合规委托负责药品销售的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可视同生产企业。

以上情形在全国范围内仅限一家经营企业或总代理。

(二)药品流通集团型企业内部向全资(控股)子公司或全资 (控股)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调拨药品可不视为一票,但最多允许一次。

三、实施范围与时间
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药品可由乡镇卫生院代购)药品采购全面实行“两
票制”,鼓励其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实行“两票制”。

为保障基层药品的有效供应,边远交通不便的乡镇卫生院(含为村卫生室代购)配送药品,经县级卫生计生部门批准并逐级报省卫计委备案公布,可在“两票制”的基础上增开一次购销发票。

鼓励药品生产企业直接为公立医疗机构配送药品,公立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结算配送费用。

在发生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突发事件和病人急(抢)救等特殊情况所实施的药品紧急调拨、采购国家或本省省级医药储备药品,可特殊处理。

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流通经营仍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

自发文之日起启动实施“两票制”, 12月31日前为过渡期。

允许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和公立医疗机构在过渡期内消化库存、调整并重构药品供应链体系;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供应体系调整到位前,可按原渠道采购药品。

1月1日起全省公立医疗机构正式全面实施“两票制”。

四、实施内容
(一)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服务机构要将执行“两票制”作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其合规产品挂网的必备条件。

参与药品集中采购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承诺执行“两票制”的相关规定,否则不得挂网。

(二)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必须要求供货企业承诺执行
“两票制”有关规定并在采购合同中明确相关条款。

在确定药品配送关系时,必须与药品生产企业或药品流通企此签订配送协议,明确约定配送具体事宜和药品质量安全责任等相关要求,保证药品及时安全配送。

(三)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要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合理确定加价水平。

五、药品购销票据管理
(一)药品生产、流通企业销售药品,应当按照发票管理有关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增值税普通发票(以下统称“发票”),发票上应列明销售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批号、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等,不能全部列明的,应当附《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并加盖供货企业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注明发票号码。

所销售药品还应当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GSP)要求附符合规定的随货同行单,发票(以及清单,下同)的购、销方名称应当与随货同行单、付款流向一致、金额一致。

(二)药品流通企业购进药品,应主动向药品生产企业索要发票,发票必须由药品生产企业开具。

到货验收时,应验明发票、供货方随货同行单与实际购进药品的品种、规格、批号、数量等,核对一致并建立购进药品验收记录,做到票、货、账相符。

对发票和随货同行单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或者发票、随货同行单和购进药品之间内容不相符的,不得验收入库。

药品购销
中发生的发票及相关票据,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存。

(三)药品流通企业将药品销售至医疗机构的,必须向医疗机构提供药品生产企业到终端的全流程销售发票复印件(加盖药品流通企业的公章),全流程销售发票的生产企业名称、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数量等信息应能相互印证。

属于按照本案视为生产企业的,需向医疗机构作出书面说明,承诺其配送的药品符合“两票制”相关规定,同时要提供生产企业开具的发票复印件(加盖生产企业的公章),以留档备查。

(四)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验收入库时,必须验明票、货、账三者一致方可入库、使用,不但要向配送药品的流通企业索要发票,还应当要求流通企业出具加盖其印章的由生产企业提供的进货发票复印件(每个药品品种的进货发票复印件至少提供一次),两张发票的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名称、药品批号等相关内容互相印证,且作为公立医疗机构支付药品货款凭证,纳入财务档案管理。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使用电子发票,经过信息化手段验证“两票制”。

六、药品配送环节管理
(一)药品生产企业是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的第一责任人。

药品生产企业可直接配送或委托有配送能力的药品流通企业配送。

(二)鼓励服务信誉好、配送能力强,具备经营和质量控制全程可追溯的网络信息系统的现代化配送企业开展药品配送服务。

鼓励并支持开展县、乡、村一体化配送,经过提高配送集中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