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
2.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选择;
4.掌握标准曲线绘制及应用。
实验原理
邻二氮菲(1,10—邻二氮杂菲)是一种有机配位剂,可与Fe2+形成红色配位离子:
Fe2++3
N
N
N
N
3
Fe
2+
在pH=3~9范围内,该反应能够迅速完成,生成的红色配位离子在510nm波长附近有一吸收峰,摩尔吸收系数为1.1×10-4,反应十分灵敏,Fe2+ 浓度与吸光度符合光吸收定律,适合于微量铁的测定。
实验中,老师我们又见面了采用pH=4.5~5的缓冲溶液保持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的酸度;采用盐酸羟胺还原标准储备液及样品溶液中的Fe3+并防止测定过程中Fe2+被空气氧化。
实验仪器与试剂
1.752S型分光光度计
2.标准铁储备溶液(1.00×10-3mol/L)
3.邻二氮菲溶液(0.15%,新鲜配制)
4.盐酸羟胺溶液(10%,新鲜配制)
5.NaAC缓冲溶液
6.50ml容量瓶7个
7.1cm玻璃比色皿2个
8.铁样品溶液
实验步骤
1.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配制,按照下表配制铁标准系列溶液及样品溶液。
2.吸收曲线绘制用1cm比色皿,以1号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测定4号溶液在各个波长处的吸光度,绘制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3.标准曲线制作
在选定最大吸收波长处,用1cm 比色皿,以1号溶液作为参比溶液,分别测定2至7号溶液的吸光度,平行测定3次,计算吸光度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
实验数据处理
1、 样品中铁的计算
2.50
50.00
C C X ⨯
=读取值 Cx=4.65×10-5
×50.00/2.50=9.30×10-4
mol/L
2、 摩尔吸光系数计算
在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选择量两点,读取对应的坐标值,计算邻二氮菲配位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出的摩尔吸光系数:
1
21
2c -c A A ε-=
ε=(0.460-0.233)/(0.00006-0.00004)=2.00×10-5
7 样品溶液
4.65×10-5 mol/ml
实验注意事项
1、测定系列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时,必须使用同一只比色皿。
2、比色皿放入分光光度计样品室前,必须使用吸水纸将外表面擦拭干净。
3、比色皿在换装不同浓度溶液时,必须使用待测溶液润洗至少三次。
4、在比色皿未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光路时,必须将样品室舱打开。
讨论及思考
1.如果绘制你的标准曲线线性不好或者标准曲线有部分发生偏离,请分析原因。
答:标准曲线部分偏离的原因可能是:
(1)我感觉的数据如果有问题主要是感觉分光光度计不够精确,使用旋钮每次旋出相同的测定数值可能都不一样,有时小范围内甚至可能发生往大旋,波长数值反而变小的情况;
(2)也可能是装溶液时没有进行润洗,影响溶液的浓度。
2.计算的红色配位物摩尔吸光系数与文献是否一致?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一致。
3.如果各个测定溶液的酸度值不同,会给实验结果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