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旁”和“部首”的联系和区别
偏旁和部首常常连在一起说,于是有些同学就认为偏旁和部首是一回事,这是一种误解。
偏旁和部首,虽然有联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举几个例子吧:
举例1:
举例2:
举例3:
根据上面例子发现,偏旁是汉字形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一个字的上下左右能独立的部分,统称为偏旁。
如:“语”字,由“言字旁”和“吾”两个偏旁组成;“盆”字由“分”和“皿字底”两个偏旁组成;“问”字由“门字框”和“口”两个偏旁组成。
在偏旁中,有的偏旁本身是一个汉
字,如:“巴、人、力”;有的是不成字的,如“宀”“冫”;有的字在作偏旁时变了形,如“扌”是“手”的变形,“阝”是“耳”的变形,“水”在作偏旁时变形为“氵”,“刀”在作偏旁时变形为“刂”。
什么是“部首”呢?部首是字典、词典中对汉字进行归类时使用的,把同一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个偏旁就是这类字的部首。
部首多是形声字的形旁,如:“江、河、海、流、汗、汪、沙、洗、活”等字都是和水有关,就用“氵”作部首;“劝、功、男、劣、劳、加”等字都是和力有关,就用“力”作部首;“跑、跳、踢、距、跨”等字都是和脚有关,就用变形的“足”作部首。
由上面的总结可见,所有的部首都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的数量要比部首多得多。
在偏旁中,部首的数量很少,常用的有一百多个,《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部首检字表中一共收录了201个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