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隐私权
衡阳市珠晖区第二中学易松春
【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维护自身隐私权。
2.能力目标:理解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也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
【重点难点】
1.重点: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也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
2.难点:搞清楚哪些是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隐私权。
【教学方法】
讨论、案例教学。
【学情分析】
1.针对的问题:人应该诚实,但不等于无所顾忌地、不适当地说出一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诚实与隐私、善意谎言的关系。
保护隐私并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理解和帮助。
要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提高尊重和保护隐私权的意识。
2.学生的需要: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要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在向朋友、熟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因为并非所有的人都具有保守秘密的能力,有的人没有出卖朋友隐私的意图,但他的性格特质却决定了他难以保守秘密。
学生需要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感受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过程】
I.导入新课
●议一议
教师呈现下面的材料,安排学生讨论分析。
材料:目前,在高考做考场的学校一般都装有监视器,而个别学校为防止学生考试作弊,也在教室里安装监视器,对此学生议论纷纷,主要有两种意见。
意见一:教室里可以安装监视器,因为这是教育场所,属于公共空间,学校有教育权,安装监视器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意见二:教室不应该安装监视器,因为这种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学生缺乏安全感,难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师提问:你认为教室里应不应该安装监视器?对于银行和超市安装监视器的现象,你怎么看?
学生讨论。
●案例链接
某地一所中学为教育学生,在没有经过学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在学校公开播放的有关校园内不文明行为的电视片中,当众曝光了本校两位学生的违纪镜头。
虽然他们的脸上都打了“马赛克”,但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们是谁。
这时,一阵阵嘘声和笑声从班级里爆发出来,其他班级的哄笑声也传了过来……
讨论:学校的出发点好吗?这种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如何看待上述问题,这涉及公民的隐私权问题,下面进行学习。
Ⅱ.新课学习
师引导:从法律上讲,学校在教室这个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无可争辩,但学校上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也是显而易见的。
板书:第三节我们也有隐私权
一、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
1.什么是隐私和隐私权
●知识拓展:隐私的由来
师:隐私的由来,可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的人们已经对隐私有了相当的认识,在《圣经》中就有此提及,进入阶级社会后,隐私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等级问题的存在,隐私权被打上深深的阶级烙印,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直到第一次科技革命后,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随着信息的交流,掌握进一步趋向便利,隐私问题才进而突出起来,也引起法学家们的重视,开始向隐私权领域进行探索。
1890年,有两位法学家发表了著名论文《对隐私的权利》,并提出了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原则和设想,自此,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在世界各国被逐步发展起来。
●你说我说:我们有哪些隐私权
师:在了解了隐私问题的由来后,同学们思考,我们有哪些隐私权呢?
生:信件不被他人拆阅。
生:个人私生活方面的资料不被传播。
生:个人身体方面的残疾等可以保密。
生:可以是自己个人经历的一些事情,特别是不快乐的部分。
师总结:隐私是指涉及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包括与公共利益无关、不愿为他人悉知的个人秘密,包括个人的身世经历、个人的心理活动、个人的生理缺陷、个人的私生活、个人的财产状况及个人的通讯秘密等。
师:你喜欢将个人私生活中的事情告诉他人吗?你喜欢打听别人的秘密吗?
学生讨论。
师总结:障私权就是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隐私权,法律制裁随意揭露他人隐私、肆意破坏他人名誉和人格的违法犯罪行为。
板书:2.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
●说一说
师: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也同样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阅读教材第31页的材料:“这是一位初中女生的话。
”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
学生实事求是作答,有或者没有都可以。
师总结:要注意引出有关未成年人隐私的话题。
师:请同学们接着阅读下面的材料:
在一次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有关隐私权的抽样调查中,发现68%的学生说不知道什么是“隐私”,30%的学生说知道隐私是属于个人的事,75%的学生讨厌老师和家长强迫他们说出不想说的事情。
板书:二、维护我们的隐私权
1.未成年人也有隐私权
●议一议
师:在知道我们的隐私权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犯
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发言和讨论。
师:下面,我们结合教材的情景进行思考。
引人教材第31页最后的一段材料,并引出问题:谈一谈:你对小李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从小吴的维权行动中,你有什么感想?
该问题要让学生多从第(2)问思考,教师注意强调树立合法维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和能力。
师:下面我们来阅读另一段材料:引出教材第32页“我做法官”的材料和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回答。
师总结:.张某的父亲的要求是合法的,学校应该改正自己的行为。
师引导:隐私不仅仅属于成年人,未成年人也一样有属于自己的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也拥有自己的隐私权。
对于别人的秘密,我们也不要强人所难,尊重他们的隐私。
板书:2.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热点追踪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浏览和扩散。
相关链接:上网保护隐私九法
(1)了解网上隐私政策
(2)个人使用电邮登记另一个邮址
(3)不要在网上将个人资料传给陌生人
(4)浏览网页后把相关记忆清除
(5)确定与网络连线时资料不会外泄
(6)拒绝接收任何不必要的信息
(7)电邮加密后才传递
(8)浏览网页时使用保密器
(9)拒绝与第三者共享资料
Ⅲ.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保护公民的隐私既是道德的呼唤,又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保护隐私上能做到守口如瓶,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理解和帮助。
要懂得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提高尊重和保护隐私权的意识。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P39训练四
【板书设计】
第三节我们也有隐私权
一、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
1.什么是隐私和隐私权
2.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
二、维护我们的隐私权
1.未成年人也有隐私权
2.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