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级2+3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5级2+3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2+3”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会计
二、专业代码
620203
三、招生对象
招收普通初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学制:全日制五年
学历:专科
五、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一)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为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税务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培养具有相应专业能力,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

2.就业面向、服务岗位
就业面向: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等单位
服务岗位: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务岗位及会计师事务所查账验证、会计咨询等工作岗位。

(二)基本规格
1.基本知识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2)文化基础知识。

(3)掌握出纳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票据、现金、银行存款和外汇等日常业务核算和管理基本知识。

(4)掌握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财经法规的基本知识;掌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5)掌握工商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核算方法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6)掌握企业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的基本分析方法。

(7)掌握企业项目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决策、资产管理、资金筹集和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掌握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金成本等计算方法。

(8)掌握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等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掌握分批法、品种法和分步法的核算方法。

(9)掌握办理税务登记事务的基础知识,以及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方法、纳税申报程序及涉税会计知识。

(10)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以及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和应付款项等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

(11)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及各个审计循环的符合性测试和各个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的审计方法。

(12)掌握理财、计算机日常操作和互联网运用的基础知识及与本专业岗位相关的基本知识。

2.基本能力
(1)具备开具各类发票、正确处理各类货币资金的日常业务和准确登记账簿的能力。

(2)具备识别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对账、会计报表编制的能力。

(3)具备利用会计报表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投资、筹资、分配决策和编制财务预算、实施财务控制的能力。

(4)具备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能力、成本管理的能力。

(5)具备领购和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纳税申报及涉税会计处理等能力。

(6)具备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建立账务应用环境和选择与运用财务专用模块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

(7)具备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拟订审计方案、实施审计程序和撰写审计报告的能力。

(8)熟悉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应用,能利用计算机工具进行专业相关信息处理和专业业务处理。

3.基本素质
(1)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严格执行会计、财务相关法律法规的遵纪守法的态度。

(3)具有诚实守信、公私分明、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

(4)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进取精神。

(5)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

(6)具有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六、职业证书及毕业标准
1.职业证书
2.毕业标准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达到129以上,专业必修课程学分达到55以上,专业选修课程学分达到40以上,总学分数达到232以上,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与专业相关证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50
分及以上者,准予毕业。

七、课程体系与专业核心岗位
(一)课程体系构架
本专业课程体系按“四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专业能力课程分:基础能力课程、专项能力课程、岗位能力课程、综合能力课程。

同时,在教学中进行分层分方向进行。

第一层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证课程,第二层为初级会计师考证课程,后续由学生自行选择选修课。

(二)专业核心岗位
八、培养计划表
注:本学期总周数及时序课程教学周数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表二课程结构比例表
表四综合素质拓展活动安排表
注:方案中表四素质拓展项目下的公共关系、会计认知实习、综合素质培养、专业技能竞赛分别以专题或活动的形式出现,其中综合素质培养包括爱心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和严谨教育分别在第一至第五学期以专题和活动的形式开展。

表五专业技能证书考证安排表
注:资格证书前加*号的为必考证书。

九、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本专业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考试专升本、函授专升本、普通专升本等多种渠道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建议入学后有计划有选择地接受相关专业本科及本科以上的高层次教育,为今后发展拓宽道路。

教研室主任:叶慧丹
专业主任:钭志斌
分院院长:王碧秀
管理评审报告教务处长:王培才
教学院长:杨云峰
页脚内容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