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主要事迹简写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殚精竭虑,辅佐刘备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跨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抗拒曹操的治国方略。
他儒法并用,以法治国,执法必严,赏罚分明;他重用人才,任人以贤;他审时度势,不断的调整内政外交政策;他重视农业生活,安抚流亡,轻徭薄赋,发展社会经济;他亲率大军北伐,革新武器装备,发明了孔明灯和木牛流马等。
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为中国历朝历代所推崇成为智慧的化身。
1躬耕陇亩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
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
人称卧龙。
2隆中对《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襄阳市襄城区古隆中拜访诸葛亮。
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
《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3赤壁大战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
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
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成功劝说孙权联刘抗曹。
4白帝托孤至章武三年223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
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
〕诸葛亮涕泣地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
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5南征之七擒孟获直至建兴三年225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
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
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一定兵源补充后,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6北伐1、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
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
张郃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
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冬,诸葛亮出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围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粮尽而退还汉中。
魏将王双来追,被斩。
事迹材料3、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今甘肃省成县周边、阴平今甘肃省文县周边二郡。
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肃省西和县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兴八年230秋,魏军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走西城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
诸葛亮驻军于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今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
时大雨三十余地,魏军撤退。
同年,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当在今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
5、建兴九年231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
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
诸葛亮割麦于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
司马懿追亮至卤城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
五月,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司马懿,汉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于是宣王司马懿退还保营。
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亮还。
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中箭身亡——此为二出祁山。
6、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期间诸葛亮既屡屡遣使者下战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宣王司马懿,但司马懿忍辱据守不出,并以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将怒。
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
7诸葛亮的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
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
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
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
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
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
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
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
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
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
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8吃瓜留子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
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
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
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
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
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
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
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
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9神机妙算救后代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
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死后,司马0打下天下当了皇帝。
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
有一天,司马0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
在金殿上,司马0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
司马0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
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
土兵们把信递给0,0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
0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
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0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
把桌椅砸得粉碎。
0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
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后来。
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10诸葛亮的八卦衣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
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
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
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
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
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
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
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
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
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
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
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
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
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
不妨让诸葛亮一试。
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赞诸葛亮的诗句《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